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4年08月15日 星期五

    走基层·水文科技人员在汛期

    戈壁深处有“人家”

    ——新疆阿勒泰南湾水文站采访记

    蔡侗辰 王瑟 徐华 《 光明日报 》( 2014年08月15日   04 版)

        汽车在阿尔泰山脚下疾驰,7月的新疆阿勒泰地区也遭遇着和内地一样的高温,撞入眼帘的尽是漫漫黄沙和望不到尽头的天路。数小时奔波后,记者看到远处的沙包后面凸显出一丝绿色,那是由几十株林木构成的沙漠景观。远远望去,林木下一座红色琉璃瓦屋顶、白色瓷墙的小庭院,在空旷的戈壁滩上显得格外有风韵。这里,就是我们的采访目的地——新疆阿勒泰水文水资源勘测局南湾水文站。

        一下车,迎接我们的不仅有好客的主人,还有扑面而来的蚊虫,我们一面用手挥舞驱赶着蚊虫一面和主人寒暄。南湾水文站站长贾尔恒在这里工作了近30年,他告诉记者,这里是世界四大蚊虫密集地之一,素有“蚊虫王国”之称。所有家禽牲畜因蚊虫叮咬在此都不能存活。军事医学科学院专家曾测定,6、7、8三个月,这里的蚊虫密度可达每立方米1700多只。

        南湾水文站是我国唯一一条流入北冰洋的外流河——额尔齐斯河出境水量水质的控制站。其控制流域面积53800平方公里,所监测的各项数据在中哈两国间水资源合理利用谈判等国际事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贾尔恒说,这里夏季炎热、蚊虫成灾,测站职工常常中暑、患肠道疾病,进行测验工作时,他们只能头戴蚊帽,不停地互相用毛巾或树枝拍打身上成群结队的蚊虫,最困难的是在河道上测量时,经常持续观测三四个小时。冬季风大雪厚,公路经常封堵,测站人员要靠秋季贮存的蔬菜过冬,外出仅靠徒步或骑马,几乎每天早晨起床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在雪地里挖一人多高的“战壕”。

        曾经有分配来的大学生因受不了当地气候条件和蚊虫叮咬,工作不到一年便一去不返。2001年,水文站因改建施工,雇用的民工下午到达,不到晚上便因蚊虫叮咬惶恐地离开,即使后来提高工钱,也难以找到愿意来的工人。

        在水文站,记者见到了水文站的全体员工——4名哈萨克族青年。其中只有贾尔恒和别肯有正式编制。他们日复一日的工作是要定时检测、上报各项水文数据。为了尽快掌握各种水文设备的操作技术和项目的应用要领,4个哈萨克青年人克服语言障碍,在较短时间内熟练掌握了缆道操作和气象新增设备——风速、地温、日照、冻土、E601等的观测、记录和计算方法。自1993年至今,水文站多次被评为全疆水文系统和勘测局的先进集体,更曾受到水利部的表彰。

        水文站驻地是三面环沙的茫茫戈壁,为了让这里有绿色和生机,贾尔恒和他的站员们一起挖掉近40厘米厚沙,从20多公里外运来黑土回填并种植榆树、白桦树、白杨树等河谷野生苗近400余棵,成活率达到了50%,几年来又持续补种了松树、白桦树、梨树、白杨树百余棵。目前,该站绿化面积已达30多亩。

        如今,夏季的南湾水文站,放眼望去,俨然是一片沙漠中的绿洲,四周及院内成片的绿草、树苗郁郁葱葱,花草树木在微风中轻舞飞扬,在骄阳下茁壮成长,无处不彰显着沙漠中顽强的生命力。(本报记者 蔡侗辰 王 瑟 本报通讯员 徐 华)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1985.01 - 2009.12)
    中华读书报
    中华读书报(1998.01 - 2010.08)
    文摘报
    文摘报(1998.01 - 2010.08)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1998.01-2009.08)
    书摘
    书摘(1998.01-2009.08)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