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5年03月29日 星期日

    “活着就是为了改变世界”

    ——邹碧华先进事迹报告团走进北大校园

    作者:本报记者 王逸吟 王庆环 《光明日报》( 2015年03月29日 05版)

        回来了,回来了。

        3月28日,邹碧华先进事迹报告会在北京大学举行。英年早逝3个多月后,这位曾经的北大学子以特殊的方式重返燕园。

        邹碧华1984年进入北大法律系学习,后来又在北大法学院获得硕士、博士学位。进入上海法院系统工作26年,他参与审理了一大批重大案件,并为司法改革作出了突出贡献。2014年12月10日,邹碧华在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岗位上因公殉职,年仅47岁。消息传来,整个法律界自发哀悼这位优秀法官,形成了近年罕见的“邹碧华现象”。

        邹碧华先进事迹报告会由中组部、中宣部、中央政法委、最高法院和上海市委共同主办,北大的这场报告会也是首都高校举行的唯一一场。下午2点40分,北大图书馆北配殿报告厅座无虚席,不断有学生搬椅子坐在过道里,一些校友也慕名而来。

        下午3点,报告会开始。上海高院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郭伟清说,司法改革试点启动后,邹碧华带领司改办在全市召开了30多场座谈会,历经180多个日日夜夜,前后写了34稿,研究制定出了上海法院司法改革方案。“他就像盗火的普罗米修斯,成为一个无畏的改革者。”

        人民日报社上海分社记者郝洪多次采访过邹碧华。她认为,邹碧华是法治“燃灯者”。“他生命最后一瞬大放光彩,凝聚起强大的舆论认同,凸显了社会的人心所向和强烈的改革共识。这样的共识弥足珍贵,这样的共识正是改革的信心和希望所在!”

        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副会长吕红兵记得,邹碧华曾起草并主导推出《法官尊重律师十条意见》,整个律师界乃至法律界都引起了震动。邹碧华去世前发出的最后一条微信朋友圈留言是“希望让律师的执业环境越来越好”,被无数律师珍藏。

        在爱人眼中,邹碧华一直就是“那个阳光大男孩”。“他爱好摄影,歌也唱得很好。”“只要遇到开心的事,他就像个孩子一样,回到家会摇头晃脑地告诉你。”邹碧华的妻子唐海琳说。

        上海市长宁区人民法院立案二庭副庭长张枫随邹碧华工作过4年。在邹碧华指导下,张枫从一位迷茫的青年法官逐步成长为业务骨干,他称自己是邹碧华的“超级粉丝”。

        “活着就是为了改变世界。”张枫深情地说,耳边时常会响起邹碧华的这句话。邹院长走得早,但他活出了生命的厚度和强度。

        “活着就是为了改变世界。”5位报告团成员发自内心的讲述,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人,掌声响彻整个报告厅。

        北大法学院2012级本科生黄易旻说:“我立体地了解了邹碧华师兄,也看到了一个法律人的良知。在邹碧华精神的引领下,优秀的北大法律人会不断涌现,为建设法治中国贡献力量。”

        北大党委副书记叶静漪表示,邹碧华是北大校友中的佼佼者,斯人已逝,精神长存。全体北大师生要向邹碧华学习,弘扬优良传统,不忘初心,报国为民。

        (本报北京3月28日电 本报记者 王逸吟 王庆环)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