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4年07月23日 星期三

    知行论坛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要努力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冯刚 《 光明日报 》( 2014年07月23日   16 版)
    “讲文明 树新风”公益广告图片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和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文化软实力的关系作出许多重要论述,我们要认真学习和研究。习近平同志的这些论述对我们进一步理解核心价值观对于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的意义,对于如何在实践中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软实力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指出,“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点。这是决定文化性质和方向的最深层次要素。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其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凝聚力、感召力”。这里面包含了三层意思,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国文化软实力之“魂”,赋予其精神气质;是我国文化软实力之“核”,构成其最深层次内容;是我国文化软实力之“源”,为其发展提供动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的“三个倡导”,蕴含了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和中国特色的发展理念,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相契合,明确了国家的价值目标、表达了社会价值取向、确立了公民价值准则,是我们党凝聚全党全社会价值共识作出的重要论断,反映了现阶段全国各族人民在价值追求上的“最大公约数”,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进步。国家文化软实力正是在这个“最大公约数”的基础上得以构建,没有这个“最大公约数”,文化软实力建设就会根基不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支配着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生命力,决定着文化软实力的性质和发展道路,是文化软实力之“钙”。任何社会都有自己的核心价值观,即在该社会占主导地位的价值观,它是一个社会意识形态的主体和灵魂,作用于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从根本上制约、规范着社会的发展方向和发展道路。文化软实力最终还是要体现在人的精神状态、理想追求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着人们心中最美好、最执着的向往和愿景,并促使人们为这美好的向往和愿景而努力奋斗、不懈前进,这是国家文化软实力发展的动力和活力之所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烛照人心、烛照人生,为文化软实力建设提供着强大的内在支撑。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们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灵魂,是引领其发展的鲜明旗帜和不熄灯塔。有了核心价值观,我们的文化软实力才有主心骨和方向感,才有凝聚力和感召力,才能在我们国家的综合国力和整体实力中发挥其应有的功能和作用。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生活

     

        习近平同志强调,“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要注意把我们所提倡的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他还指出,“要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社会生活方方面面。要通过教育引导、舆论宣传、文化熏陶、实践养成、制度保障等,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这表明,没有落实,价值观念再先进,也是抽象的,也是虚的;只有使价值观念成为人们心灵中的精神力量,才能真正地、现实地发挥作用,也才能真正地、现实地形成国家文化软实力。

     

        文化软实力建设不是三五项文化建设工程就可以完成的,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必须在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中下功夫,循序渐进,潜移默化,使核心价值观念转化为公序良俗。这就要求利用各种时机和场合,形成有利于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活情景和社会氛围,使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我们常说,国强在于民富,也常说要藏富于民,文化软实力建设也是如此。如果核心价值观没有走入民心,没有在人民群众中生根发芽,那么,再多、再庞大的文化建设工程也不会对提高文化软实力有所助益。

     

        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那么,对于青年学子来说,如何实现把核心价值观融入他们的生活呢?这同样需要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形成课堂教学、校园文化和社会实践多位一体的育人平台,注重宣传教育、示范引领、实践养成相统一。使青年学生在耳闻目睹、潜移默化中感悟核心价值观,从而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自觉行动。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要特别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土性和当代性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要努力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念,代表了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这一精辟论断深刻阐明了,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正确把握其本土性和当代性。

     

        首先,我们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的,而不是西方的。我们在把握和传播核心价值观时,一定要把中、西区别开来。不能拿西方意义上的价值观念,来理解或对接中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有我们努力传播中国的核心价值观,着眼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土特质,才会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如果我们只是传播西方的价值观念,不仅不会提高我们的软实力,反而会大大地削弱它。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构上,我们可以吸收、借鉴西方文明成果,但绝不能照搬照抄,失去自我。

     

        其次,我们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的,而不是古代中国的或近代中国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同时,他还强调,“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要求“要处理好继承和创造性发展的关系,重点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这些精辟的论述表明,虽然古代可以涵养当代,古代是当代的固有根本,但古代并不就是当代,传统文化一定要经过“扬弃”,着眼于今天中国的时代特征,经过“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才能做到推陈出新,古为今用。

     

        再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需要努力传播的。我国有两句谚语,一句是“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在今天这句话也还适用,特别是在国际关系上,这样的事例可以说是不胜枚举。另一句是“酒香不怕巷子深”,今天这句话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有些不适用了,有人把它改为“酒香也怕巷子深”,是有一定道理的,这可能是由于古代是卖方市场,而现在是买方市场的缘故吧。我们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好事、是散发着浓郁香味的美酒,可是这样的好事传播出去不容易,这样的美酒不吆喝也没人光顾。因此,我们必须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精心构建对外话语体系,发挥好新兴媒体作用,积极拓展对外传播平台和载体,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国际交流和传播的方方面面。

     

        总之,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要努力提高国际话语权,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释好中国特色。这里的中国故事、中国声音、中国特色,都应当蕴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始终决定着它们的内在本质和精神。显然,这是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须臾不可偏离的发展方向。

     

        (作者系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司长)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1985.01 - 2009.12)
    中华读书报
    中华读书报(1998.01 - 2010.08)
    文摘报
    文摘报(1998.01 - 2010.08)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1998.01-2009.08)
    书摘
    书摘(1998.01-2009.08)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