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4年04月07日 星期一

    博鳌亚洲论坛报道①

    亚洲:携手迈向新未来

    ——访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周文重

    牛梦笛 华挺 《 光明日报 》( 2014年04月07日   08 版)
    周文重资料照片

        博鳌亚洲论坛2014年年会将于4月8日至11日在海南省博鳌市举行,论坛以“亚洲的新未来:寻找和释放新的发展动力”为主题,希望通过政、商、学界领袖们的思想碰撞,在凝聚改革共识的基础上,为新一轮改革寻找切入点和新思路。

     

        本届论坛有何亮点?主题和议程设置方面有着怎样的考量?亚洲经济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应如何寻找和释放新的发展动力,从而携手走向新的未来?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周文重日前接受了本报记者专访。

     

        记者:您从2010年就任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至今已经4年,请问您对这个平台有什么评价,对未来有何希望?

     

        周文重:从2010年到2013年,参加博鳌亚洲论坛年会的各国政要、商界精英、媒体人数更是达到历年来之最,博鳌亚洲论坛一度成为亚洲各国的公共外交、经济合作的平台。论坛将认真总结十几年来的发展经验,进一步搭建好博鳌亚洲论坛的平台,把年会办得更加精彩。其次,我们将进一步扩大博鳌亚洲论坛的影响力,加大论坛和各国友人、新闻媒体之间的联系。进一步加强同亚洲域内外各国的相互往来。未来将加大博鳌亚洲论坛走出去的步伐,更多更好地设计一些到亚洲域内外国家举办的专题会议和重点活动。

     

        未来,我们将进一步搭建好促进新兴经济体合作的服务平台。博鳌亚洲论坛既要立足亚洲,也要面向世界,特别是要加大对新兴经济体合作、发展的关注力度。共同推进新兴经济体国家之间的合作,提升新兴经济体的国际地位和国际话语权。

     

        记者:博鳌亚洲论坛2014年年会的主题“亚洲新未来:寻找和释放新的发展动力”有何特殊意义?

     

        周文重:亚洲国家在经济一体化进程中一直保持着极强的势头。在贸易增速减慢、一体化进程减速,全球价值链未来发展不确定的情况下,亚洲国家必须不断深化经济一体化,通过结构性改革寻找新的增长引擎,进行政策改革,才能继续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在全球经济复苏依然充满不确定性的大背景下,以金砖国家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和亚洲多数经济体不同程度地出现增长放缓甚至大幅减速的新情况。亚洲与新兴市场能够与发达世界“脱钩”而自我内生增长的理论受到质疑,唱衰之声时有所闻。2014年的亚洲和新兴经济体,正处于这一改革的关键时期。中国、日本、印度、印尼等均在大力推行新的改革议程。因此,有必要通过博鳌亚洲论坛这一亚洲和新兴经济体的年会盛会,通过政、商、学界领袖们的思想碰撞,在凝聚改革共识的基础上,为新一轮改革寻找切入点和新思路。

     

        基于上述考虑,经广泛征求各方意见,将2014年年会的主题定为“亚洲的新未来:寻找和释放新的发展动力”。

     

        记者:去年博鳌亚洲论坛首次以公共外交和国家形象为议题展开讨论,今年年会也开设了类似话题。请问作为一个经济论坛,为什么要开设公共外交类的话题?请问博鳌亚洲论坛在公交外交领域有什么样的作用和贡献?

     

        周文重:博鳌亚洲论坛是一个国际经济论坛,企业家是论坛参与的主体。论坛讨论什么问题,主要取决于这些企业家的关注点和兴趣点。年会的各项议题,也主要根据企业家的要求设置。

     

        随着参会企业家规格的逐步提升,其关注点也从纯粹的财经问题,逐步转向政治、文化、社会等方方面面。除了公共外交、政治安全方面的话题,还有新型大国关系的构建、网络空间行为准则等,这些讨论的参与者,除政界、学术界人士外,企业家仍然是主体,他们更多是从企业战略和运营的角度看待这些政治安全问题。这与一般意义上的政治安全讨论是不同的。

     

        在博鳌亚洲论坛这个平台上开展公共外交,可凝聚亚洲共识、传播亚洲声音、促进亚洲合作,可加强与国际上的大型企业、重要智库、主流媒体以及其他社会各界人士的交往,增进亚洲人民和世界各国人民的了解和友谊。

     

        记者:如今“改革”成为亚洲地区最流行的两个字,哪些改革可使亚洲经济可持续发展?

     

        周文重: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还没有完全消除,世界经济复苏仍然存在很多不确定性因素,其中发达国家复苏缓慢,而亚洲成为拉动全球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在过去的20年中,亚洲国内生产总值的年平均增长率达到了8%以上,对全球经济增长贡献率高达50%。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到2030年,亚洲可能成为全球最大的经济区。要实现亚洲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可通过以下几个途径:扩大内需、降低价值链成本、进行转型升级来实现。

     

        记者:这一届论坛年会与往届相比有什么亮点?

     

        周文重:博鳌亚洲论坛2014年年会的各项议题主要围绕改革、创新、可持续发展三大主线,共设置包括32场分论坛、8场闭门会议、各种餐会等60场活动。论坛改革类议题包括全球金融改革、能源格局的变革、美欧日中等经济体的改革、新兴经济体竞争优势的重塑、央行的未来、放松管制与民企机遇等;创新类议题包括健康服务产业、4G与移动互联网、3D打印、数字制造与第三次工业革命、电子商务、大数据、创新与企业家精神、上海自贸区与制度创新等;可持续发展类议题包括气候变化、汽车与社会、人的城镇化、网络安全、传统智慧的力量、医药行业的商业伦理、全球贸易体制的未来、关注金字塔底层的女性等。

     

        博鳌亚洲论坛2014年年会还将开设丝绸之路经济合作分会,邀请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政府领导人和相关负责人,探讨丝绸之路经济合作概念的构想与路径。(本报记者 牛梦笛 华挺)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