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文化部、财政部联合印发了《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总体规划》,这是我国第一个国家层面的区域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规划。这个涉及西部七省区,核心区域内藏、羌、彝等少数民族人口超过760万人,覆盖面积超过68万平方公里的《规划》将为西部地区和文化产业带来什么?记者进行了相关采访。
文化产业发展的新思路
“《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总体规划》不是凭空而来,而是有五年的理论研究积淀和深厚的产业基础。”文化部文化产业司司长刘玉珠是规划的主要推动者,他向记者介绍了“创意”的由来:在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灾后文化重建过程中,立足于藏羌民族文化的保护传承,文化部设立了国家羌族生态保护区。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文化产业成为灾后重建的一个新的增长点,在此基础上,希望建设以“藏羌彝文化走廊”为核心的民族文化产业带,实现少数民族地区的跨越式发展。
“其实最早的创意基础是费孝通先生在1980年提出的‘藏彝走廊’这个民族学概念。”刘玉珠说,“我们只是找到了文化产业这个新的切入点,串起了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把学术概念变成实施规划,把历史地理概念拓展延伸到社会经济文化领域。”
“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规划,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创新之举,体现了融合发展的特点。”刘玉珠认为《规划》有三个方面的融合。
首先,是空间的融合。将川、黔、滇、藏、陕、甘、青等七省区的文化产业资源进行统一规划,进行跨地区、跨行政区划的产业组合。打破了区域限制,使得文化旅游现象在城镇与乡村的不同形态与结构中融合,使得文化资源和产业资源能跨区域流动。
其次,是发展方式的融合。挖掘整合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公共文化、文化遗产和自然生态资源,实现区域生态、文化与旅游业的交融发展,保护生态与文化资源,创新文化与旅游业开发方式,实现区域资源保护与产业发展共荣。
第三,是产品的融合。通过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区域内的不同项目的建设,整合资源与市场,实现区域内文态、业态、生态、形态融合,打造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多元化、高质量的文化旅游产品,富民利民。
“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规划,还是政府转变职能的一个有益尝试,政府通过顶层设计,主动用规划引导产业发展。”文化部文化产业司巡视员孙若风认为,这对于在国家层面上建设“民族特色文化产业带”、长江经济带,乃至建设国际间的“丝绸之路”文化带,都具有示范和带动作用。
变资源优势为产业优势
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知名风景旅游区九寨沟,每天晚上有九场演艺表演同时上演,不绝于耳的“扎西德勒”与豪爽的酒歌让这里每年能接待观众68万人次,实现产值1.2亿元。
“蓝天雪域为景,碉楼青山为台”的中国羌族博物馆、凸显羌藏文化民俗的汶川县映秀镇,是“云朵中的民族”——羌族文化产业的内容。在四川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重点项目有660余个,完成投资20多亿元。
“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位于中国西部腹心,自古以来就是众多民族南来北往、繁衍迁徙和沟通交流的重要廊道,区域内自然生态独特,文化形态多样,文化资源富集,是我国重要的历史文化沉积带。”四川省文化厅副厅长窦唯平介绍说,近年来,藏羌彝地区文化产业快速起步,呈现出鲜明的地域和民族特色,具有成为支柱性产业的巨大潜力。比如,藏族手工艺品已进入香港、澳门等特区及尼泊尔、印度、日本、加拿大等国家。
截至目前,四川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已规划重大文化产业项目42个,项目投资总额达88.2491亿元,涉及文化旅游、演艺娱乐、民族工艺品等多个文化产业门类,基本形成以点连线、以线带面的产业布局。窦唯平表示,规划的实施,将推动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文化旅游目的地,促进民族文化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
创造社会和文化价值
“我被少数民族文化丰富的多样性震撼了。”清华大学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主任熊澄宇在调研中深深地感受到,发展以民族文化交流和民俗文化传播相结合的文化产业形态,能够提升少数民族同胞对国家的认同,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和睦、经济发展、社会稳定。
熊澄宇了解到,走廊相关地区的不同民族在文化上“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交融现象十分突出,是中华民族和谐共居、文化交融的缩影。目前,有20多个民族在走廊地区和谐共居。
云南大理州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是彝族祖庭所在地,在这里,彝族、回族、白族和汉族和睦相处。四川甘孜州有元朝中央政府扶持成长的德格土司,明清两代朝廷扶持的明正土司。朝廷派去的驻藏大臣多数经过甘孜州前往拉萨,张大千等汉族文化艺术大家曾作客甘孜州吟诗作画。
《规划》提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尽可能减少对自然和传统文化的干扰与损害,节约集约利用资源;在产业发展尤其是特色街区、特色村镇、园区基地建设中,突出传统特点,不搞大拆大建,不拆真建假,不毁坏古迹和历史记忆,不强行撤并村庄。
“文化是人们沟通的桥梁和情感联系的纽带,能够起到社会的润滑剂、减压阀和稳定器作用。”熊澄宇认为,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建设应注重科学发展,以优秀地方和民族特色文化资源保护传承和合理开发利用为核心,尊重当地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坚持生态文明、传承文化。(本报记者 张玉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