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现在就像一名医生,准确点说,是个眼科医生,对克孜尔尕哈烽燧任何一个微小的变化,都可以做到精确定位、精确诊断、精确治疗。”见到新疆文化古迹保护中心主任梁涛时,他话语里最常用的一个词就是:精确。
位于新疆阿克苏地区库车县城西北13公里的克孜尔尕哈烽燧,始建于汉代,是一处军事报警设施。高耸的烽燧,使它成为目前古丝绸之路中段年代最早、保存最完好的一个烽燧遗址,也是新疆境内年代最早的长城资源,被称为“红色的哨卡”。
“可在2010年前,我们对它的了解并不深,社会上不断有传言说:它每年以10厘米的速度在缩减,不久的将来,它将不复存在。面对这些传言,我们心里也没有底,不知到底是不是会出现这种情况。”梁涛坦言。
如何对古文物做到心中有数,如何保证对古文物减少干预,减缓它的老化过程,首先要做的应该是对它深入了解,了解各种自然与人为因素对它的影响程度,从而找到保护的最佳方案。
2010年,克孜尔尕哈烽燧综合监测项目正式开始实施。这也是世界上第一例生土遗址变形监测项目。先后有七名院士参与其中,总投资90万元。
用通俗的话来说,这个项目就是:过去对文物古迹的监测使用了各种各样的设备,得到了一系列的数据,但这些数据可能都是单方面的,没有一个系统性的、综合性的比较分析,将这些数据全部放在一个平面上进行分析研究,此次进行的就是这样一个项目。
由于多年来没有科学的参考依据,新疆文物古迹保护中心的工作人员只好采取最原始的办法,一点点从头做起。他们建立了风雪、水温、日照、极端天气等数据监测,建立了沉降、分解数据监测,将裂隙、风化等现象与这些数据进行并联分析,找出其中的因果关系,从而发现出现问题的原因。
精确定点近景摄影、地面沉降、风化监测、冲沟监测、掏蚀监测、裂隙监测……这些全新的监测方式,产生了众多的监测数据。用梁涛的话说:“过去一个监测点就会有一个房间才能装下的监测数据,现在众多监测点产生了无法计数的监测数据。怎么从中找到数据之间的内在联系、找出各种数据的因果关系,这是我们这个项目最大的难点。”为此,他们制作了数据库系统,分析出各种趋势数据,找出了不同裂隙、不同部位风化等病因,从而确定最小干预的方案。
“这一项目2013年6月结题,9月就获得了北京市第14届优秀工程勘察一等奖。最重要的是,从我们已经掌握的数据可以看出,克孜尔尕哈烽燧每年10厘米的缩减完全没有科学根据。大家看到似乎烽燧在不断降低的现象,主要是顶部一些风化层在一次极端天气后,就会出现一些大的变化,它和烽燧整体风化关系不大,是多年风化造成的,而非一次风化。”梁涛说。
最令人兴奋的是,克孜尔尕哈烽燧的此次高科技监测应用,让新疆文物古迹保护中心找到了生土遗址保护的方法。虽说生土遗址各有不同,但它们出现的问题大同小异,特别是一些裂隙、风化等形成原因基本一致,这为今后类似遗址的保护提供了可供参考的数据,过去曾经出现的过度保护将不再出现。(本报记者 王 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