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集《我们战斗在风雨中》(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13年11月出版)的作者耿明雨是位90后的武警战士。2013年8月,当洪水如猛兽般突袭黑龙江省的危难关头,他跟随所在部队火速投入到黑河市逊克县抗洪抢险第一线,用青春和热血书写了无怨无悔的青春华章。
这是作者出版的第一本书,是“参加抗洪期间利用晚上休息的时候写就的”。这本来自“前线”的报告体诗集,以时间的顺序构建脉络、以片断的形式组合事件、以情感的涌动连缀篇章,分三个章节记录了武警官兵与当地百姓众志成城勇斗洪水的经历。
作者内心的情感,犹如奔突的海潮,积蓄能量之后,产生了创作主体与诗人之间的“呐喊——回响”。恰如《歌唱》一诗:“绿草编织的鲜花最美丽/绿叶吹响的旋律最动人/曾经/我以为/手中的麦克风/会让我的歌声更动听/当洪峰来临/我们扛着沙袋堵管涌/脚踩泥水像小曲/战友们发出/铿锵的呐喊……”当作者张扬炽热的情感,发出动听歌唱时,战友们以“向前/向前/向前”的旋律、铿锵的呐喊作回应。于是作者的创作激情迸发了出来,吼出嘹亮的回响。
“进行式”的场景复原是作者力图贴近现实的表达方式,以众多的人物事例作为参照,使现实与诗篇互为印证。如人物的白描:“曾稚嫩的/天真的面孔/如今/像一座庄严的铜雕”;如物件的速写:“灌木丛里有管涌/管涌堵不住/细流变喷井”;如场景的勾勒:“虽然/道路泥泞沟渠纵横/烈日高照水汽蒸腾/我们/挥锹舞镐搬运沙袋/打桩堵涌挥汗如雨”等,都似乎迫不及待地带领读者冲向抗洪抢险的第一线。
作为这场抗洪抢险的亲历者,作者突出了“我”作为叙述抒情主体的首要位置,营造出“现场感”。然而,他又适时将自己退居于“旁观者”的位置。“有我”与“无我”的主体转化使他可以用诗意的眼光、诗化的情感去关注他所面对的事物:“黑夜像蝙蝠张开的翅膀/悄悄遮掩了天空”,在紧张作业后的夜晚,“眼睛/显微镜一样的放大/每一棵小草的微动/嘘/小一点声/让洪水快快过去/不要激起它的野性”,作者捕捉到自然、人与现实之间的微妙关系。
诚然,这本诗集动人的力量源自人民子弟兵渗透诗句的铿然气质和坚毅品格,若以文学的角度对它进行审视的话,就会发现作者的注意力过多地投入到了摇旗呐喊的举动中,伴随而来的是持续不断的高亢情绪。在欣赏的层面上,也许会使读者产生视觉审美的疲劳和感情回应的停滞。这给作者的创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将这类被题材限定的诗歌向纵深挖掘,拓展创作的空间;如何把这类情绪过度挥洒的诗歌做适度的冷聚,达到“自觉的清醒”。倘若诗集中类似口语的直白诗句多加锤炼精进,势必会发挥出语言更大的张力与渲染力。
不过,这本诗集还是值得一读的,因为无论何时,人都需要一种力量的牵引。透过那一行行诗句,不由得扪心自问:难道任由自己躲在战士高大的身躯后静享安宁吗?在自然灾难面前能否尽自己的力量去守卫家园呢?这是《我们战斗在风雨中》留下的启迪和催动。
(作者单位:武警工程大学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