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4年08月16日 星期六

    青奥会因文化而惊艳

    郑晋鸣 《 光明日报 》( 2014年08月16日   07 版)

        8月16日,第二届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古都江苏南京拉开帷幕,这场体育搭台、文化唱戏的青年盛会,不渲染奖牌意识、不灌输输赢观念,来自全球各地的青奥健儿在文化的交流碰撞中展现出青春的活力与朝气。

     

    文博馆相继开放的背后

     

        六朝古都南京,是回顾历史的一扇窗,而青奥会,则给了她一个向世界展示历史文化的机会。

     

        在青奥会开幕之际,中国科举博物馆、南京六朝博物馆、南京汤山直立人化石遗址博物馆正式开放。匠心独具的建筑设计、珍贵的文物展品、生动有趣的互动体验……作为记录人类历史文明的窗口,文博馆通过一件件有着悠久历史的文物,悄无声息地感染、启迪着每一个人。

     

        从“跟着看热闹”到“静心品文化”,浓缩着历史记忆的博物馆,已无形地渗透到每个南京人的生活中,去博物馆已成为不少南京市民的时尚选择。

     

        市民张馨文有着浓浓的博物馆情结,南京博物院、江宁织造博物馆、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南京所有的文博场馆她都去过,说起博物馆内的藏品,张馨文如数家珍。她告诉记者,这已是第三次来到南京汤山直立人化石遗址博物馆。“最吸引我的是南京直立人复原像,作为一名老南京人,看到60万年前的‘南京市民’弓背曲腰、目光有神的形象,觉得非常有趣。”张馨文说。

     

        江苏省文化厅副厅长、南京博物院院长龚良说,无形的文化渗透力正以一种蓬勃的生命力,在潜移默化中不断提升着南京市民的文化素养,在青奥会开幕之前相继开放文博场馆,也是想向世界展示南京的文化底蕴。

     

    文化在交流中融合

     

        青奥会的魅力,不仅在于它是一场青春盛会,更在于它所营造的“和而不同”的文化氛围和对体育本源的追求。

     

        在青奥村的文化小屋内,记者被空气中弥漫的欢乐气息所感染。不同肤色的年轻人欢聚一堂,学剪纸、编中国结、打太极拳……轻松愉悦的氛围,拉近了204个国家和地区青少年的距离。

     

        在安哥拉文化小屋里,南京民间手工艺人王高飞正用他最擅长的烙画手艺雕琢着安哥拉国花——百岁兰。“百岁兰生长在沙漠里,很顽强,象征安哥拉人坚强、勇敢的精神。”搭建该小屋的冯郦说,传统烙画手艺和百岁兰相结合,让中国传统文化与安哥拉的特色文化在这一刻完美融合。

     

        在“音乐减压”小屋中,展现在记者眼前的是这样一幕:和着悠扬的民乐,一群国外运动健儿们正跟着中国“师傅”打起华佗五禽戏、八段锦,他们全神贯注地模仿着师傅的一招一式。

     

        而像这样的文化活动,在青奥村随处可见。青奥会期间,世界文化村、闪亮的青春、触碰南京等20项文化教育活动也将相继开展。

     

    展现青春的活力与朝气

     

        长期以来,人们对竞技体育的态度常常是“以输赢论成败”,只看输赢,不问过程,导致竞技体育越来越功利化。而南京青奥会精心设计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体育搭台,文化唱戏,就是想把那块“输赢文化”的路牌转向中国传统的“善恶文化”,不论输赢,不求金牌,但求健康和快乐。

     

        今年,南京青奥会不设奖牌榜。“选拔青奥会运动员时,我们不单以竞技水平高低论英雄,而是将运动员的文化素质作为重要的考量标准。”中国青奥代表团随队官员常耀说,按照青奥会的宗旨,这次对队员们的成绩没有作硬性规定,主要希望他们在青奥会过程中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运动员们友好交流。

     

        这种淡化输赢的思想观念,感染着世界各国的运动健儿。在青奥会首场女足比赛中,首次走出国门参加比赛的巴布亚新几内亚女足以0∶7的巨大分差落败,可姑娘们却毫不气馁,热情地与对手拥抱。该队队长告诉记者:“青奥会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文化体验,大家一起在绿茵场上踢球非常快乐,结果并不重要。”

     

        “竞技体育之美,不仅在于对‘更高、更快、更强’的追求,更在于对手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南京青奥组委文化教育部部长焦勇说,“不渲染奖牌意识、不灌输输赢观念,希望这次青奥会留给健儿们的是一笔绵延不绝的精神文化财富。”(本报记者 郑晋鸣)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1985.01 - 2009.12)
    中华读书报
    中华读书报(1998.01 - 2010.08)
    文摘报
    文摘报(1998.01 - 2010.08)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1998.01-2009.08)
    书摘
    书摘(1998.01-2009.08)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