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4年10月12日 星期日

    扶贫开发先进典型

    爱的“三部曲”

    ——江苏省泗阳县春晖民间助学协会会长张矾的故事

    作者:本报记者 李慧 郑晋鸣 《光明日报》( 2014年10月12日 02版)

        她曾经因贫困辍学,在好心人资助下完成学业,从此反哺社会,把爱心传递到一个个贫困儿童身边;

     

        她发动社会力量,成立民间助学协会,通过网络聚起1500余爱心人士,帮助300多名农村贫困学童圆了读书梦;

     

        她注重跟孩子心灵的沟通和交流,用真情唤起真情,用人格感染人格,用爱心培育爱心——她就是江苏省泗阳县春晖民间助学协会会长张矾,一名从事墙纸经营的普通个体户。

     

    爱的反哺:诠释扶危济困美德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两句诗人们耳熟能详,和很多人相比,36岁的张矾更深知这首诗背后的含义。

     

        张矾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10岁那年,因负担不起学费被迫辍学。“这对于我真是一场灾难,直到现在我还老是做梦:上课时老师把我赶回去拿学费,回到教室,黑板上的内容已被擦掉,看着阳光里的粉尘,我的心跌落到绝望的谷底。”说起失学的痛,张矾依然刻骨铭心。幸运的是,在省司法厅一位干部的捐助下,她顺利完成初中学业。

     

        从贫困失学到得到别人帮助,张矾在心里暗暗立下一个志愿:要受助反哺,尽自己的绵薄之力传递社会的温暖与关爱。

     

        2010年,张矾从当地的一档电视节目中看到了一位父母离异、与爷爷相依为命的孩子。那个瞬间,她回想起自己的童年。“我能感受到这个孩子的内心,我知道他多么无助,知道他需要什么。”第二天,张矾就找到学校,认领了这个孩子,一对一资助他上学。

     

        为了帮助更多的失学儿童,2011年11月,张矾创建了“泗阳春晖民间助学”QQ群,开设春晖民间助学网,2013年发起成立泗阳县春晖民间助学协会。通过搭建爱心平台,迅速凝聚了更多的社会爱心人士参与爱心传递。“张矾”们用自己的善举温暖着一颗颗幼小的心灵,诠释着助人为乐、扶危济困的传统美德。

     

    爱的智慧:要“有爱”,更要“会爱”

     

        泗阳县高渡镇贫困儿童吉诗德是一个孤儿。父母离开后,由于缺乏亲情,孩子逐渐封闭了自己,脸上不再有笑容,口中也不再有言语。在张矾和志愿者们整整一年的呵护和守候下,吉诗德终于开口说话了,脸上也重新有了灿烂的笑容。在春晖资助的300多名贫困学童中,单亲、孤儿或父母患有重病等情况的占绝大多数,贫困生活令他们脆弱自卑、敏感自闭,更加需要疏导和抚慰。

     

        为此,在春晖助学协会,张矾倡导“一种有质量的帮助”。“光有爱心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会爱’。真正的爱是‘智慧的爱’,是恰到好处的爱,是能够激发孩子们真挚情感的爱。”这是张矾一直以来秉持的理念。

     

        心灵抚慰、真情陪伴是张矾和春晖志愿者们在日常家访工作中一项最为重要的内容。春晖家访中还有一条约定俗成的规定,那就是“所有志愿者在孩子面前不哭”。“不管你看到、听到和感受到怎样的感动,都要忍住眼泪,因为我们要传递阳光、微笑,让自己的存在成为正能量。”她说。

     

        面对这些贫困儿童,张矾一直在努力向前走着,努力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现在,孩子们看到张矾,老远就大声喊着“张妈妈、张妈妈……”“我能感到,这称呼是孩子们发自内心的呼喊,他们的健康成长让我感到深深的幸福。”她说。

     

    爱的力量:把爱心传递到更多人心中

     

        今年年初,在春晖助学协会组织的“寻找百名贫困学子资助人”公益活动现场,学生胡家园朗读了一封写给春晖的“爸爸妈妈”的信,信中有这样几句话:“因为有你们的帮助,我和妈妈终于不用担心在过年的时候连最简单的年货都无法置办。”在张矾的帮助下,胡家园的学习成绩进步迅速,在2013年中考中获得泗阳县裴圩中学第一名,顺利进入致远中学就读。

     

        爱在用心传递,爱在四处蔓延。三年多来,春晖志愿者们实地走访了农村贫困家庭600余户,月均下乡家访15次,接受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商家和企业捐赠助学资金70余万元,成功结对帮扶300多名贫困儿童。

     

        “我曾因家庭贫穷辍学,是好心人帮助了我。现在,我不能再让这些和我一样想读书的孩子上不了学。我们要在孩子心中种下‘善的种子’,并以身作则,成为他们的好榜样。”张矾朴实的话语让人尊敬。

     

        现在,助学协会的会员已遍布全国各地,成员接近1500名,并且还在快速增长,在南京、常州、杭州等地设有募捐分站11个,张矾经营的墙纸店也成了捐助物品的集散地。与此同时,春晖助学协会的影响力逐渐扩大、参与爱心助学的人数越来越多,受到社会普遍赞誉,获得了“宿迁市十佳网络志愿者团队”“宿迁市十佳巾帼志愿服务队”“江苏省优秀志愿服务组织”等多项荣誉称号。

     

        在2013年度“感动宿迁”颁奖典礼上,评委会给张矾写的赞词中这样说道:莫以善小而不为,投入地爱一次,不是“作秀”,只是为了坚守心底的那一份期许。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她擎起了“春晖助学”的大旗,赋予“母爱伟大,人人可为”的美好意义。

     

        这就是“寸草春晖”的力量,也是张矾爱心助学最好的注脚。(本报记者 李 慧 郑晋鸣)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1985.01 - 2009.12)
    中华读书报
    中华读书报(1998.01 - 2010.08)
    文摘报
    文摘报(1998.01 - 2010.08)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1998.01-2009.08)
    书摘
    书摘(1998.01-2009.08)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