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问我拆迁后有什么要求,我唯一的要求就是还要和王玉清阿姨做邻居。”福建省三明市三元区东霞社区张女士说。张女士腿部残疾,丈夫耳聋,通过社区“爱心敲敲门”关爱活动与王玉清签订帮扶协议,王玉清每次路过她家门口就问候一声,常常帮忙买菜、打扫、劝孩子学习。
近年来,我国社区志愿服务发展迅猛,无论是队伍、阵地、机制建设,还是服务的专业化、规范化方面,都有显著提升。与此同时,各地还坚持以城带乡,城乡联动,逐步建立起城乡一体的志愿服务体系,促进志愿服务真正实现整体化、全民化。
已开展多年的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持续为我国农村提供科技、文化、卫生等专业服务,影响广泛。通过引导社会力量到农村开展专项性志愿服务的还有“春雨工程”——全国文化志愿者边疆行、“大地情深”——国家艺术院团志愿服务走基层等,这些活动中,广大文化志愿者为农村基层群众提供了形式多样的文化志愿服务。
志愿服务拉近了农民工与城市的距离。贵州省贵阳市每年春运期间,都要开展农民工春运志愿服务活动,在各车站设立“绿丝带”便民志愿服务站,发放便民卡,开通农民工服务热线。
以城带乡,党员干部作表率,志愿服务为农民解决实际困难。湖南省岳阳市君山区广兴洲镇创办了“留守儿童之家”,主动担负起关爱留守儿童的责任。河南省鹤壁市法官志愿者服务队为农民工上门送法,发放农民工维权知识手册,解答维权法律咨询,代写、审核劳动合同等。
近年来,各地大力推进农村服务站的建设,发展农民志愿者队伍,以志愿服务引领农村文明风尚,开展照顾孤寡老人、留守儿童,义务文艺演出,捐资助学等一系列贴近农民实际的志愿服务活动,在广袤农村倡树了新风正气。
当前,随着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的不断深入,致力于建设“美丽乡村”的志愿服务活动不断涌现。近日,在辽宁省盘锦市大洼县东风镇活跃着一支由党员、退休干部组建而成的老年服务队,他们有组织、有纪律地参与农村环境综合治理,义务为各村打扫卫生、栽花种草,被称为东风镇的老“义工”。
与此同时,志愿服务作为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的重要力量,各地积极探索城乡志愿服务联动发展。山东省莱芜市发动440个城市文明单位与311个村镇结成对子,按照共建要求为农民办实事、解难题,支持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走出了一条志愿服务工作城乡一体、同步推进的新路子。(本报记者 龚 亮 赵 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