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北京5月20日电(记者姚晓丹)20日上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园内,3位乘员谢倍珍(舰长)、董琛、王敏娟走出“月宫一号”密闭舱,他们在“月宫一号”内进行的为期105天的科学试验取得圆满成功。据悉,“月宫一号”是我国建立的第一个、世界上第三个生物再生生命保障地基系统,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地基试验系统之一”。
“月宫一号”总设计师、首席科学家、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教授刘红告诉记者:“‘月宫一号’是一个能与地球媲美的‘微型生物圈’,可以实现航天员在太空长期生活的目标。”
记者在现场看到,“月宫一号”由1个综合舱和两个植物舱组成,其中,综合舱包括居住间、人员交流和工作间、洗漱间、废物处理和昆虫间。刘红介绍:“综合舱中人、动物和废物处理产生的富二氧化碳空气经过净化后送达植物舱,供植物光合作用;植物舱产生的富氧空气经空气净化后送到综合舱供人和动物呼吸,并提供废物处理所需氧气。由此,形成一个闭环回路生命保障系统。”
刘红说:“‘月宫一号’将生物技术与工程控制技术有机结合,构建由植物、动物、微生物组成的人工闭合生态系统,为人类提供类似地球生态环境的生命保障。”接受记者采访时,3位乘员表示,为了这次科学试验,除了科学储备外,还提前做了学习烹饪技术、电器修理等准备工作。对于密闭环境中可能产生的心理问题,董琛说:“学校有一支专业的心理团队帮助我们。”
“下一步将改进各项单元技术,扩建‘月宫一号’,完成‘月宫一号’4人试验系统。”刘红告诉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