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3年11月08日 星期五

    浙江台州:“善行椒江”让“善”融入生活

    《 光明日报 》( 2013年11月08日   03 版)

        本报台州11月7日电(通讯员严蓓蓓 记者严红枫)除了周末和节假日,每天下午4点,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海门街道育才社区的退休教师王杏清,都会来到社区教室的“四点半爱心课堂”,一边准备辅导教材,一边等候放学学生的到来。在这个专为解决双职工家庭子女放学后无人照料问题而开办的爱心课堂上,志愿者们轮流上岗,照看、陪护、督促和辅导孩子做功课。

     

        在椒江,像王杏清一样的志愿者无处不在,“有困难找志愿者,有时间做志愿者”已经融入每个人的生活。通过打造善行椒江·村居志愿服务站,志愿服务的触角延伸到椒江全区各个村居、部门和社会团体,形成了一支20多万人的志愿服务队伍,营造出互亲互爱、互帮互助的良好道德氛围和社会风尚。

     

    从孩童到老人,人人都是志愿者

     

        舍不得用煤气,厨房里烧饭用的是老灶头,柴火是工地上捡的废料;顿顿青菜,隔上许久餐桌上才能尝到一点肉腥;身上一件衬衫穿上五六年,甭管多少人劝都舍不得丢——这样一个看起来对自己格外“抠门”的倔老头,却是志愿服务队里的“大明星”。他就是68岁的张文涛。

     

        汶川地震那一年,张文涛瞒着家人,只身前往灾区参与抗震救灾。背伤员、送药、搬垃圾、扫厕所,他什么都干。2009年和2010年,他又先后两次来到四川,帮助“三孤”家庭和爱心学校。家境并不宽裕的他却将多年辛苦攒下的5万元钱一分不剩地花在了灾区。

     

        以往的志愿服务,在活动形式上热衷于大场面、集中性,而椒江志愿服务倡导的是积小善成大爱、和风细雨式的志愿服务。台州市第一中学的师生们自发帮助突遇变故的同学何蒙;桔园社区的小学生当上“保洁小天使”;大学生徐建诚和陈嘉莉,暑假期间成为“绿荫课堂”志愿者;下陈街道高张村的党支部书记张从满、村委会主任张玲富勇救4名落水儿童……“善行椒江”的志愿队伍里不但有白发苍苍的老人,还有七八岁的孩童,志愿者们来自千家万户,他们的服务惠及椒江各地。

     

    从社区到田间,处处都有服务站

     

        在椒江的36个社区、275个村,村居志愿服务站处处可见。依托服务站,每个村居按常住人口的20%,有针对性地组建起了相应的志愿服务队伍,并建立星级认定制度,吸纳各行各业的志愿者长效、高质地开展公益性志愿服务活动。

     

        通过建立志愿人才库,村居志愿服务站里招募了一批能人,其中有文艺能人,有调解能手,还有养生专家。来自景园社区的林毕福就是不可不说的一位。

     

        林毕福退休前是工程师,又是个热心肠,但凡谁家遇上水管漏水、家电出毛病的糟心事,找他准没错。渐渐地,就连夫妻吵架这样的家务事,居民们也乐意找他帮着调解,大家都亲切地叫他“老林”。2011年,老林在社区创建了“老林会客室”,专门给人解决问题,这下子,找老林解决问题的人更多了。虽说找上老林的常常是些芝麻绿豆大的小事,但老林较真儿的“毛病”却一点没改,摊开他厚厚的记事簿,每次会客记录、访谈内容、情况梳理、处理结果一件都不落。在老林眼里,凡是老百姓求助的事,再小也是大事。

     

        椒江区区委书记陈祥荣告诉记者:“现在,椒江志愿服务活动在参与人数上已经发生了从‘少数人服务多数人’到‘多数人服务更多人’的转变,服务也从社区到农村,从临时性向常态化转变,并由过去的单一内容转向多样化、菜单式的服务。”据不完全统计,自“善行椒江”志愿服务开展以来,为群众提供的各项服务已超过10万次。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1985.01 - 2009.12)
    中华读书报
    中华读书报(1998.01 - 2010.08)
    文摘报
    文摘报(1998.01 - 2010.08)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1998.01-2009.08)
    书摘
    书摘(1998.01-2009.08)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