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3年12月24日 星期二

    院士退休难背后是资源的错配

    许云泽 《 光明日报 》( 2013年12月24日   02 版)

        八十高龄的中国工程院院士沈国舫向其所在单位北京林业大学申请退休,却遭到婉拒,理由是“你是我们学校的旗帜。”这一边,是院士想退而不得,那一边,2013年两院院士增选尘埃落定,104位新院士名单公布,此前沸沸扬扬的学生揭发导师论文作假、参选人实名举报另一参选人学术造假等多桩“公案”草草收场,两相比较,耐人寻味。在“退休”日益成为社会公议热词的大语境之下,院士退休并未因其领域特殊性而被公众忽略,反而因其与科研、高校、教育事业的关系,受到持续关注。

     

        在北京林业大学官方网站的院士风采一栏中,沈国舫名列第一,网站介绍称他和其他12名两院院士是北林大最优秀的校友代表,更是国家的珍贵人才和宝贵财富。当八十岁高龄的老先生自感力有未逮不适合再任职时,对任职单位来说,其“珍贵人才和宝贵财富”的价值,除了精神力量以外,就更多体现在品牌效应上。北林大校方回应中的“旗帜”论,本质上仍是院士身份所代表的话语权和背后附着的利益驱动。

     

        这种品牌效应的作用之一当然体现在招生工作上,想必一个院士校友在对高校象牙塔有着理想之追求的学子考生中,号召力和说服力仍然远远胜过“美女照上招生主页”。作用之二,也是更为重要的,即院士成为高校科研能力的代言人,继而成为高校争取学位授予权、申请经费中不可或缺的广告招牌:在教育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社科基金等鼓励资助性科研项目的申请中,拥有的院士人数、教授博导人数是有力的竞争优势,某种程度上甚至超过了高校科研成果、教育水平、学生质量等其他因素。甚至,在科研生活中,院士、知名教授博导还能够左右研究方向、课题选择和资金投入,直接影响国家科技资源的分配和科技发展方向。

     

        一些省市或高校、研究院竞相用高额科研经费、年薪等来争夺院士,只为“光耀门楣”,各种考察、颁奖、座谈、评审频频向院士发出邀约,只为“装点门面”,院士想退而不得的现象就不难理解了。应该注意的是,一方面,高校对院士“求贤若渴”,橄榄枝诱人;另一方面,高校青年教师待遇过低、发展空间狭窄成为社会普遍现象。二者之间的关联性,凸显了人才流动性差、用人机制错位,以及科研教育事业资源错配的重大问题。

     

        科教事业的人才大计应是国策高度,顺畅的流动和上升通道、合理的进退机制和新陈代谢,关系着国家创新能力的提升,更是发展潜力所在。如果高校这样的人才重镇和科教阵地在用人机制和资源配置上出现差池,后果严重。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要改革院士遴选和管理体制,优化学科布局,提高中青年人才比例,实行院士退休和退出制度。理顺人事机制,疏浚人才通道,不妨从院士退休入手。期待“让贤”成为一种良性制度。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