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4年08月14日 星期四

    校训传播核心价值观·师生寻思录

    校训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

    沈炜 《 光明日报 》( 2014年08月14日   06 版)
    本报记者 郭俊锋摄

        一所大学的校训,往往是这所大学的“育人之纲”与“精神之气”,是师生的“价值尺度”与“精神导向”。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对大学校训中蕴含精神的解读与丰富,是培育高校青年学子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抓手。

        上海理工大学是一所具有108年历史的高校,其“信义勤爱,思学志远”的校训,不仅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更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的多维阐释。“信”“义”“勤”“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守诚信、崇正义、尚敬业、讲仁爱的思想精华,也是学校师生对“信崇真理、义重仁厚、勤学实干、爱国敬业”的精神传承。“思”与“学”为立校之本,体现了学校教育本质的回归,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恪守。“志”与“远”则意在立志、崇远,重在培育青年学子的学识抱负。校训从“为人”的角度倡导“信义勤爱”,是要让师生首先意识到自己是一个社会人,要勇于担负起各方面的社会责任。进而从“为学”的角度倡导“思学志远”,是希望师生唯有思学相成、志存高远,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自身的学术理想和社会价值。八个字的辩证统一,共同构成了学校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互通共融。

        上海理工大学在大学校训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按照落实、落细、落小的原则,坚持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固化于纲。

        坚持理论自信,以校训为基点,把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结合习近平“五四”讲话精神的学习,在学校掀起“校训校风大家谈”“上理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讨论”的热潮,把百年老校的文化渊源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效融合。加强校史资源开发,打造文化品牌。成立“沪江文化研究所”,出版了系列文化丛书,系统展示了学校的文化渊源和学术理想。把学校特有的办学传统、精神追求、理念制度和人文典故等编撰成生动的校本文化“教材”,利用大学生德育研究平台、领导力训练平台,将校本文化课纳入大学生德育课程体系。

        坚持实践养成,以校训为载体,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外化于行。深入研究,让校训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6月份,学校与光明日报社、上海市教卫系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联合举办了“大学校训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研讨会,通过探讨校训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关系,进一步提升了学校师生的价值认同和文化自信。邀请知名校友讲述“校训与人生”,诠释校训对学校不同历史时期产生的重要引领作用。开展“身边的感动”好人好事评选活动,加强宣传,凝练校训的故事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点。重视实践引导,强化仪式教育,完善人格养成。充分利用入学、毕业、节庆日、纪念日等重要时间节点,开展仪式教育活动。充分发挥志愿服务、公益帮困、社会实践等载体完善大学生人格养成。

        对于上海理工大学来说,还要不断优化大环境、精细小氛围,加强资源开发,加强校本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融合,通过课程“硬指标”与文化“软环境”的协同作用,完善激励体系,提高校训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效。(上海理工大学党委书记 沈 炜)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1985.01 - 2009.12)
    中华读书报
    中华读书报(1998.01 - 2010.08)
    文摘报
    文摘报(1998.01 - 2010.08)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1998.01-2009.08)
    书摘
    书摘(1998.01-2009.08)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