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4年06月14日 星期六

    记者传真

    反华反美反政府见证菲律宾“游行文化”

    付志刚 《 光明日报 》( 2014年06月14日   08 版)
    图为“反美”示威中防暴警察严阵以待。

        菲律宾是一个“爱游行”的国家。6月12日菲独立日这一天,首都马尼拉竟然先后出现了以“反华”“反美”和“反政府”为主题的多场示威活动,将菲“游行文化”体现得淋漓尽致。

     

    “反华”示威:最受关注

     

        “反华”示威是当天的第一场活动,示威地点在市中心中国大使馆领事部所在大厦门前的马路上。组织者“菲律宾人爱国者联盟”称,在独立日组织这一活动,旨在采用和平的方式,对所谓中国将菲海洋领土军事化表达不满。虽然组织者连日来通过脸谱等社交媒体拼命拉人,最终出现在现场的名人除该团体创始人、菲前众议员高莱兹外,仅有百余名普通民众。一位日本媒体同行禁不住小声嘀咕了一句:“人不多呀。”这是当天几场示威中规模最小的一个。活动现场总体平和,示威者打打标语、喊喊口号、唱唱国歌,在给媒体“秀够”之后,停留了一个多小时便草草散去了。

     

        “反华”示威规模虽然不大,但西方和菲主流媒体对它的关注度却最高。记者在现场看到,路透社、法新社、美联社等西方大牌通讯社一个也不少,日本媒体多名驻菲记者忙得不亦乐乎。现场甚至一度出现了记者比示威者多的场景。当这组“菲民众反华示威”的音像、图片通过西方知名媒体散布全球的时候,又有多少人知晓这不过是个别菲政客组织的又一场“秀”呢?

     

    “反美”示威:安保措施最严

     

        “反美”示威活动组织者是大名鼎鼎的菲左派组织“新爱国者联盟”。当记者11点按时赶到美国大使馆门前时却发现空无一人。经咨询了解到,原来游行队伍在距离使馆500米左右时被防暴警察挡住了去路。

     

        示威现场的气氛比中国使馆前紧张得多。一队由三排防暴警察组成的人墙手持盾牌挡在游行队伍前,旁边还有持同样装备的数十名警察待命。在他们身后,两辆消防车将马路一侧完全切断,更为夸张的是,消防车水管已经联通铺在马路上,随时准备投入战斗。

     

        “新爱国者联盟”近年来多次组织反美示威活动,对付这些干扰经验丰富。他们就地展开,利用一辆卡车搭建了一个临时讲演平台,展开宣传鼓动。从现场示威者展示的标语看,他们几乎反对美国的一切:“反对美帝国主义”“反对菲美《强化防务协定》”“反对跨太平洋伙伴协定”等等。粗略估计,参加示威者人数四五百人,从穿着看,多数人生活并不富裕。示威期间曾一度大雨倾盆,但示威活动未受任何影响,演讲照旧,队形依然。

     

        活动间隙,记者就“新爱国者联盟常年开展反美示威,对改变菲政府的对外政策有何作用”这一问题采访了活动组织者雷耶斯。雷耶斯表示,对于阿基诺政府他们已经不抱任何希望。他们已经将“《强化防务协定》是否合乎菲宪法”这一问题提交菲最高法院裁决,寄希望于司法机构能够倾听人民的声音。

     

    “反政府”示威:最混乱

     

        “反政府”示威主题是“反对政治分肥”。政治分肥是菲律宾肮脏政治的典型代表,指菲参议员和众议员每年可以从国库获得一笔不菲的资金,名义上是用来为选区百姓办实事、谋福利,实则大部分落入政客个人腰包。去年,专门帮助政客拿回扣的中间人、有“政治分肥王后”之称的那波莱斯落入法网,经媒体披露,引起菲民众的公愤。在社会压力下,阿基诺政府近期拟对包括前参议长恩里莱在内的部分政客采取法律措施,但对自己的亲信涉嫌其中的传闻却视而不见。阿基诺的这一态度引起菲社会的不满和反对者的强烈反弹。

     

        “反政府”示威组织者称,这是阿基诺反对者的首次大联合。从现场情况看,参加示威者来自社会各个阶层,有宗教团体、妇女组织、工会,还有左派团体和不知名的团体。大家虽然来自不同团体,但都想方设法表达自己的诉求。代表监狱的铁栅栏,象征阿基诺和其亲信与“政治分肥王后”亲密无间的政治卡通漫画别出心裁,富有新意。

     

        由于参加者众多,又缺乏统一的组织,充其量只是一个自娱自乐的舞台,很难取得其他人的共鸣,更无法对政府发出一个统一的声音。偌大的现场,竟然没见一名警察。

     

        在美国驻菲使馆附近采访“反美”示威时,旁边恰好是一招聘会的现场。由于这天是假日,前往应聘的人络绎不绝,远比任何一个现场都多得多。在他们眼里,“反华”也好,“反美”也罢,都见鬼去吧。在这个失业率达7%的国家里,找一份体面的工作比什么都重要。

     

        (本报马尼拉6月13日电 本报驻马尼拉记者 付志刚)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