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4年08月25日 星期一

    保护生态环境 建设美丽中国

    “大森林”保障国家生态安全

    本报通讯员 刘云龙 本报记者 孙明泉 《 光明日报 》( 2014年08月25日   04 版)

        大小兴安岭林区在国家生态文明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森林生态的战略地位和作用十分重要。

        8月19日,黑龙江省委召开常委会明确提出,必须着眼于国家生态建设全局和黑龙江长远发展,紧紧抓住停伐带来的重大战略机遇,切实肩负起生态环境保护的重大责任,不断深化改革激发林区发展内生动力,推动“林业经济林中发展、林区工业林外发展”,加快国有林区由林业生产向生态建设转变、由木材产业向接续产业转型,着力构建生态主导型现代林区产业体系,走出一条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的林区可持续发展之路。

        黑龙江加快经济转型,发展林下经济等接续替代产业。在林下经济发展方面,黑龙江伊春市营造改培了红松果林2.4万亩,蓝莓等小浆果面积达到4.9万亩,人工栽培五味子、人参等药材面积不断扩大,森林食品及药业增加产值42.5亿元。大兴安岭地区利用自然优势培育马铃薯优良品种,被命名为“中国马铃薯种薯之都”,图强林业局53户职工建成3个大型养殖场,养殖貂、狐狸达10万多只,现已脱贫致富。中俄在黑河创建中俄林业科技合作园区。

        黑龙江还大力实施林权改革,大大解放了林业生产力。“山定权、树定根、人定心”的伊春林权试点改革,进一步理顺了林业生产关系,极大地调动了林区职工经营林业的积极性,实现林区职工安居乐业,促进林区和谐稳定。民生事业不断发展,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同时,黑龙江要发挥好林区作为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生命线和国家重要的水源地和涵养区作用。8.3万平方公里的大兴安岭山脉和森林共同抵御着西伯利亚寒流和蒙古高原寒风的侵袭,为东北平原、华北平原等地区营造了适宜的农牧业生产环境,有效地保护了国家的粮食安全。大小兴安岭是黑龙江、嫩江等水系及其主要支流的重要源头和水源涵养区,两大集水区内大小河流500余条,年径流量156.4亿立方米,为北方重镇哈尔滨、大庆、齐齐哈尔等大中城市提供了宝贵的工农业生产及生活用水。

        此外,黑龙江发挥好林区作为国家重要的天然寒温带生物基因库作用。不仅是国家天然林主要分布区之一,也是我国重点寒温带明亮针叶林区,适生着各类野生植物900余种、野生动物300余种,物种十分丰富,生态系统较为完整,森林、灌木、草原、湿地和野生动植物资源共同形成了我国具有代表性的寒温带生物基因库,保持了我国生物物种的多样性。

        黑龙江省坚持以生态建设为主的发展战略,确立了林区建设生态、保护生态的主体地位,为大小兴安岭林区改革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到2020年,这里将基本建立起生态主导型经济体系,森林覆盖率提高4个百分点,林木蓄积增加量占全国新增林木蓄积量的30%以上,经济发展方式明显转变,非传统木材生产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上升到80%,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万元以上。让林区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景更美,为建设“美丽中国”作出新贡献。(本报通讯员 刘云龙 本报记者 孙明泉)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1985.01 - 2009.12)
    中华读书报
    中华读书报(1998.01 - 2010.08)
    文摘报
    文摘报(1998.01 - 2010.08)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1998.01-2009.08)
    书摘
    书摘(1998.01-2009.08)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