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4年05月17日 星期六

    传媒聚焦

    新媒体对于儿童:是“洪水猛兽”还是“求知工具”?

    吴迪 《 光明日报 》( 2014年05月17日   10 版)
    平板电脑被认为是儿童的视力杀手。CFP

        近日,共青团广州市委员会和广州市少年宫联合国内15个城市发布了重点调研项目——《媒介与儿童——2013中国青少年宫儿童媒介素养状况调研报告》,首次全面反映了中国城市儿童的媒介接触、使用和素养状况。报告显示:在全国儿童家庭中,普及率最高的是手机(97.8%),其次是电视机(97%),然后是电脑(95.4%);44.5%的儿童拥有自己的手机,67.7%的孩子接触过平板电脑。可见,在形式各样的资讯满天飞的当下,即便是儿童也不可避免地要依赖媒介工具获取想要的信息。

     

        那么,过于频繁地使用媒介获取信息,会对孩子的成长产生怎样的影响?为了帮助儿童形成科学的媒介素养,成人应该进行哪些必要的引导……这些都是我们必须面对和思考的课题。

     

    适当接触具有积极意义

     

        “信息融入渗透到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中,成人无法摆脱,孩子也无法摆脱。因此,我们不能简单地封锁信息,堵住信息源,杜绝孩子接触。”中国儿童中心教育活动部部长王秀江博士表示。

     

        在王秀江看来,新媒体并非洪水猛兽,适当地接触对于孩子来说具有积极意义。

     

        首先,多接触互联网,可以增强儿童的自信心。“多渠道、加速的信息传播意味着孩子对周围的世界可以了解得更多、更及时,而且能够获取信息的地方对于他们来说都是透明的——这会让孩子自我感觉非常好。此外,通过使用新媒体,孩子具有了更大的学习潜力和发展空间,因为新的信息领域包含了太多可能性。”

     

        其次,基于互联网技术设备的新媒体应用,改变了儿童在家庭成员中的地位。“对电视尤其是电脑、互联网的熟练使用,让孩子第一次成为家中一个关键领域的知识权威,他们正在传递一种源于个体的文化信息和科学技术体验给他们的父母。这种现象在家庭里创造了一种平等的关系——毫无疑问,它会使孩子变得更有胆量。”

     

        此外,新媒体的社交应用还能极大地满足人与人之间沟通、交往的本能需要,而儿童在这方面的欲望同样强烈。“在对新鲜事物的接触上,儿童势必要比成年人的融入感更强,因此,新兴的媒介技术能够更快地被年轻一代所接受并熟练掌握,甚至是迷恋。”王秀江分析说。

     

    对教师授课方式提出挑战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儿童的求知途径也发生了改变。2013中国青少年宫儿童媒介素养状况调研发现:中国城市79.9%的儿童每天使用电脑查找资料,46.8%的儿童每天上网浏览新闻。大部分少年儿童认为,网络新媒体能使自己“方便地寻找需要的各方面内容”。

     

        调研还显示,互联网络已日益成为少年儿童解决学习和生活中难题的主要途径之一。不少儿童表示,如果自己遇到困难,会第一时间上网寻求帮助。

     

        对此,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家庭教育研究中心主任陈建翔表示,孩子需要不断地进行独立思考,以释放内心的好奇和想象空间。“来自老师和教科书的答案固然更加权威,但也相对更加单一、封闭;从互联网寻求知识答案和解读,是儿童探索未知的方式,是对自我学习能力的锻炼,因此值得提倡。”

     

        作为互联网的衍生产品,虽然在线教育只扮演着辅助性角色,却对传统教育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力,使教育的形式更加多样化,这就对老师亲自授课的内容和质量提出了新的挑战。

     

        “以互联网为依托的新媒体让知识变得更容易得到,但这还仅仅是知识的积累,并不能形成素养的提升。如何运用知识并把知识变成智慧,如何在阅读信息中促进思维和媒介素养的提升,还需要在线下课堂完成。”在王秀江看来,对于只是在课堂提供简单知识、信息的老师来说,有了互联网的辅助,未来需要解决的恐怕“不只是个人知识的积累,还有智慧的提升和成长”。

     

    加强沟通防范负面影响

     

        新媒介的发展,让当代儿童的交往表达方式也发生了重大变化。2013中国青少年宫儿童媒介素养状况调研的结果显示:84.80%的孩子明确表示自己拥有QQ,其中69.7%的孩子每天使用QQ进行交流。

     

        “我们不反对儿童进入互联网世界,但是儿童从互联网上看到的消息都是成人世界的观点与视角,其中不乏负面、偏激的内容,很容易误导孩子。”陈建翔强调,儿童使用新媒体具有积极的作用,但“杀伤力”也很大,一旦出现问题,负面影响很大。

     

        对于孩子经常使用手机或平板电脑,家住北京市丰台区的韩女士不无担忧:“孩子一放学回到家,就把自己关在屋里,用手机或平板电脑玩儿游戏和上网聊天,叫也叫不动。为了不让孩子沉迷于网络游戏,我下载了很多教育类的应用软件,希望孩子能在娱乐的同时也能积累知识。但长时间接触这些媒体工具,肯定对孩子的视力不好,而且也挤占了必要的户外活动和人际交往时间。”

     

        韩女士的担忧不无道理。据王秀江介绍,长时间使用手机、平板电脑等媒介工具,势必会对孩子的视力、脊椎等发育造成损害。因此,他建议家长研究产品功能,事先对屏幕亮度、游戏时间等功能进行设定,尽可能减少媒体设备的硬件可能带给孩子的“硬损伤”。“同时,还要给孩子制定新媒体使用计划,多安排户外运动,适时转移孩子的注意力。”

     

        陈建翔认为,除了指导孩子适度使用新媒体外,对于孩子通过新媒体接触了哪些信息内容,家长也应保持应有的警觉。“增加与孩子的沟通交流非常必要,这样可以随时了解孩子的所思所想,预见一些有可能误导孩子的内容,并提前作出相应防范。”(光明网记者 吴迪)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1985.01 - 2009.12)
    中华读书报
    中华读书报(1998.01 - 2010.08)
    文摘报
    文摘报(1998.01 - 2010.08)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1998.01-2009.08)
    书摘
    书摘(1998.01-2009.08)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