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3年11月09日 星期六

    甘肃张掖:千名干部进村清火患

    《 光明日报 》( 2013年11月09日   10 版)

        本报讯(记者王昊魁 通讯员周宏平、任志敏)“今年政府搞的农村防火工作,给我们办了个大好事、大实事。”甘肃张掖高台县合黎乡五四村村民孙学龙高兴地说。

        深秋时节,记者来到位于河西走廊中部的甘肃省张掖市采访。大小连片的制种基地里,机器轰鸣,一派热闹景象。这片肥沃的土地以玉米制种闻名全国,玉米制种产业已成为当地农业支柱产业。

        然而,记者了解到,玉米秸秆一度成为当地的火灾隐患。秋收后农民习惯于将玉米秸秆堆积在房前屋后,加之住宅多连片集中,一旦着火容易导致“火烧连营”惨剧。即使驻扎在县城的消防中队从几十公里外第一时间赶到火灾事发地,也往往错过最佳扑救时机。

        为解决这一消防难题,今年,张掖市结合甘肃省委省政府开展的“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将农村火灾隐患整治作为全市防灾减灾的中心工作,动员千余名干部进村下社入户,与农民一同清理玉米秸秆,彻底整治农村火灾隐患。

        “发展是民生,防火是更重要的民生。今年以来,我们总结提出‘清、建、管、引’四字措施,动员全市干部群众,全力清剿农村火灾隐患。”张掖市市长黄泽元说。

        黄泽元介绍,此役的“第一仗”首先是集中力量“清”。近20万农户参与整治,共排查整改消防隐患6254处,转移居民点柴草3.2万吨,清理率达98%。政府部门还通过财政适当补贴、帮扶单位支持、养殖农户自筹的方式,引导农户对农作物秸杆切碎加工,分户贮藏利用。据统计,通过集中整治,今年入秋以来,张掖全市火灾起数较去年同比下降63.51%,财产损失下降67.48%。

        如何防止短期的运动式清剿火患过后,坏习惯“卷土重来”?张掖市将消防设施建设纳入村庄总体规划,充分利用人饮工程和农田灌溉机井,设置了1045处室外消火栓及取水口,配置消防摩托、手抬机动泵等灭火设备6995件套,动员群众修建678处专用柴草房及堆场。

        值得一提的是,当地政府还引导鼓励秸秆加工企业、养殖专业合作社和养殖农户采取袋贮、黄贮、青贮、包膜等方式,大力发展草畜产业,解决农村柴草、秸秆的出路问题。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1985.01 - 2009.12)
    中华读书报
    中华读书报(1998.01 - 2010.08)
    文摘报
    文摘报(1998.01 - 2010.08)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1998.01-2009.08)
    书摘
    书摘(1998.01-2009.08)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