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时,我才12岁,在八路军里是一名文艺兵。在抗战中,我一边学唱歌,一边教群众唱歌,我是在学唱歌与教唱歌的过程中成长起来的。
那个时候在根据地,唱的全是抗战歌曲。我唱的最多的一首歌是《叫老乡》,歌词大概是“叫老乡,你快去把战场上,快去把兵当,莫等到日本鬼子来到咱家乡,老婆孩子遭了殃,你才去把兵当”。这是比较通俗的一首歌,老百姓都能接受,结果一传十,十传百,大家都唱起来了。听了这首歌,很多小伙子都踊跃参军,加入到抗日队伍中来。
还有一首歌叫《牺牲已到最后关头》,大家唱得也比较多。歌词大概是“向前走,别退后,牺牲已到最后关头。亡国的条件,我们绝不能接受,中国的领土,一寸也不能失守。同胞们向前走,别退后,拿我们的血和肉,去拼掉敌人的头”。那个时候,类似的抗战歌曲如火如荼,遍地都是。这些抗战歌曲,对于鼓舞军民士气,振奋民族精神,抵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起了相当大的作用。
八年抗战,我们文艺兵,不管男女,每人都随身挂着一两颗手榴弹。那个时候,敌人扫荡很频繁,特别是1942年之后,你不知什么时候就会遇上敌人,甚至被敌人俘虏。手榴弹是在必要的时候甩给敌人的,但也是留给自己的,因为我们绝对不能当俘虏。大家很珍惜这两颗手榴弹,都小心伺候着。有时候夜宿在老乡家里,睡觉时,我们就把手榴弹挂在窗户上,早上走的时候再带上,都不敢忘记。
我在团里除了唱歌,还负责服装和道具。那个时候演出不是带着服装和道具来回跑,没那个条件,每逢演出,服装道具都是临时跟老乡借的。从老乡家里借来的衣服上都长着虱子,我这么说不是侮辱我们的老百姓,因为那个时候大家都是这个样子,说明当时条件艰苦。为了让演员们穿得舒服一点,借到衣服后,我会烧些干草,把借来的衣服放在火上烤一烤。一烤,虱子就啪啪啪地往下掉,看到掉下来的虱子,我当时还很有成就感。
条件虽然艰苦些,但演出的同时,我们仍然坚持创作。像方冰的《二小放牛》,就是在我们跟前写的,而牧虹和卢肃创作的《团结就是力量》一直传唱到现在。
抗战八年,斗争很激烈,生活很艰苦,但我过得充实而快乐。有一年八月十五,领导让大家对着月亮说出自己的愿望。我当时对着天上圆圆的月亮诚恳地说:“我希望永远这么愉快。”听到我的话,凌子风、田间那些人都为我鼓起掌。他们为什么为我鼓掌?因为他们觉得我一个小孩,说出了非常由衷的话。
人物小传:王昆,女,1925年生,抗战文艺老战士,我国著名歌剧表演艺术家,曾在歌剧《白毛女》的首场演出中扮演喜儿,并演出秧歌剧《兄妹开荒》《夫妻识字》等。
(王昆口述,本报记者韩业庭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