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4年01月13日 星期一

    文艺观潮

    复排成风 原创乏力

    ——2013年中国话剧盘点

    和璐璐 《 光明日报 》( 2014年01月13日   14 版)
    话剧《小井胡同》剧照
    话剧《阮玲玉》剧照
    话剧《天之骄子》剧照
    话剧《如梦之梦》剧照

        2013年,改编和搬演成为不同话剧制作机构、演出团体的共同选择。这不仅为长期以来困扰戏剧界“没有好剧本”的境况暂解燃眉之急,同时也在充满竞争的演出市场内找到了平稳过渡的捷径。对于制片人而言,选择已经在市场上引起过轰动、创造过经济价值、获得过奖项的剧目进行复排,不仅使剧目质量有所保障,而且在观众中也积累了一定的口碑和认知度,宣传上容易,回收资金更加稳妥。然而,这也暴露了话剧艺术原创乏力的现状。

     

    国有院团:在变革中坚守

     

        2013年,在国有话剧院团中,无论是北京人艺还是国家话剧院都复排了一些经典剧目,以此对应戏剧观众的怀旧情结,解决了营造剧院统一表演风格和演员断代等问题,同时在票房上也获得了保障。作为国内剧目“家底儿”最殷实的剧院,北京人艺每年复排几出剧目就稳坐票房第一把交椅。除了“郭、老、曹”留下的《蔡文姬》《茶馆》《雷雨》之外,人艺还有著名剧作家郭启宏、李龙云和刘锦云,他们的作品在封尘多年之后也被拿来复排,《天之骄子》《小井胡同》和《阮玲玉》三部作品在2013年的话剧舞台上格外引人注目。无独有偶,国家话剧院也在2013年格外强调经典作品的复排,于是就有了查明哲导演多年前的小剧场话剧《纪念碑》的重新上演。但有点遗憾的是,由于社会环境的变化和戏剧人群的分散等原因,这部在当年引起很大轰动的作品在此次演出中没有受到太多关注。

     

        国有剧院的所谓新作计划看起来还是以搬演、改编为主,如国家话剧院的新创话剧《大宅门》借助郭宝昌同名电视剧的影响力被搬上舞台,由朱媛媛、刘威两位实力派演员主演,尽管珠玉在前,但是两位演员的扎实功底也没有辱没这部经典作品的光彩。而借鉴于小说的《青蛇》则是导演田沁鑫自称“女性意识觉醒”之后的一部作品,加上袁泉、秦海璐、辛柏青出色的表演,使得整个舞台充满神秘色彩,从人到妖,再到仙儿的世界呈现出一种全新的舞台状态,取得了不错的口碑和票房。

     

        国家大剧院近两年也频繁和戏剧院团及知名导演合作推出作品。继2012年复排的吴祖光的剧本《风雪夜归人》之后,2013年大剧院和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合作,推出了由郭晓男导演执导的话剧《推拿》,这部作品改编自毕飞宇茅盾文学奖获奖小说,曾经拍摄过电视剧,已有了一定的影响力。然而,《推拿》话剧版一经上演却在观众中引起了一些争议。专家们分析说,这可能与创作者创作手法过于陈旧、视野狭窄难以和当今观众的审美对应有一定关系。

     

    戏剧名家:在探索中创新

     

        除了国有院团,一些戏剧前辈也开始复排自己多年前的剧目。孟京辉导演近年来一边推出了很有质量的新作《活着》《两只狗的生活意见》等,一边也复排了几部旧作,他的代表作话剧《我爱×××》和《一个无政府主义者的意外死亡》《臭虫》2013年分别在大小剧场上演。和国有院团原汁原味的复排方式不同,孟京辉选择了迎合当下市场,尽量融合现实。他根据工作室年轻演员的生活状态,号准当下年轻人的审美脉搏,对作品进行了全新的改编和创作。所以这些戏非但和新观众没有代沟,反而让老观众看着新鲜,使他们在看戏剧的同时,产生了对时代变迁的思考。可见,即使复排的是十几年前的作品,只要能做到与时俱进,也能获得观众的共鸣,也能赋予复排作品更深层次的意义。

     

        台湾导演赖声川除了在全国各地巡演的《宝岛一村》和《暗恋桃花源》之外,2013年也推出了复排的一部旧作《如梦之梦》。该剧改造了剧场设置,将观众席架设在中央,舞台环绕四周,可谓赖声川从事剧场工作20多年来最大胆的突破,同时也是最惊人的作品。此外,该剧演出长达8小时,30多个演员、300多套衣服,舞台包含8个方位、3个楼层,穿越民国初年和现代两个时代,展现台北、巴黎、上海、北京、诺曼底5个空间,创造了演出史上的庞大制作阵容和舞台剧演出运作的双重奇迹,成为2013年话剧舞台的一大热点。

     

    话剧黑马:期待突破自我

     

        贺岁演出市场最火爆的麻花舞台剧,2013年仍致力于经典保留剧目的复排。2011年推出广受好评的《乌龙山伯爵》一直延续到2013年还在演出,开创了之前麻花贺岁剧从未有过的票房成绩。对于该剧创作者而言,在老戏中加入当下热点元素,简直是太简单不过的事情。然而,一向做“快餐喜剧”、用即食包袱和笑料做戏的“麻花”无疑也要朝着更为严谨的喜剧结构发力,因为总在剩菜加工、翻新上下功夫,终会被口味越来越高的观众所厌倦。挖掘故事内涵、开拓表现形式,才是创新之路。与此同时,麻花音乐剧《爷们儿》也一直在演出中不断完善,2013年已经推出了第三版,正朝着保留剧目的方向努力。

     

        当然,除了复排和借鉴,话剧市场也杀出了一些“黑马”,最为引人注目的就是有着悠久戏剧历史的南京大学文学院,其大三学生温方伊创作的话剧《蒋公的面子》2013年在北京四个剧场演出,场场都一票难求,2014年还将赴美国演出,弥补了北京演出市场多年来“文人戏缺失”的局面。

     

        值得关注的是2013年底,话剧演出市场终于迎来了回暖的局面,无论是北京人艺推出的、由徐帆主演的《阮玲玉》,还是国家话剧院推出的、由王晓鹰导演的《伏生》,都备受关注。此外,多年坚持喜剧创作的陈佩斯发起的“北京喜剧节”已经是第三届了,该活动也为喜剧舞台演出搭建了一个平台。除了陈佩斯自己的作品和北京市场受欢迎的喜剧作品,也有来自上海等地的多部作品,为岁末的演出市场增添了不少欢乐节日气氛。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1985.01 - 2009.12)
    中华读书报
    中华读书报(1998.01 - 2010.08)
    文摘报
    文摘报(1998.01 - 2010.08)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1998.01-2009.08)
    书摘
    书摘(1998.01-2009.08)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