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3年11月09日 星期六

    弘扬时代主旋律 传播社会正能量

    ——第二十三届中国新闻奖获奖代表发言摘登

    《 光明日报 》( 2013年11月09日   05 版)
    范正伟
    李柯勇
    温宝明
    朱晓茜

        编者按

     

        由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办的第二十三届中国新闻奖评选结果已于10月25日揭晓,来自全国报社、通讯社、电台、电视台和新闻网站的299件作品获奖。11月7日,本届中国新闻奖颁奖报告会在京举行。本报今天特别摘登人民日报、新华社、黑龙江人民广播电台和上海广播电视台四位获奖代表的发言,供读者学习参考。

     

    成就报道要有“辩证思维”

     

    ——《转变,中国道路的历史性跨越》写作体会

     

        非常感谢把中国新闻奖特别奖这一殊荣,再次授予任仲平文章。对我们来说,这种厚爱,包含着更多期许,也意味着更大压力。在观念多元多样的今天,党报政论的吸引力、说服力在哪里?在纷繁复杂的舆论场上,主流媒体如何在多元中立主导、在多样中谋共识?

     

        正如张研农社长所言,每个重要历史节点上的任仲平写作,都是对一段历程的概括总结和凝练升华,也都是对写作者思想水平和创新能力的巨大挑战。担负这次任仲平写作的,是人民日报评论部。这篇刊发于十八大前夕的大型政论——《转变,中国道路的历史性跨越》,写的是十六大以来的十年。对写作小组来说,从怎样的角度切入,才能呈现这十年的本质特征,反映这十年的巨大进步?以怎样的方式展开论述,才能更好地对接宏观成就和人们的微观感受,进而凝聚起最广泛的共识?

     

        换句话说,对于横跨十年的成就报道,怎么写,才能避免就事论事的枯燥沉闷、甚至过分“拔高”的空泛空洞?写什么,才能在情理交融中赢得读者的信任、激发人们的信心?

     

        “信心、信任”,这正是这篇文章的主题。对这一主题,评论部主任卢新宁提出,不要先入为主给出结论,而应将笔墨集中在这十年的历史性跨越与关键性突破上,以理性统筹论述,用文明说服读者。实践证明,这种努力达到了预期效果。文章发表后,无论是在网络、传统媒体公共平台,还是在十八大代表驻地和小组讨论会上,都受到高度评价。有人说,被文章深深打动了、说服了,有的代表在发言中成段地引述文中内容,中央领导称赞为“十八大主题宣传的扛鼎之作”。

     

        回顾文章写作过程,如果说有什么心得,那就是努力体现“辩证思维”,突出以下几个意识:

     

        一是“全球意识”。“国际化程度非常高”是这篇任仲平文章的一个鲜明特点:自始至终都把中国道路的十年探索,置于全球背景下考量。没有对比,就没有发现。将国内改革发展的成就,放到世界坐标中去讲述,才能看出变化、显出分量。而从国际视野引入第三方视角,全球格局中中国分量日益凸显、中国的发展令世界惊叹等事实得以客观呈现,不同道路、社会制度的对比和反差跃然纸上。“我们应该承认,中国正发生着许多美好的事情……这些物质条件具有真实的道德价值,不承认这些成就是不诚实的”,这些来自外部世界的评述,大大增加了论述的客观性和读者的接受程度。道路自信、制度自信成为水到渠成的结果。

     

        二是“问题意识”。成就是在前进中创造的,问题也常常是在前进过程中产生的。正视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开始,敢于正视问题、谈论问题,才会让人民对我们党更有信心。刘云山同志指出,宣传报道要树立“问题意识”。“问题意识”是主流媒体做成就报道时最应具有的意识。任仲平文章这几年的一大转变,就体现在“问题意识”上。带着强烈的问题意识,文章充分论述转型碰撞期、特殊敏感期、危险高发期的矛盾和风险,透彻分析全球化、民主化、信息化背景下治国理政所遭遇的掣肘与挑战。围绕问题写,“转变”越是势在必行,成就越是来之不易,道路越发彰显意义,从而增强“走自己的路”的信心。

     

        三是“分寸意识”。一方面,成就要讲深讲透;另一方面,许多改革创新的探索还在过程之中,如果话说得太满、弦绷得太紧,既不符合事实,也不符合规律,更达不到传播效果。高度上去了,调子则要沉下来。文章在感叹历史进步的同时,不忘提及“我们仍觉不足”;在谈到中国政府信任度再次排名全球第一时,也提醒思考“如何做才能不愧对人民的信任”。这样的分寸感,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展现出我们党“清醒的执政自觉”,更增进了信任和信心。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宣传思想工作要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做到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不管总结成就,还是解决问题,只有放在全球的大背景中观察,放在中国的现实语境里考量,既体现正面宣传为主,又考虑“时度效”要求,我们的宣传报道,才能有理性而持久的力量,才能成为党和国家治国理政的重要手段和资源。

     

        有人说,今天的中国,正面临着“期望值上升的挑战”。对于党报评论人而言,这种挑战,既源于读者的更高期待,也来自对使命的体察担当。我们需要加倍努力,以不辱使命、不负期待。(人民日报 范正伟)

     

    好新闻永远是用脚走出来的

     

        就在我来到这个会场不久前,甘肃定西农民王永瑞托老乡给我们捎来话,就8个字:“树种活了,感谢你们。”

     

        其实,应该说感谢的是我们。是王永瑞和他的乡亲们,使我们深刻认识到中国扶贫事业的艰难和“三西”人民群众的可亲、可敬、可爱,同时也真正认识到什么是人的价值和生命的意义。没有他们生活、奋斗的那片贫瘠而深厚的土地,就不会有今天被授予中国新闻奖特别奖的长篇通讯——《“三西”扶贫记》。

     

        甘肃定西、河西,宁夏西海固,并称“三西”,曾是中国最贫穷的地方。清朝陕甘总督左宗棠曾经评价“苦瘠甲于天下”。上世纪80年代初,联合国专家的结论是“这里不具备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

     

        然而,1982年,国家启动“三西”扶贫开发计划,首开中国乃至人类历史上有计划、有组织、大规模“开发式扶贫”的先河。2012年,新闻单位“走转改”活动深入推进之时,恰逢“三西”扶贫30周年。新华社社长李从军决定,由他本人牵头采写一篇重点报道,倾情讴歌“三西”人民不甘命运、顽强抗争的可贵精神,以此折射改革开放以来华夏大地沧桑巨变的时代风云。

     

        贫困,是当今全球面临的巨大挑战。“三西”扶贫,作为世界反贫困斗争的成功范例,不是一个简单的地方性题材,而是有可能写成一篇具有世界意义的新闻精品。

     

        好新闻永远是用脚走出来的。2012年2月8日,西北还是严冬季节,我们踏上了冰雪覆盖的“三西”大地,连续采访53天,行程1.1万公里,途经20多个市、区、县,采访近200人,记下采访笔记约50万字。

     

        从军同志带领我们采访时,所到之处平均海拔都在1800米以上,他头疼、胸闷,夜里睡觉甚至要醒来十几次。但是,蜿蜒曲折的乡间土路,洒满阳光的农家小院,尘土飞扬的市场,低矮的蔬菜大棚,弥漫着鸡粪味的鸡舍,都留下了我们的足迹。

     

        扎根基层,让我们捕捉到了老汉王永瑞那样的动人故事——

     

        王永瑞所在的定西市安定区白碌乡,是“三西”的极旱区之一。为了改变家乡面貌,王永瑞一头扎在山沟,孤身一人种了30年的树。

     

        太旱了,他种树成活率只有十分之一。梨只能长到核桃大,涩得很;而杏子,一开花就谢了。

     

        死了种,种了死,死了再种。在这苦痛的轮回中,王永瑞老了。原来能担两只大水桶,现在只能挑两个小罐罐去浇树。

     

        我们问:种一棵死一棵,有意义吗?

     

        这个72岁的老人忽然掩面痛哭:“种不活树,死了我也闭不上眼。”

     

        当时,现场所有人都哭了。从军同志拿起纸巾,轻轻地为王永瑞擦去眼角的泪水。

     

        那一刻,我们深受震撼。

     

        直面苦难,坚忍不拔;一息尚存,奋斗不止——这,就是“三西”人。

     

        带领村民推平梯田的村支书瓦广吉、唱着《流浪歌》外出打工的养鸡女状元陈云花、“洋芋书记”李旺泽、用自己的彩礼给哥哥当学费的黑妹、自编自拍电视剧的农家女柳云霞……每个“三西”人都让我们震撼、深思、感动。

     

        就在这样一种感动中,从军同志带领我们12易其稿,写出了《“三西”扶贫记》。这篇通讯被1200多家中外媒体刊用,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

     

        甘肃、宁夏的干部群众说,新华社记者轻车简从、长途跋涉,用自己的双脚和赤诚的心丈量“三西”扶贫的厚重,描绘了一幅“三西”扶贫攻坚的历史画卷,抒写了一曲扶贫壮歌。

     

        特别让我们开心的是,《“三西”扶贫记》报道的很多“三西”百姓和我们成了朋友。当地政府帮王永瑞把水管接到了山上,他新种的树终于活了,开心地托人给我们带来喜讯。

     

        村支书瓦广吉到北京专程来新华社看望从军社长。在食堂吃饭时,老支书一时兴起,开口唱了一曲高亢婉转的定西“花儿”——

     

    “上去了高山望平川,

     

    平川里有一朵牡丹。

     

    看起是容易摘起是难,

     

    摘不到手里是枉然。”

     

        正如这首民歌所唱,要想打造无愧于时代的新闻精品,也需要跋山涉水,历尽艰险,勇往直前。而时代主旋律、社会正能量,始终都存在于人民群众之中。只有扎根基层,心系百姓,坚持不懈地将“走转改”推向深入,我们的新闻报道才能焕发生命的光彩。(新华社 李柯勇)

     

    追寻真实的人性之美

     

        我台这次获奖的作品名字叫《我心是海洋》,也是这篇广播访谈的主角——“最美女教师”张丽莉最喜欢的一首歌儿,在截肢后的病床上她常听这首歌儿来舒缓疼痛鼓励自己。歌中唱道:“有一种光亮,小小的,却能为人指引方向;有一种力量,微微的,却能让人变得坚强。”仔细琢磨这段歌词,你会发现,它十分贴合“最美女教师”张丽莉带给我们的意义:一个平凡的普通人、一个人的向善之举如何唤醒了那么多人心中对善与美的追求与渴望,带给这个社会温暖并汇聚成社会的正能量。所以,这篇人物访谈的名字,我们取名为《我心是海洋》。

     

        作为全程跟踪报道张丽莉事件的记者之一,我曾先后四次对张丽莉老师进行过专访,感受了她一路走来的心路历程。我们没有渲染她的英雄事迹,而是从一个普通女孩的视角切入到她的内心世界,展现公众已知的事迹背后她的心理依据和心路历程,继而引发社会思考。所以,在这篇人物访谈中,我们感受到了她的坚强和勇敢,也听到了她的脆弱和挣扎。

     

        比如:事故发生后,她还叮嘱医生不想在腿上缝针怕将来影响穿裙子;当她得知自己失去双腿后,无数个夜晚梦见自己的腿重新长了回来;她被医生推出重症监护室到户外活动,回到病房后极其失落,因为她说她看到的全是别人的腿;在北京康复时,只要经过十字路口听到刹车声她都会发抖;当她得知由于残肢太短,人生的大部分时间都要坐在轮椅上时,她把自己一个人关在浴室里嚎啕痛哭,哭过后,抚摸着残肢安慰自己说,我还活着,我还很漂亮,然后擦干眼泪对着镜子微笑。

     

        在这四次专访中,从最初谈到截肢时的流泪哽咽到可以坦然谈及这些话题,她仅仅用了不到四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心理上的自我修复。而在这个艰难的过程中,她却又始终关怀着他人。她苏醒后,对医护人员说的第一句话是“谢谢”;她怕父亲难过,在被告知失去双腿时,没有掉一滴眼泪;她害怕自己成为丈夫的负担,想要离婚,让爱人趁年轻再找一个健全的妻子;她怕学生们担心,在苏醒后用红肿的双手为学生写信鼓励他们好好学习;她在北京康复中心里刻苦训练成为其他病人的榜样。这就是一个更加真实全面的“最美女教师”张丽莉的形象。正是因为在英勇救人、救治和康复的过程中伴随着生死考验,伴随着挣扎和泪水,她的勇敢和坚强才弥足珍贵,她的人性之美才更加值得宣扬。

     

        什么是“最美”?也许这是一个很难具体回答的问题。但是在她的身上,我却实实在在地感受得到。当你面对面和她坐着,望着她的双眼,听她娓娓道来的讲述,你会深深地被她吸引,你会发现一个人的美无关于她的肢体是否健全,而在于她内心世界的善良与纯净。在面对社会各界给予的荣誉时,张丽莉说,她不把自己当英雄,自己就是一个普通人,如果换成是其他人在现场,也可以去做。她相信社会中美好和善良始终是主流,社会的正能量一直都存在。

     

        在采访即将结束的时候,谈到了《我心是海洋》这首歌,她说:每个人的心灵都是一片海洋,只是有的人长时间不续入新的力量而让它变得枯竭了。每个人海域的宽广程度,要看整个人的成长过程。她说,她希望未来活着不仅仅是为自己,也能够为周围的人带来更多的温暖和力量。就如歌中所唱:“我的心是一片海洋,可以温柔却有力量,我的爱会一直成长,不停付出不再隐藏,那温暖可以融化冰霜,像寒冷冬天看见阳光。”

     

        通过这篇访谈,我在思考,我们媒体该如何发掘像张丽莉老师一样的普通人,更好地弘扬他们的精神,从而影响更多的普通人成为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力量。我想,我们每个人都像一颗纯净的水滴,也许渺小,也许微不足道,但我们所有人能量的汇聚却可以让我们国家、我们社会的海洋变得更加宽广更加蔚蓝。让我们大家共同努力!(黑龙江人民广播电台 温宝明)

     

    全球视野 中国故事

     

        《中国面临的挑战》是上海外语频道精心打造的5集大型外宣纪录片,成功打入海外多家主流媒体,并在海内外受到广泛好评,特别是荣获了本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我们十分激动并深受鼓舞。回顾整个节目的创作过程,主要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做好国际传播,必须大胆创新,深入研究国际受众关注的领域,才能使节目独具特色、达到国际间有效传播。

     

        上海外语频道是上海的外宣平台,因此我们在节目策划之初就确立了除了在国内平台播出外,力争进入国际主流媒体的目标。以往中国的外宣节目以及国外拍摄的中国纪录片大多集中在美食、旅游、文化等偏软性的话题,回应国际社会对中国政治、经济、社会等重要领域关注的纪录片却凤毛麟角。

     

        强烈的外宣使命感使我们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做别人没有做过的事情,做一部全景式透视中国当今社会的纪录片,向世界讲述一个真实的中国,一个改革发展的中国,一个直面发展中问题和挑战的中国。

     

        从全球视野出发,我们设计了这样五个大问题:

     

        中国经济,你将走向何方?

     

        中国人,你幸福吗?

     

        会制造的中国人,你会创造吗?

     

        中国人,你参与了吗?

     

        中国人,你信什么?

     

        这五个问题构成了我们五集节目的核心,涵盖了中国经济、政治、社会、创新力和价值观各个方面。片中既有对农民工、乡村直选、行政透明、教育、医疗、买房、养老、“山寨”与创新、价值观与信仰等社会热点问题的关注,又不乏来自政府官员、学者、百姓和非政府组织的声音。不但回答了国际社会对中国现状的一些疑问,同时也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探讨。

     

        二、做好国际传播,必须坦率真诚,不回避国际社会所关心的敏感问题,才能使节目真实可信、具有较强的说服力。

     

        在确定了主要的框架和领域之后,能否触及、怎样触及一些国际国内普遍关注的敏感问题就成为了这个节目是否能够有所突破、取得成功的关键所在。

     

        关于国际社会所关心的一些热点话题,比如中国的网络信息公开、乌坎村的村民选举、宗教信仰、“性”观念等问题,碰还是不碰?拍还是不拍?用还是不用?对于这些问题我们过去常常觉得尖锐敏感,总是绕着走,尽量避开。然而,经历了多次纠结、忐忑、掂量和挣扎之后,我们最终选择了记录。借用一位分集导演的话就是:“我们选择了以往我们不曾涉足的领域,尝试去做一点推进,或者说逼近。与其让国外来妖魔化我们,不如我们采取主动呈现点真实的自己。”

     

        对于敏感话题,尺度的把握非常重要。我们的团队非常年轻,是一支以80后为主的娘子军,制作这样重大题材的纪录片经验并不是很多,但是大家都有一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冲劲和善于学习的能力;同时幸运的是,我们得到了来自集团和频道领导的信任、支持和指导,给了我们比较大的创作空间,也使我们有勇气和能力直面问题和挑战。

     

        三、做好国际传播,必须善于合作,有开放的心态,兼收并蓄,才可以用“全球视野”讲好“中国故事”。

     

        《中国面临的挑战》由上海外语频道纪录片导演构成主创团队,在前期策划和后期精编阶段采用了中美合作的方式,邀请国际知名中国问题专家罗伯特·库恩先生参与节目的策划并担任主持,美方人员参与了节目的精编。这种方式保证了节目更加客观和全面,风格更符合西方主流受众的审美习惯,为外宣平台的拓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而中方团队担任主创,则保证了这部纪录片的“本土”特质和色彩。

     

        当然合作的过程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由于文化背景、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和思维方式的明显差异,双方在故事选择、制作进度和工作方式上都存在着许多的争议和不同。例如,在“中国人,你信什么?”这一集中,“雷锋”曾一度成为双方争论的焦点。库恩先生认为,“谁是雷锋?雷锋精神是什么?”对西方观众而言太复杂,很难解释清楚,因此主张去掉这个话题。而我们则坚持在讲到中国人的价值观和信仰问题时,必须要讲到雷锋和雷锋精神,因为雷锋精神已经是中国社会发展和价值体系中一个特定符号、象征和坚实的存在。我们的意见最终获得了库恩先生的认同。这次与美方的合作,我们的体会是既要有开放的心态,兼收并蓄;同时也要自信独立,坚持原则,也就是古人所说的“君子和而不同”。

     

        此次获奖是领导和专家对我们的鼓励和肯定,也是我们继续前进的动力和新的起点。我们将牢记外宣使命,在国际传播的道路上不断前行,制作更多更好的外宣节目,为提高中国软实力,增强中国在国际社会的话语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自己新的贡献!(上海广播电视台 朱晓茜)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1985.01 - 2009.12)
    中华读书报
    中华读书报(1998.01 - 2010.08)
    文摘报
    文摘报(1998.01 - 2010.08)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1998.01-2009.08)
    书摘
    书摘(1998.01-2009.08)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