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5年03月17日 星期二

    特别推荐

    向人民履约

    作者:朱永新 《光明日报》( 2015年03月17日 11版)
    本报记者李苑摄

    ■编者按

     

        朱永新,民进中央副主席,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教科文卫委员会委员,十二届全国政协副秘书长。他作为一名有着丰富两会经验的民主党派成员,见证了这些年由两会折射出的中国民主政治进程。2014年9月,朱永新的《我在人大这五年》(上、下册)问世,其中体现了他认真履行代表职责的生动历程,也从一个成员的角度,真实反映了人大制度的发展与工作成效,同时还体现了我国的民主党派在参政议政中的积极作为。近期,朱永新又推出《我在政协这一年》一书,通过记录他重新回到全国政协之后第一年的工作,诠释了一位政协委员的责任与担当。

     

    1.履约,民生之战

     

        两会,历年都是媒体聚焦的热点。

     

        但是在我担任全国人大代表的五年里,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一个问题,却是一位记者在2011年8月25日提出的。那天上午是分组审议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那位记者问我:我想知道每位委员讨论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的时间有几秒?

     

        所以,在接下来会议的审议发言中,我把这位记者的问题转告给了诸位代表。大家静静地听着。那一刻的沉默很凝重。凝重得有些意味深长。

     

        至于我自己,在每次类似的会议之前,我对提供的材料都会认真研读,还会补充阅读一些相关书籍,有机会时会做一些调研,在会议上我也会积极发言,和大家讨论、学习。全国人大副秘书长张少琴曾经对我说:虽然他不和我在一个小组,但每次常委会的简报他都会看我的发言记录,他认为我每次都是精心准备的,所以“很有见地”。

     

        我绝不敢也不能认为自己果真“很有见地”,但我能够给自己一个中肯的评语:我很努力。因为,就在那天的会议上,我也坦率地告诉大家,类似对刑事诉讼法修正案这样的材料,尽管我认真学习过、揣摩过,但是仍然很难提出真正有价值的意见。因为这样的问题,需要像戴玉忠、沈春耀这样的专业法学界的人才能提出真知灼见。在人大常委会上讨论的,很多都是非常专业的问题,让我这样教育专业的讨论法律专业的问题,就只能凭感觉和印象做一些常识性的判断,有时候甚至可能会讲错。那一天,我还趁机提出了应该在中国政法大学这一类的专业院校成立立法基地,避免部门立法弊端,加快立法进程的建议。

     

        所以我一直想,人大的会议,不是秀场,更不是商场,而应该是战场。在这里,是民生之战。这里的一行字、几句话,或许就会左右一个人的生活,甚至彻底改变一个人的命运。

     

        那位记者的问题,一直在我脑海里回响。我喜欢这样尖锐得一针见血的问题。古人云,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我想,以媒体为镜,可以近真相;以媒体记者为镜,可以见民心。

     

        而身为人大代表,真想履约,想赢得这场自我革新的战争,并不轻松。

     

    2.履约,知行合一

     

        “人大是一所大学”。这是人大原教科文卫委员会主任朱丽兰说过的一句话。

     

        对大学,我再熟悉不过。从大学毕业我就成为大学老师,现在也依然是老师,带着几位博士生。

     

        对全国人大这所人民的大学,我也不算特别陌生。但是,在这所全国人民的大学里,我不是老师,而是学生。

     

        说实话,人大常委会是一种高强度的智慧密集型会议。虽然两个月一次,每次只有不到一周的时间。但讨论的许多问题,无论是预算审议还是法律制定,专题性很强,因为人大立法的特点所在,每次会议都要就一些法律的问题去发表意见。而且每次议题都不一样,涉及方方面面,如社会、法律、人口、环境、资源、教育、文化等等。如果常委会委员们没有认真研究准备,对立法质量就会有很大影响。

     

        在人大这所大学里,对这些法律法规和专题报告,我一般提前两周就要学习会议材料的文本,收集相关的国内外资料,思考发言的提纲。

     

        作为人大学生,一早一晚是我的课前预习时间,每次会议材料就是教材,其他资料就是补充读物,召开常委会会议时,就是进大学听课,会场就是课堂,审议过程就是课堂发言。只有认真研读、精心准备,才可能讲出水平,讲出道理——五年人大工作,不仅等于上了五年大学,而且是一所专业非常复杂、学习内容比任何一所大学内容更宽泛、丰富的大学。在这里要做个好学生,并不容易。

     

        向人民学习,在人大学习。学之于民,用之于民,知行合一,不亦乐乎?

     

    3.履约,三足鼎立

     

        当然,人大这所大学,不是真正的象牙塔。作为人民的代表,人民不仅需要我们学习,更需要我们学以致用,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

     

        在总结多年政协委员的参政议政经验时,我曾谈过三点体会。一是立足专业背景,将学术研究、本职工作和参政议政结合起来,以学术研究促进本职工作,从本职工作中挖掘提案参政议政。二是立足中国国情,将报国情怀、民主监督、建言献策统一起来,不照搬西方经验,不迷信书本理论。三是立足民间社会,将国家大事、百姓生活、网络民声整合起来,不高高在上,了解民间疾苦,履行参政议政的职责。立足专业,立足国情,立足民间,就会产生高质量的提案和建议,有了高质量的提案和建议,就会影响政府的决策,改进公众的生活。

     

        这三条经验体会,在人大五年中也同样派上了用场。

     

        立足专业,用教育的眼光和情怀看问题,是当好人大代表的体会之一;立足国情,用全球视野观照本土问题,是当好人大代表的体会之二;立足民间,站在人民的立场思考问题,是当好人大代表的体会之三。

     

        真正让专业、国情、民间三足鼎立,就能够支撑起人大代表的庄严职责。只是,这其中的任何一足,都是一个摸索一生不见止境的庞然大物。每次调研,每次发言,每次提出建议与议案,都深恐自己会成为摸象的盲人。

     

        担任人大代表,不仅任重道远,而且如履薄冰。

     

    4.履约,且行且思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政治智慧的结晶,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则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全国人大代表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代表,而是人民行使最高国家权力的代表,是最高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作为常委,除了履行一般代表的职责外,还要参加每两个月一次的常委会,讨论通过重要的法律法规,对有关部委工作进行专题质询等。

     

        2013年3月,我又从人大转任全国政协常委。人大更像清华,政协更像北大。人生就是由这样一段又一段的旅程组成,历史就是由这样的一段又一段人生拼接。且不说古往今来,多少仁人志士都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为天命,就在我身边,我也能清晰地看见许许多多委员代表,都在以各自的方式庄严地履行着人民交付的重托。

     

        一位委员代表,会用几秒钟来参与讨论?我想,这个问题应该成为所有委员代表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始终高悬于顶。每位委员代表最后都得用行动回答这个问题。因为,一个约定,可以轻若鸿毛,也可以重如泰山。履约,可以变成虚伪的敷衍,也可以成为生命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但我知道,无论如何,有的委员代表是在用一生的时间来讨论,来学习,来呐喊,来行走。我也知道,这些走在路上的人,他们的脚印正在形成新的路。

     

        对这些同伴,我庆幸能与他们并肩前行。我以我的这几本书,向祖国汇报,向人民履约。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1985.01 - 2009.12)
    中华读书报
    中华读书报(1998.01 - 2010.08)
    文摘报
    文摘报(1998.01 - 2010.08)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1998.01-2009.08)
    书摘
    书摘(1998.01-2009.08)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