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4年11月25日 星期二

    怎么看 怎么办

    心梗救治:时间就是生命

    本报记者 金振娅 《 光明日报 》( 2014年11月25日   06 版)

        本报北京11月24日电(记者金振娅)近年来,我国心梗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每年新发至少50万人,目前患者200余万人。“时间就是生命”,解放军总医院心脏中心主任陈韵岱在日前举行的“遏制心梗,接力生命”社区公益教育活动中指出,急性心梗病人中有三分之二因未得到及时治疗而导致死亡或心衰的严重后果,这成为我国居民致死、致残的重要原因。

        哪些迹象提示心梗即将或正在发作呢?陈韵岱介绍,心梗发作前有明显憋闷感,伴有短时心绞痛、全身乏力和全身大汗等症状,这些症状对患者而言可谓“前所未有”。一旦心梗发作,症状将突然加重,持续时间一般在20分钟以上。

        当患者发病时,患者及其家属可采取哪些自救措施?陈韵岱表示,首先确定患者是否意识清醒,若意识清醒应立即服用硝酸甘油或速效救心丸,并拨打急救电话。其中,如果有的患者出现意识不清、呼吸和脉搏停止等猝死症状,家属应紧急实施心肺复苏。

        目前,我国心梗患者就医延误现象明显,患者和家属意识不强是其中重要原因。陈韵岱介绍,要建立社区的一、二级预防机制与三甲医院胸痛中心紧密配合,为社区居民讲解如何分辨凶险的心梗发作、如何实施院前自助急救,以及如何在医院的胸痛中心绿色通道得到快速救治。

        除提高公众意识外,陈韵岱强调,改进就医流程,呼吁国家给予更多投入,也是改进我国心梗救治现状的重要措施。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