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伊拉克局势骤然升级,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各方普遍担心伊斯兰极端恐怖势力进一步扩大,威胁伊拉克主权和领土完整,影响中东和国际社会安全稳定。中方对此也高度关注。中国中东问题特使吴思科为此访问伊拉克、土耳其两国,并将于7月12日访问伊朗。本报记者采访了吴思科,吴思科就其访问伊拉克情况及中国在中东问题上发挥的巨大作用等进行了详细解答。
吴思科说:“7月8日,我分别会见了伊拉克总理马利基、副总理穆特拉克和外长兹巴里。我向伊方表达了中国政府对伊拉克局势的强烈关注,中方支持伊为维护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所做的努力;主张通过政治途径化解危机,伊拉克领导人应推动政治和解,组建包容性政府,为反恐奠定坚实的政治基础;国际社会应支持和帮助伊拉克问题政治解决和反恐努力,在反恐问题上应摒弃双重标准。”伊方高度评价中国为推进伊拉克政治进程和经济重建所作的巨大贡献,中国的支持使伊方感受到了“患难见真情”。
谈及土耳其之行,吴思科说:“我和土耳其副部长恩鸿就伊拉克问题深入交换了意见。双方都认为,应坚持通过政治途径化解伊拉克危机。国际社会应加强合作,为伊维稳、反恐提供支持和帮助。”
吴思科表示,中国始终强调尊重地区国家和人民变革、发展的愿望诉求,支持地区国家自主探索符合国情的政治制度和发展道路。事实证明,中方的立场是经得起历史和时间检验的。
中国在局势动荡的情况下,仍然致力于扩大和地区国家的务实合作,向相关国家提供发展援助。前不久,习近平主席提出了中阿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倡议,这将促进中国和地区国家经济发展的有机对接,为双方务实合作开辟更加广阔的空间。面对叙利亚日益严重的人道主义危机,中国向叙利亚国内及周边国家的难民提供了力所能及的人道主义援助。
吴思科强调,中方为推动巴勒斯坦问题得到公正合理解决做出不懈努力,呼吁有关各方在“两国方案”的基础上,通过谈判实现和解。2013年5月,中方成功接待巴勒斯坦总统阿巴斯和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访华,习近平主席提出了中方关于解决巴勒斯坦问题的四点主张,这体现了新一届中国领导人对巴勒斯坦问题的高度重视。在叙利亚危机、伊朗核等问题上,中方始终坚持劝和促谈,推动相关问题政治解决。
中国是派遣维和人员最多的安理会常任理事国。2006年4月以来,中国向黎巴嫩派出了12批工兵分队和11批医救分队,在销毁叙利亚化武以及苏丹达尔富尔地区、南苏丹等地区同样活跃着中国维和人员的身影。中国官兵的优异表现得到了联合国及所在国的一致好评。
吴思科最后说,中国将继续和国际社会一道,共同促进中东的和平、稳定和发展。这是中国中东政策的一贯立场,也符合地区国家和人民的长远、根本利益。
(本报安卡拉7月11日电 本报驻安卡拉记者 李振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