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4年12月17日 星期三

    青海藏医药发展有力助推民族团结

    作者:本报记者 刘鹏 本报通讯员 祁万强 《 光明日报 》( 2014年12月17日   11 版)

        “藏医药有独立的医疗体系和独特的作用,在民族医药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藏药产业在疾病防治中具有的差异化特色,使其成为这一地区最具发展基础和后发优势的产业。从某一个方面来说,产业发展是创造就业、化解社会矛盾的一大方式,是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经济基础。将藏医药推广到全国各地,介绍给其他民族的同胞,使得他们能够得到藏医药的帮助、了解藏医药,也能很好地促进民族间的交流,促进民族团结。”这是青海省藏医医院院长艾措千的梦想,这一梦想在今天也在逐步实现。

     

    神奇的医术

     

        德青措是一名来自同德县河北乡的小患者,前不久,记者在海南州藏医院见到小家伙时,受病魔折磨的她已经筋疲力尽了。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藏医院院长项欠本和科室医疗人员并没有化验血液或者拍片,而是将她的尿液带到了办公室,黄色的尿液经过木棒的搅动后发生了变化。黄色逐渐变为褐色,而且还伴有一些沉淀物。项欠本闻了闻尿液,得出了初步的诊断——患有黄疸性肝炎。

     

        藏医没有利用任何检测仪器,就得出了这样的病症结论。而且,在后期的治疗中,德青措的病情逐渐减轻,并慢慢康复。

     

        缘何,藏医竟然如此神奇?我们在青海省藏医院找到了答案。

     

        艾措千院长解答了我们的疑问。原来,藏医理论认为,人体内存在三大因素——“隆”“赤巴”“培根”;七大物质基础,也就是饮食精微、血、肉、脂肪、骨、骨髓、精;三种排泄物,即小便、大便、汗。“三因学说”中的三大因素支配着七大物质基础及三种排泄物的运动变化。在正常生理条件下,上述三者互相依存、互相制约,保持着相互协调和平衡。懂得了这些内容,医生通过尿液推断患者病理也就不言而喻了。

     

    民族团结的“润滑剂”

     

        青海省藏医院是一座民族特色鲜明的建筑群,自1983年建院以来,医院加强重点专科建设和医护人员培养。至今,随着藏医药医、教、研的全面、持续、稳步发展,已成为全国藏医医疗机构的“龙头”单位——全国最早的三级甲等藏医医院。

     

        在这里,我们见到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患者前来就诊,就连一些外国人也来感受藏医药药浴的神奇,希望能治愈顽疾的皮肤病。

     

        “我们在治疗患者的同时,还培养了一大批民族地区的医生,他们在最基层服务广大农牧民群众。而且,我们先后向甘肃、四川、云南等地输送了上百名藏医药工作者,发扬藏医药学,在祖国这个大家庭中让藏医药为不同的民族服务。”艾措千说。

     

        在我国内部各民族文化交流方面,藏医药起到了民族团结“润滑剂”和“黏合剂”的积极作用。

     

    政府注入活力

     

        青海省政府部门,全力推动中藏医药能力建设,提升传承发展水平。将符合条件的中藏医疗机构全部纳入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定点医疗,将中藏医诊疗类项目纳入补偿范围,严格执行将中草药藏药纳入新农合基本用药目录、中药民族药制剂纳入新农合报销范围等政策,使中藏医药简、便、验、廉的作用得到彰显。

     

        一系列优惠政策实施,使得青海藏医药得到迅猛发展。1992年,青海省制定了《青海藏药标准》,成为我国第一部具有地方特色的藏药标准。2012年,应美国弗吉尼亚大学和加利福尼亚大学邀请,青海省10位专家学者,赴美参加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2014年,我国首个藏医药文化专业委员会——青海省藏医药学会藏医药文化专业委员会在青海省藏医院成立,来自北京、西藏、陕西、甘肃及青海的三十余位藏医药专家学者出席成立仪式,并就藏医药文化举行学术研讨会。今年8月,2014中国青海国际冬虫夏草暨藏医药展交会在玉树藏族自治州隆重举行。这是青海省着力打造的又一个以依托特色资源、凸显民族特色、发展民族经济为主旨的国际性、专业性经贸交流盛会。

     

        青海藏医药的发展,使得青海金诃藏药股份有限公司等一批藏医药企业逐步成长起来。消化本地藏医药药材,吸收剩余劳动力,激活药材种植市场,为农牧民收入拓宽渠道。同时,青海省藏医院并不是关起门来搞建设,与上海、北京等地的大医院建立合作项目,开设藏医药门诊科室,极大地满足人民群众对慢性病防治的多元化和差异化治疗需求。

     

        毋庸置疑,这样的发展思路最终受益的是群众。结果是各民族团结一心共同发展。

     

        (本报记者 刘鹏 本报通讯员 祁万强)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1985.01 - 2009.12)
    中华读书报
    中华读书报(1998.01 - 2010.08)
    文摘报
    文摘报(1998.01 - 2010.08)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1998.01-2009.08)
    书摘
    书摘(1998.01-2009.08)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