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4年01月27日 星期一

    包头北梁棚改——

    锦旗为何这样红?

    高平 侯兵 《 光明日报 》( 2014年01月27日   03 版)
    包头北梁棚户区。资料图片

        站在包头市东河区北梁棚户区制高点眺望,一望无际的平房黑压压地拥挤在七沟八梁里,沿着北高南低的地势,如梯田般层层铺展。漫步于高高低低的土巷子,各种朝向的、如鸽笼般的小房子,挤压得人透不过气来。

     

        62岁的马德伟刚刚离开这里。他用这里的两套平房置换了市区里50平方米的两套新楼房,宽敞而明亮。马德伟说:“我离婚25年了,带着儿子一起生活,因家境不好儿子也没能娶上媳妇。要不是赶上棚改的好政策,我做梦也没想到,这么大岁数了,还能告别单身生活,娶了老伴儿。”

     

    北梁,内蒙古最大的城市棚户区

     

        马德伟说的是真心话。13平方公里、3.5万户、8.9万人,占全市近1/4的失业人口、90%以上的危旧房,平均400多人共用一个旱厕;没有暖气、没有燃气、没有上下水。北梁人的安居梦牵动着中南海。2011年3月21日和2013年2月3日,李克强同志先后两次到北梁考察,强调棚改是天大的事,政府要顺民意,办实事办好事,让群众从“忧居”实现“宜居”。

     

        分三年让北梁的父老乡亲实现“宜居”梦。2013年3月,北梁棚改攻坚战正式打响,内蒙古主要党政领导多次来此指导调研,包头市委市政府领导挂帅,2167名党员干部进驻北梁。到2013年11月30日,圆满完成1.15万户的全年征拆任务,大规模征拆中未发生一起群访事件或治安案件,实现“和谐征拆”。

     

        马德伟给工作组送去了大红的锦旗——棚改干部,胜似亲人。包头市东河区区委书记贺海钧把办公室搬到了社区,几乎天天现场办公,接待群众。他告诉记者,据不完全统计,包头市北梁棚户区自棚改以来,已收到2169面锦旗。这个数据充分证明,北梁棚改工作真正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真正温暖了百姓心。

     

    “干部只有让群众做主人,群众才会把干部当亲人”

     

        “干部只有让群众做主人,群众才会把干部当亲人,才能达成共识推动棚改。”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常委、包头市市委书记王中和在总结包头北梁棚改时说,“正是这2167名党员干部,在拆迁一线相信群众、依靠群众,才创造了攻坚克难的奇迹,使北梁征拆深得民心。”

     

        三官庙社区13片区得到了33面居民送来的锦旗。片区负责人马红霞说,她觉得居民送锦旗是对抽调干部工作最大的肯定。

     

        马红霞是此次征拆工作中“马家军”里的一员女将。“百日攻坚”行动中,“马家军”这个回族家庭几乎全员出动。马红霞兄妹三人,再加上两个侄女,一家5人分布到了北梁的几个社区。他们两代人不畏困难,一头扎进北梁棚改工作中,就是想实实在在地做好事、做好人。

     

        党员干部们发扬“5+2”“白+黑”的工作精神,放弃休息、放弃假日,沉下身子、深入百姓,真心实意为百姓解忧。他们在百姓家中,坐在居民炕头,挨家挨户做动员、讲政策、解难题,每一个环节都为百姓考虑得详细周到。遇到百姓生活困难,他们及时伸出援助之手,捐款救助、帮助就医、提供就业,主动帮助居民解决各种各样的困难。干部们最深的感受是,“到北梁与群众接触,我们从心灵深处受到了一次洗礼”。

     

        这当中,涌现出许许多多踏实苦干、勇于担当、忘我工作的先进典型。有主动请缨到重点片区攻坚克难的“急先锋”——市房管局纪委书记王学文;有并肩上阵的“父子兵”——东河区纪委田浪和儿子田野,市纪委朱晓东和儿子朱建伟;有共同奋斗的“夫妻档”——九原区林业局宝音和妻子郝燕茹等等。

     

        “北梁棚改不仅让群众得实惠,也为党员干部提供了成长的‘大熔炉’,使他们在和群众打交道的过程中淬炼成钢。”在王中和看来,这是最大的无形财富,“这些干部刚到北梁的时候,不少人有畏难情绪。可一旦进入角色,他们个个是好手。为什么?是群众教育了他们、肯定了他们、激励了他们。他们弄明白了‘我是谁’,找到了一个党员干部真正的价值——服务群众其乐无穷!”(本报记者 高平 光明网记者 侯兵)

     

    短评

     

    只要干实事 世上无难事

     

        北梁棚户区改造是惠及千家万户、造福子孙后代的民心工程、德政工程,这里不仅是实现棚户区广大居民群众“宜居梦”的主战场,更是检验2000多名北梁抽调干部真抓实干的“试金石”。2169面鲜红的锦旗,就是他们为民、利民、安民,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最好的褒奖。

     

        我们都知道,真抓实干是发挥表率作用、推动工作开展的重要途径,是党的思想路线在工作中的具体体现。它要求我们想问题、做事情,都要脚踏实地,立足本职,讲求实效。棚户区搬迁改造工作是一项枯燥和繁琐的工作,也是社会热切关注的工作,最能检验领导干部的实干精神。俗话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积极的态度换来的是积极的结果,消极的态度引来的则是负面的后果。令人欣慰的是,在北梁棚改中,各级领导干部身先士卒、亲力亲为,广大抽调干部夜以继日、埋头苦干、任劳任怨、甘于奉献,为群众做榜样,以自身的良好形象影响和带动被征拆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但坚定了他们的信心,而且激发了他们的热情,形成了推动棚改的强大合力。

     

        不可否认,凡事有成原因多种,对于北梁棚改而言,整体部署、正确决策、通力协作等不可或缺,而执行者的执行力——实干精神也至关重要。北梁2000多名抽调干部作为执行者,面对问题不退缩、不回避,沉下心来研究,并努力解决。他们俯下身子苦干实干、以干为先的精神,和求实为荣、务实为本、落实为责的干劲儿,不仅对新北梁再生有启示,还对科学发展观和以人为本理念作出了生动的阐释。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1985.01 - 2009.12)
    中华读书报
    中华读书报(1998.01 - 2010.08)
    文摘报
    文摘报(1998.01 - 2010.08)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1998.01-2009.08)
    书摘
    书摘(1998.01-2009.08)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