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5年03月14日 星期六

    我为改革建言献策

    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王全书委员:不能拆掉真文物建造假古董

    作者:本报记者 韩业庭 《光明日报》( 2015年03月14日 06版)

        “现在不少地方拆掉真文物、建造假古董的现象屡有发生,人工化、同质化痕迹明显,逐利化运作、超负荷利用倾向严重。”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王全书委员指出,在当下城镇化进程中,对传统文化的“建设性破坏”正不断蔓延。

        为确保人们能带着“传统”进入“现代”,而不是怀着割断乡愁的遗憾入住水泥森林,王全书委员认为,应该把传统文化融入城市发展顶层设计与整体规划,将传统文化元素、文化脉络纳入城镇规划与建设之中,为传统文化预留出发展的空间。要以对传统文化的敬畏心及对历史的责任感,建设有历史记忆、地域特色、民族风情的美丽城市,切不可盲目地将历史推倒铲平。要保护体现城市历史文化的、本来的、真实的珍贵历史原物,保留其所蕴含的重要历史信息,尽量用原工艺、原材料、原式样修补整治。

        王全书委员还指出,要慎砍树、不填湖、少拆房,尽力做到能在城市文化遗存上读得懂她的历史,读出家国情怀、文脉沿革和精神归属,承认和保留不同历史时期有代表性的时代痕迹,避免大片拆迁、大片重建、完全抹去历史印记的错误做法。同时,要处理好保护与传承的关系,使新城、新楼、新区、新街与古镇、古村、老房、老树、老井互为映衬、和谐统一,真正建立既能传承传统文化,又能体现时代特征的新型城镇化体系,把城镇建设成为历史底蕴厚重、综合功能完善的人文魅力空间。(本报记者 韩业庭采访)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1985.01 - 2009.12)
    中华读书报
    中华读书报(1998.01 - 2010.08)
    文摘报
    文摘报(1998.01 - 2010.08)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1998.01-2009.08)
    书摘
    书摘(1998.01-2009.08)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