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4年09月03日 星期三

    为大国防观带来一些思考

    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 王丹彦 《 光明日报 》( 2014年09月03日   11 版)

        作为当代社会精神文化建设的前沿方阵,电视剧不仅有责任全面地、艺术地、礼敬自豪地彰显军队建设成果、军人精神风貌,讲好军旅故事,而且应不失时机地将军旅题材作为自身繁荣发展的重要着力点与增长点。聚焦我国海军官兵工作与生活的剧作《舰在亚丁湾》,在这些方面表现出了应有的努力和担当。

        坚不可摧和与时俱进的国防观念是一个国家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舰在亚丁湾》的应运而生,为我国的大国防观带来一些思考。可以说,这部剧真切地展示了我军契合时代脉动、紧跟军事变革、科技强军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以及中国军人时刻准备为祖国和人民而战的强烈使命感。作品在为自身注入崇高精神内核的同时,也让观众感知到对国防稳固的期许与民族自豪、爱国情怀的诉求。

        军旅题材电视剧受到广大观众的青睐,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人们在精神生活领域对民族精神、英雄主义的深切呼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充满阳刚之气的艺术作品的审美期待。作为又一部展现我国海军风采的力作,《舰在亚丁湾》自觉地把军人的英雄主义和牺牲精神与伟大的时代精神交融整合起来,以海军这一特殊领域作为表现依托,运用丰富多彩的电视艺术语言向全社会各领域传播和倡导核心价值观。剧中,不论是舰长肖伟国、韩世杰,还是特战队长毛大华、班长士官孙为民,都从不同角度昭示出人民海军将士宽广无比的胸怀和献身保卫祖国万里海疆及世界和平的使命情怀。剧中还较为成功地塑造了一组栩栩如生的军人亲友艺术群像。从性格各异的军嫂龚新华、杨灵儿、周韵、欧阳春,到跟随记者团去亚丁湾采访的记者苏醒,再到以精湛医术多次解救受伤船员和战友的女军医冯雪梅,这些可敬可爱的人物形象从不同侧面映衬出中国军人的高尚人格、坚毅品质与奉献精神。

        审美地反映人民的精神世界,艺术地引领人民的精神生活,这是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谐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当代文艺与时俱进的必然要求。《舰在亚丁湾》正是自觉地把崇德扬善、人生励志、美好真情、昂扬向上等精神元素熔铸在丰富立体的人物塑造之中,让包含军人在内的各行各业观众都能在剧里吸收养分、获取力量,在有温度、有态度、有力度的诚意创作中拓展生命的宽度。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