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3年12月12日 星期四

    国外城镇化建设报道①

    德国:小城镇建设走新路

    柴 野 《 光明日报 》( 2013年12月12日   08 版)

        德国是世界上城镇化发展比较快、城镇化率比较高的国家。德国城镇建设的经验证明,大城市的盲目发展已经形成公共服务供应紧张、交通拥堵、房价高企、污染严重、犯罪增多等一系列负面效应和诸多社会问题。因此小城镇与产业集群融合发展是德国小城镇发展的方向。最近记者在德国联邦外贸与投资署和萨安州投资促进局的安排下,来到德国中部小城比特弗尔德沃尔芬(以下简称比沃市),看到了一个以化工园区推动小城镇建设,实现产业集群与小城镇互动提升的成功例子。

        德国小城镇数量多且分布均匀,虽然规模不大但基础设施完善,功能明确,经济发达。比沃小城只有4万多人口,是原东德地区不太发达的城镇。两德统一后,政府高度重视城镇建设,并明确定位和侧重点,把工业化与城镇化的融合发展作为主线,大力支持和扶持比沃化工园区的建设,使小城呈现出主导产业突出的鲜明特点。比沃化工园区是德国中部化工三角州乃至欧盟境内重要的化工重镇,占地1200公顷,360家企业在此落户,在职员工11000人。政府和企业为化工园区现代化投资达50亿欧元,仅在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上就投入25亿欧元。化工园区在规划时不仅强调功能完整、布局合理,而且对于交通、通讯、排污等公共设施建设提出很高标准,因此吸收了大量国际上顶级的化工集团和新型企业,其中不乏拜耳、德古萨、林德等国际知名的跨国公司。化工园区360家企业中有60家是化工产品生产厂家,化学品输送管网规划布置合理,形成上下游产业一体化发展模式。其余300家均为供水供气、污水废料处理、建筑、培训、贸易等各种服务性企业。这种将物流、仓储交由专业化的第三方服务商的作法,最大限度降低了化工原料及中间体生产、储运过程中的成本和安全风险。值得一提的是,每一个新的项目工程上马,从资金技术到环保安全措施必须公示,以极大的透明度获得老百姓信任,只有百姓认同了,项目才能上马。据园区PD集团总经理珀克先生估算,一个企业如果到园区投资落户,环保和安全措施需要的资金大概占投资的25%。

        提到化工生产,人们首先关注的是环境和安全问题。曾经,在环境污染方面比沃市也像其他化工产地一样在劫难逃,年长的人还能回忆起当年呛鼻的气味、变了色的河水和被污染的土地。直到1990年,园区进行结构性调整,推进企业私有化进程,同时政府扶持并投入大量资金进行环境治理,使园区达到国际环保最高水准。如今的园区看不见烟囱冒黑烟黄烟,只有经过净化的徐徐水蒸气;污水经过处理达标后重新流入清澈的穆尔德河;园区街道上看不到载着化工原料的重型汽车穿梭,满眼望去是高高架起的输送管道,宛如空中走廊,整洁、安全又节省用地。

        现代化工产业集群促进了比沃小城的区域经济发展,也成为萨安州经济的增长点。比沃市失业率明显低于其他德国东部地区,小城居民在化工园区工作的占全城人口的四分之一。通过20多年的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升级换代,特别是环境治理,比沃小城不但是化工重镇,还是休养的好去处。这里有利用曾经的褐煤露天矿遗坑改造的2600公顷的湖泊,供市民游泳、潜水。如今的比沃市虽与化工园区近在咫尺,却感觉不到传统化工工业对人的影响,相反,这里鸟语花香、空气清新。

        工业化是城镇化建设的基本动力和基础,工业化水平决定着城镇化的水平,决定着城镇化的发展方向。比沃小城特别注重城镇产业培育,以产业促进城镇可持续发展。同时,通过加快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镇功能,为产业发展搭建了良好的发展平台。(本报柏林12月10日电 本报驻柏林记者 柴 野)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