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4年06月21日 星期六

    风 采

    “聚元号”的前世今生

    李扬 康中阳 《 光明日报 》( 2014年06月21日   09 版)
    左边老者是杨瑞林,右边的孩子是杨福喜的父亲杨文通,也是后来聚元号的第九代传人,当时只有五岁。

        整整16年了。1998年6月6日,北京市朝阳区某家属院租借的一间平房内,杨氏父子俩将“聚元号”牌匾重新挂了出来,沉寂了40年之久的“聚元号”弓箭重新开张。

     

        没有庆祝的仪式,也没有旁人的喝彩,有的只是杨家父子的默默传承与对聚元号的庄严承诺。“聚元号”的第十代传人杨福喜默默下定决心:“只要有口粥喝,我就要全心全意做弓箭,不能让传统弓箭在我手里失传!”

     

        “聚元号”是北京地区唯一一家流传至今的中国传统弓箭制作老字号,同时也是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历史传承至今已有将近三百多年之久。笔者见到的杨福喜老先生,已经是聚元号的第十代传人了。

     

        身材魁梧,须发飘飘,步履矫健,声若洪钟。这就是笔者看到杨福喜的第一印象。虽然从表面上看是一个粗犷的汉子,可是聊起“聚元号”弓箭的时候,却是心细如发,滔滔不绝。

     

    开弓已是三百年

     

        走进位于北京市通州区台湖镇北姚园村的杨福喜工作室,一抬眼就能看到正对大门的墙上挂着聚元号的金字招牌,还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授牌。侧面墙上装裱着一些老照片,讲述着杨家弓箭的历史。

     

        工作室里还摆放着一些弓箭,最吸引人的莫过于一张道光年间的弓了。弓箭上面的火印清晰可见:“道光三年毅甫制”。据杨福喜讲,这张弓是聚元号的老掌柜为了纪念聚元号弓箭铺成立一百周年而制作的,现在算是国家级的文物了,也是聚元号的“镇店之宝”。从“道光三年毅甫制”的款印及铭文解释来推断,“聚元号”的初创年代应在1720年至1721年间,距今已有将近三百年。

     

        “从清初走到现在,聚元号的故事是说不完的。”杨福喜道。现在所能追溯的最早的“聚元号”传人是当初将“聚元号”变卖给杨家的王氏。王氏为“聚元号”第七代传人,同行称其为小王。王氏夫妇不能生养,后来又抽大烟成瘾,家境衰败,无心经营弓箭铺,山穷水尽之时,只好将祖业变卖。在这一背景下,果断出手盘下“聚元号”的人就是杨福喜的祖父,杨瑞林。

     

    拉弓弦响鸣中外

     

        杨瑞林在亲友帮助下筹款40块大洋,从王氏处盘下聚元号铺面,正式成为聚元号第八代传人。杨福喜说:“我爷爷跟着我大爷爷学手艺,学了七八年。接手聚元号的时候,才是21、22岁的样子,在掌柜里面算是年轻的。”杨瑞林买到这个店铺后,又增加了一些品种,使聚元号增色不少,如:弩弓、弹弓、弹弩、神箭、匣箭、箭枪等。另外,他还特别重视招贤纳士,为此不惜重金聘请了原聚元号的两个老伙计,也是技术骨干。

     

        “爷爷经营得很成功,他年轻,脑子也比较灵活,把店铺搞得有声有色。”杨福喜的佩服之情溢于言表。当时买弓箭的人,大部分是外国人。在正义路口,六国饭店,楼下拉洋车的人众多,拉着老外满北京转,哪儿的东西新鲜好玩儿,就拉哪儿去。从1905年起,杨瑞林就给拉洋车的人高额回扣,招揽了不少生意。逐渐,“聚元号”名气打响,开始了平稳的发展。

     

        关于杨瑞林,除了一些口耳相传的家族记忆之外,笔者还看到了几幅珍贵的照片。其中一张照片是站在弓箭柜台内的杨瑞林,这是现存于聚元号里的最古老的一张照片,摄于1935年,摄影者是一位英国女士。当年,这位英国来的女士慕名前来买了几张弓,买完之后为了留念拍了这张照片。这也再次印证了当时外国人已经是聚元号的主要消费群体之一。

     

        1951年公私合营之后,聚元号已经传到了第九代传人杨文通手里。当时的天津海关发来传票,投诉聚元号的弓箭有问题。杨文通觉得事关国家名誉,立刻赶往天津。原来英国人不懂得中国传统弓箭的使用方法,故而产生了误会。杨文通当着众人的面,用了一个漂亮的“回头望月”,弦在眨眼之间便被上到了弓上,试射性能非常好。杨福喜说:“当时那些英国人站起身来,鞠躬表示歉意,也由此让外国人对聚元号刮目相看。”

     

    历久弥新甘自来

     

        文革中,聚元号保存的一些订货单、金字牌匾都被付之一炬。为了生计,杨福喜选择了当时的热门职业,开出租。直到1997年,放不下弓箭的杨福喜,松开方向盘,再次从事起弓箭制作的学习与生产,1998年“聚元号”重新开张。杨福喜说:“我是1958年生人,从头再来,那年我正好四十岁。”

     

        16年过去了,聚元号在杨文通、杨福喜父子的不断努力下,终于从入不敷出变成现今的供不应求。

     

        杨福喜说:“聚元号走到现在也要感谢好多贵人对我们的帮助,国家射箭队总教练徐开才老师、香港知识产权署的署长谢肃方(Stephen Selby)先生、在中国科技大学读博士的仪德刚先生……按照我们家老人说,我这个人比较走运。”现在杨福喜常常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对弓箭制作技艺有了更多民族文化传承的使命感。他说:“我想干这个,正好国家形势好了,有人支持了,有人帮助了,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这个买卖才好做,要不然根本做不起来。”聚元号正是改革开放以后国家繁荣稳定、民间传统文化重现生机的生动例证。

     

        目前聚元号一张弓、五支箭卖几千元到一两万元不等,而杨福喜最期待的还是懂行的买主。“听老人讲,以前的买主对弓箭都能说出个一二,下订单的时候都能说出来要什么花样的。”现如今,他也想培养一批懂弓箭的买主,“这也算是历史赋予我的使命吧”。杨福喜说:“钱要挣,但要放在第二位。首先要考虑怎么传承民族文化,响应政府的号召,想着怎么在这方面作出一些努力。这个关系一定要摆正。”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