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4年10月27日 星期一

    舆情调查显示:

    十八届四中全会后 受访者对中国发展前景信心指数超八成

    本报记者 曹继军 颜维琦 《 光明日报 》( 2014年10月27日   02 版)

        本报上海10月26日电(记者曹继军、颜维琦)复旦大学传媒与舆情调查中心26日发布了上海市民对十八届四中全会的认知与态度的舆情调查。调查显示,上海市民对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的关注度较高,有近7成受访者表示知道刚刚在北京结束的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法律对领导干部权力的制约,是受访者最为关注的焦点。电视、报纸和门户网站则是受访者获取十八届四中全会信息的三大主要渠道。

     

        本次调查综合运用国际先进的CATI(计算机辅助电话访问)调查设备,以随机抽样方法,成功访问了402位年龄在18周岁以上的上海城乡居民,覆盖了全市17个区县。在95%的置信水平下,抽样误差为±4.9%。

     

        调查显示,在获取十八届四中全会信息的主要渠道方面,电视(73.4%)依然是最重要的信息渠道,紧随其后的是报纸(37.3%),排在第三位的是门户网站(31.0%)。值得关注的是使用微信获得十八届四中全会信息的受访者(16.2%)超过了微博(10.3%),可见微信的影响力在逐步上升。

     

        在媒体总结的全会公报七大看点中,受访者关注度最高的三个依次是“领导干部不能干预司法”(76.4%)“重大决策终身追责”(62.2%)“法治建设成效纳入政绩”(59.8%)。此三方面内容皆强调法律对领导干部权力的制约。受访者对此三项内容的高度关注体现出:过去法律对领导干部权力的约束缺失,加强法律对领导干部的制约符合民心民意,受到民众的高度关注和期待。对十八届四中全会后中国的发展前景,受访者则普遍表现出较强的信心,总体信心指数达到8.17。

     

        复旦大学传媒与舆情调查中心是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复旦大学新闻传播与媒介化社会研究创新基地”的重点建设项目,中心已先后就“建国60周年”“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日本大地震”“利比亚局势”“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历年的全国两会等国内外重大事件进行过116次调查。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