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4年08月26日 星期二

    首都文艺界纪念杨沫诞辰100周年

    本报记者张景华 《 光明日报 》( 2014年08月26日   09 版)

        本报北京8月25日电(记者张景华)“杨沫是可以握着手谈‘心’的那种人。”美籍华人女作家聂华苓曾这样评价,直率、平易、开朗、心直、口快,是杨沫给人的鲜明印象。24日,由北京市委宣传部和北京市文联共同举办的纪念杨沫同志诞辰100周年座谈会举行,共同总结中国当代著名作家杨沫的文学艺术成就,缅怀她的理想信念,学习她的高尚品格和价值追求。

        杨沫的代表作《青春之歌》是新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正面描写学生运动的优秀长篇小说,自1958年1月出版以来,深受广大读者尤其是青年学生的喜爱,多次再版,总发行量逾500万册,并被译成近20种文字介绍到国外。《青春之歌》以知识分子为主要人物,描写了以林道静为代表的青年知识分子为反抗日本法西斯的对华侵略,拯救祖国和人民于水火之中所进行的艰苦卓绝的斗争。1959年,杨沫将《青春之歌》改编成同名电影,作为向新中国成立10周年献礼的作品,成为我国电影史上的精品。

        杨沫的长子马青柯认为,现在引导青少年阅读红色经典作品,欣赏优秀电影仍具有现实意义。《青春之歌》是中宣部、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向全国青少年推荐的100种优秀图书之一,是中学生课外必读名著。“在和平年代,母亲杨沫一直教育我们子女要艰苦朴素、艰苦奋斗,不娇气、不骄傲。”

        作家赵大年说,他和杨沫在北京作协共事16年,更是有机会学习她的文艺思想、创作态度和人品。杨沫曾为全国人大常委、北京市文联主席,但是生活极其简朴。改革开放后一起去广东沙头角参观采风,杨沫只买了两把折叠伞。她嘱咐子女,在她走后将所有的存款16万元,连同她的著作、版权全部捐赠给了中国现代文学馆。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