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5年03月20日 星期五

    文学时空

    暗中世界

    作者:王晓莉 《光明日报》( 2015年03月20日 15版)

        去采访一位素所尊敬的作家,谈话不在书房而在客厅。起身告辞时,出于某种读书人的习惯与爱好,也出于好奇,我冒昧地提出能否看看他的书房。

        书房的窗子完全被厚厚的窗帘给遮挡住了,进门必须开灯。房里很小,除了张桌子,到处都凌乱地堆放着书籍、稿纸。他解释说,写作时如果把窗帘敞开,总觉得让小偷偷走了最重要的东西,根本写不出一篇稿子。他的表情郑重其事。“这就是我的工作暗房——这正是我写字时所需要的最理想的环境状态。我的思绪在这里总是像泉中之水,不歇流动。久而久之,这里形成了一个专属于我的小‘气场’。我一进来,便与这‘气场’相契合,感到得心应手、从善如流。”我猜测,这也正是他不把与他人的谈话安排在书房的原因:唯恐有另外的气场搅浑了它,他要保持这暗房之“暗”的纯粹与彻底。

        这让我想起了摄影师的暗房。

        在胶片流行的时代,当摄影师抓拍到自认上好的素材后,总是携带着相机匆匆赶往暗房。没有暗房,他绝对冲洗不出一张好照片来。他紧紧关上暗房的门,不会携任何一个人进去:妻子、铁杆朋友或者热恋的女人。他把一切外界打扰都关在了门外。他忙碌着,在暗红色的灯影里,在显影液、放大机和安全灯等必备设备的协助之下,在他内心对一张好作品的无声又热切的呼唤之中,一张上好的照片才冲洗了出来。他对世界的观察、他观察之后抓住的思考,只有在暗房经过缜密的工作才能显影出来,以照片的形式向世人表达。我想到那些虔信宗教的人的内心,他们像蚌壳把珍珠抱在怀里般紧紧地守护着一大象无形之物,仿佛只透露一星半点,那珍珠的质地就不够纯正,不够圆润了——把珍珠抱在怀里的蚌壳般的暗房,因此有着某种心灵圣地的意味。

        我想起来,在眼前这个写作者的脸上,我一直觉得有点什么与众人不同的东西。那是兼夹着沉静、冥想以及专注的一种莫名的颜色,一种骄傲与谦卑、冷静与热烈相混杂的无以描述的神情——现在我明白了,那是长期在暗房里工作的人,拒绝外界打扰的人,专注于心灵显影的人脸上留下的痕迹。这并非幽闭症特征,也并不是刻意矫揉造作,他只是需要如此。当他把鼎沸的叫卖,把无数新闻旧闻,把频频来访的友人统统关在他的书房之外,他才得以专注——专注地思想,专注地工作。

        思想,的确需要排除一切外界干扰方能至其最深刻处,艺术,也需要最专注地付出方能达到巅峰。于沉暗处,才能更好地拂去喧嚣的泡沫,观察到泡沫覆盖之下的真实生命体;于集体生活之外,才能与镜中的自己相望,与人类历史上伟大的思想者兄弟般比肩促膝。

        我想起我喜欢的那些伟大作家——蒙田、福楼拜、契诃夫以及卡夫卡,在他们的脸上,我也早已发现了这样浓重的、至死不休的“暗房”痕迹。“不,我决不离开我的角落半步。”这些人里,言辞偶尔最喜激烈的福楼拜也许会这样宣称。而其他人,终其一生,也都在修筑自己的写作“城堡”。角落、城堡以及暗房,三者性质是一样的。他们,组成了一支可以命名为“暗房爱好者”的队伍,虽然不相见,却又绝对彼此心心相印,他们以各自独门的“暗房洗印技术”,记录人类历史,打扫人间心灵。

        那么,这些暗房爱好者真的与世界隔绝了吗?不,门里的他们又重新创造了一个新的世界。

        (作者为青年作家,现供职于江西省文联)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1985.01 - 2009.12)
    中华读书报
    中华读书报(1998.01 - 2010.08)
    文摘报
    文摘报(1998.01 - 2010.08)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1998.01-2009.08)
    书摘
    书摘(1998.01-2009.08)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