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4年10月12日 星期日

    情寄丹青

    墨映意融

    作者:周蓉 《光明日报》( 2014年10月12日 12版)
    大昭寺的清晨(中国画) 袁 武
    两个月亮(南画) 山本和夫
    雪 霁(中国画) 李小可

        中日绘画交流在宋代尤其兴盛。这种根植于文化土壤中的共同性甚至比其他类别的交流更深入人心,对于两国绘画的发展有着值得借鉴的意义。由中国北京画院,日本南画院共同主办的“第九回——中日美术交流联合展”日前在北京画院美术馆举办。

        日本南画形成于17世纪江户时代中期,源于中国文人画,尤其受启发于明代的南宗绘画,因而直接被称为“南画”。其意为“文人画”,是日本江户时代代表性的绘画样式。南画作为日本的文人画,同样表现出对山水、花鸟、人物等领域的关注和热爱,在语言形式上亦专注于水墨。从此次展览的作品来看,日本南画家表现出对水墨一如既往的执着。从他们的作品中可以体会到他们在吸收光影知识的基础上努力实现对“墨分五彩”的追求,而不仅仅局限于笔墨形式的创新。在这一层追求中,画家需要从材质和美学意境方面不断探索。在材质方面,日本十分讲究笔、墨、纸、砚的品质,这对南画发展提供了很好的物质保障。在美学意境方面,南画表现出一种宁静、清幽、淡雅,却并不孤寂的意味,有一种怀旧的感觉。这些都是值得中国水墨画参考的。

        此次中国的参展画家虽然不如日本画家多,但作品却表现出更为丰富的形态。中国画家更倾向于通过绘画去表现一种性灵。尤其是年轻画家,他们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努力寻找新的语言形式,以表达年轻人对世界的新感知。他们掌握了较扎实的造型基础,又努力发挥笔和墨的双重功能,同时挖掘色彩的表现力,从而使当代绘画在保持传统美学特色上呈现出多姿多彩的面貌,与日本南画相得益彰。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