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4年12月11日 星期四

    一位大学校长的《远东来信》

    作者:本报记者 郑晋鸣 本报通讯员 陆金玉 《 光明日报 》( 2014年12月11日   03 版)

        他不是专职作家,但每一部作品都好评如潮;他事务缠身,却坚持每天“动笔”三四个小时;他是一位儒雅的大学校长,却特别关注“小人物”的喜怒哀乐。他就是徐州工程学院院长张新科。最近,他历经18年精心创作的长篇小说《远东来信》获“紫金山文学奖”长篇小说第一名。

     

        《远东来信》以一个二战时期漂泊中国的犹太孤儿的故事切入历史,勾勒出中华民族与犹太民族两个民族之间的关联。这部有着“中国版《辛德勒的名单》”美誉的小说已于今年5月出版,填补了我国文学领域这一题材的空白。

     

        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家毕飞宇对张新科说:“每个作家都有一部‘命运之作’,《推拿》是我的命运之作,《远东来信》是你的命运之作。”

     

    一颗炽热滚烫的民族之心

     

        这一天,张新科已经等待了18年。

     

        在德国留学时,他经常与一帮来自不同国家的学生一起议论二战话题,“中国军民只是为自己而战”“中国不是一个有大爱的民族”,这些论调让他耿耿于怀,却苦于找不到有力的证据去反驳。

     

        机会终于来了。1995年,他无意间从一张德文报纸的夹缝中看到了一段往事。二战期间的中国上海收留近三万名犹太人的事实,在这个年轻的中国留学生心底激起了巨大浪花,他终于可以为自己的民族发声了。

     

        可是由于时间久远,大量历史资料遗失等都对还原事件真相造成了困难。

     

        然而他没有退缩,反而快马加鞭地开始探寻之旅。理工科出身的他决定采用“文本分析,实地调研”的方法写作小说,这也意味着他将比别人付出更多的艰辛。

     

        他几乎走遍了整个欧洲,造访了各地的二战纪念场馆、博物馆与集中营,搜集和整理了大量的历史档案资料。出于对历史的敬畏,他在留德的7年里,虽然搜集到了大量素材,却始终没敢动笔。回国后,他又多次去了上海,走遍了犹太人当年待过的码头、住地、教堂等,找到了当年与犹太人比邻而居的上海老人们。

     

        “写这本书时,我只有一个想法,就是让全世界都知道,在二战期间,中国人民在自己遭受日本侵略者迫害和屠杀的时候,还在无私地庇护着大批的犹太难民。”张新科说。

     

    一个知识分子的文化担当

     

        作为我国较早取得国外博士学位的学者,150多万字的专业著作与论文、教育部先进工作者等成绩诉说着张新科在他“一亩三分地”里的骄傲。

     

        可是,他觉得这些远远不够。他说,他的文学创作和大学校长的本职工作是一脉相承的。“大学校长应该承担大学围墙内外教育的两种职责。”

     

        他尤其爱写小人物的故事,写他们的可爱、隐忍、仁义与坚守。说书艺人、农村“戏子”等都是他作品中的主人公。“小人物也有大生活。”这是他的创作观。2010年,他完成了小说处女作《天长夜短》,那是他跑了江苏、山东、安徽、河南采访了一百多位电影放映员后写成的。《十月》编辑读后回信:“看后激动得在椅子上坐不住了,这样的东西远远不是小说。”

     

        现在,这位大学校长又开始了新的忙碌,业余时间受雨花台纪念馆之托创作以革命烈士牺牲为背景的长篇小说。“我一定会写好这些为理想和信念而奉献出自己宝贵生命的先烈们的故事,”顿了顿,他坚定地说,“这是我的使命!”(本报记者 郑晋鸣 本报通讯员 陆金玉)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1985.01 - 2009.12)
    中华读书报
    中华读书报(1998.01 - 2010.08)
    文摘报
    文摘报(1998.01 - 2010.08)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1998.01-2009.08)
    书摘
    书摘(1998.01-2009.08)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