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5年03月27日 星期五

    青海:小财政办大民生

    作者:本报记者 刘鹏 《光明日报》( 2015年03月27日 01版)
    从2011年年底开始,青海健全基本药物制度,累计为群众减负13亿元。图为回族妇女马阿依舍在西宁大通县良教乡卫生院取药。新华社发

        “十二五”以来,青海省坚定地把保障和改善各族人民生活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目标,坚持小财政办大民生的理念不动摇,4年累计安排财政资金3600亿元,年均增长17%以上,占同期财政支出的比例平均达到75.4%,去年用于民生的财力突破1000亿元。

     

        小广场上,老年人晒着太阳,悠闲地聊着天;篮球场上,年轻人在比赛,叫好声不断。记者日前来到青海省海东市乐都区曲坛镇河西村,村支部书记尹得胜指着焕然一新的村庄说:“河西村与去年你来时不一样了吧?这是在上级的支持下,建设新农村带来的新面貌。”

     

        河西村的变化,只是青海民生建设的缩影。

     

    就业:民生之本

     

        2014年9月17日,海南藏族自治州师范类离校未就业的藏族学生当增吉到人才市场找工作,没想到的是,一场招聘会中有好几个适合自己的岗位,而且薪资待遇很可观。最后,当增吉被一家雕塑艺术公司录用。由高校毕业生就业援助活动牵线搭桥,企业和求职人员实现了双赢。

     

        青海省制定实施了收入倍增计划和一系列促进就业创业的政策举措,特别是对藏区就业实行倾斜政策,有效改善了藏区大学生就业难的状况。全省新增城镇就业23.2万人,是“十一五”的1.3倍,登记失业率始终保持在4%以内;转移农牧区劳动力就业超过445万人次,年均超过110万人次。越来越多的城乡劳动者经由更高质量的就业,开启了新生活的大门,4年间城乡居民收入年均分别增长11.4%和16%,成为增长最快的时期。

     

    教育:民生之基

     

        拉毛却吉是玉树藏族自治州曲麻莱人,一年前和200多名同学一起到沈阳翔宇中学青海高中班就读。她告诉记者,刚到沈阳时,各方面不太适应,家乡的政府为他们请了厨师,还不远万里运去食材,为他们做可口的家乡饭菜,同学和老师对他们很好,常把他们请到家里做客。“每周还可以打亲情电话,和爸爸妈妈及亲人聊天。”

     

        “在外地学了知识、长了见识,党和政府的教育惠民政策真的很好。”拉毛却吉说,国家每年给他们报销5500元的费用,自己只需要承担每年两次的往返路费和生活费。

     

        4年来,青海累计投入教育资金580亿元,年均增长17.2%,是“十一五”时期的2.1倍,还探索建立了从学前一年到中职3年的教育经费保障和异地办学奖补机制,生均公用经费和学生生活补助标准不断提高。2012年秋季学期起,青海对中职全日制在校生一二三年级所有农村(县镇)学生、城市涉农专业学生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除学费,每生每年2000元,教材每生每年400元。

     

        2014年,青海省完善高校助(奖)学金基金,将资助政策延伸至研究生,启动并实施助学金和奖学金政策,资助标准分别为6000元和1万元。大规模推进中小学布局调整,实施校舍安全、标准化、信息化和“全面改薄”工程,使农牧区学校办学条件发生了根本变化。过去4年,青海全面实现了“两基”攻坚目标,成为全国第二个实施中职全日制在校生免费教育的省份。

     

    社保:民生之盾

     

        2月15日,当西宁市城北区民政局工作人员把慰问金和慰问品送到朝阳社区受助贫困户李明光老人手中时,老人抑制不住喜悦:“感谢政府对我们的关怀,让我们的春节过得一年比一年好!”

     

        近年来,青海省坚持完善制度、提标扩面,建立了以社会保险为主体,包括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优抚安置、住房保障和社会慈善事业在内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社会福利制度开始向适度普惠型迈进。全省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参保人数比“十一五”末增长了27%,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率达94%,社保覆盖面不断扩大。城镇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实现11年连续增长,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和城乡低保、高龄补贴标准等持续提高,均位居全国前列。

     

    就医:民生之急

     

        2014年3月,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的百姓听到一个好消息:县里凡是参保的白内障患者,都能免费在县人民医院接受手术治疗。两个月里,这家医院为近300名白内障患者免费施行手术。

     

        2013年10月,青海在全省范围实施分级诊疗制度,明确分级诊疗和转诊的基本程序,提出9项控费指标和6项监管措施。围绕实现人人“病有所医”的目标,累计投入资金250多亿元,全面加强基层基本医疗体系建设,着力推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基层医疗机构综合改革、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基本医保、基本药物、大病保险、分级诊疗、应急救助、先住院后结算8项制度实现全覆盖,走在了全国前列。全省医保参保率达98.5%,城乡居民医保筹资标准达510元,是2010年的3.3倍。

     

        2014年,青海又被国家确定为综合医改试点省份,为医药卫生事业快速发展增添了新动力。在医改的带动下,“看病贵、看病难”状况明显改善,群众享受到了更多健康红利。

     

    安居:民生之要

     

        2014年10月12日,居住在西宁市城北区柴达木路20号原青海联运公司家属院的69户居民欣喜地签订了拆迁协议,签约率达100%。

     

        这些20世纪60年代建成的房屋楼内无上下水,也没有取暖设施,楼体失修已成危房,被群众称为“黑大楼”。2014年,经过市、区、街道和社区上下联动,“黑大楼”改造被纳入2014年棚户区改造项目,区、市两级规划、房产、建设等部门协调配合,迅速办理了建设手续。

     

        4年来,青海省通过实施大规模城乡安居工程,引导和支持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形成了低端有保障、中端有支持、高端有市场的住房供应体系,城乡居民住房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全省累计开工建设各类城镇保障房45.4万套,城镇居民户均住房1.1套,人均自有住房面积由25.9平方米增加到32.3平方米,达到全囯平均水平;新建农牧区各类住房58.7万户,233万农牧民群众直接受益;历时5年的游牧民定居工程全面完成,11.3万户牧民入住新居;新建和改造僧舍2.3万户。

     

        “青海要不断顺应时代新变化、社会新进步、人民新期待,时刻把百姓冷暖挂在心头,以更加负责的态度和务实的作风,勤奋工作,开拓进取,努力让青海各族人民生活得更加殷实、更加幸福、更有尊严。”青海省委书记骆惠宁表示。(本报记者 刘 鹏)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