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3年11月01日 星期五

    聚焦改革

    当前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方向

    作者:黄茂兴 《光明日报》( 2013年11月01日 11版)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今年5月,国务院批转了《关于2013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的意见》,确定今年要在行政体制、财税、金融、投融资、价格、民生、统筹城乡等领域加大改革力度。近日,由中央编办、发展改革委等35个部门组成的经济体制改革联席会议制,已由国务院批复同意成立。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一系列政策和信号表明:新一届政府以“简政放权”为转变政府职能的突破口,明确了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战略重点与主攻方向。新形势下,对于正处于经济社会转型提升的重要时期的中国来说,就是要在党的领导下进行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逐步消除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加速释放改革红利,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

     

        围绕推动经济转型深化改革,以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为主攻方向,促进需求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升级

     

        当前全球面临着经济、能源、粮食、气候变化等多种危机的影响,各个国家纷纷将实现经济转型发展作为突破口,出台一系列新政,努力打造经济转型升级版。从我们国家来看,要切实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切实解决我国经济发展中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把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作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在要求和根本途径。

     

        加快推进需求结构调整,健全扩大内需的长效机制,实现由外需导向、生产型结构向内需导向、消费型结构转变。必须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多渠道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有效调节过高收入,坚决打击、取缔非法收入,规范灰色收入,不断减少政府和企业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份额,让居民特别是中低收入者收入增长既快于政府和企业所得增长,又快于高收入群体的收入增长,扭转收入差距拉大的趋势,这样,消费增长才有坚实基础。同时要继续缩小地区之间、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推动地区之间、行业之间、社会群体之间收入差距趋向合理。只有这样,消费增长才有坚实的基础。此外,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国际市场竞争加剧,传统发展模式难以为继。我国应加快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促进外贸发展从规模速度到质量效益的转型。推动加工贸易从组装加工为主的低端,向研发、设计、核心器件制造以及物流等中高端方向升级,提升在全球价值链上的地位,逐步实现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从资源密集型向资源节约型的转变。最终实现在需求结构上,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

     

        把产业结构调整作为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有效抓手,将稳增长、调结构和深化改革结合起来,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的实质性转变。产业结构调整是经济结构调整的中心环节。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要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增强农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快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增加科技含量、提升研发设计、重视品牌建设、改善市场营销,实现“高端化、品牌化、精细化、清洁化”发展。大力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健康发展。重点培育和发展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不断提高服务业在GDP中的比重,提升服务业的质量和水平,充分发挥服务业在启动内需、扩大消费、促进需求结构调整中的关键作用。大力发展金融服务、现代物流、高技术服务、商贸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支持文化创意、服务外包、电子商务等新型服务业态的发展。国家应引导社会资本有序进入实体经济领域,并要注意适当控制实体经济发展中的财务风险和市场风险。

     

        当然,无论是稳增长还是调结构,都需要政府职能转变。进一步改革前置性审批制度,加快垄断行业体制改革,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降低民间资本准入门槛,拓宽民间投资领域,积极引导民间资本进入新能源、节能环保、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技术等新兴产业,为各种资本有序进入和不同市场主体的平等竞争提供制度保障。最终实现在产业结构上,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

     

        围绕生态文明建设深化改革,以完善资源要素价格形成机制为着力点,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建立健全能够反映资源稀缺程度、市场供求关系、环境损害等外部成本的资源要素价格形成机制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驱动器,对于更好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着力推进土地资源、矿藏资源、水资源等资源要素价格体制改革。通过市场配置要素资源价格,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变资源短缺的压力为自主创新的动力,将发展资源更多地用于开发新技术、降低能耗和环境成本等方面,形成有利于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资源要素价格形成机制,促进自主创新、产业结构升级、节能减排,推动经济增长由数量型向质量型、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加快理顺能源价格体系,积极推动能源供求结构调整。进一步降低化石能源的供给比重,扩大生物质能源、风能、太阳能等的供给总量,支持节能降耗,坚决淘汰落后产能,提高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放企业的发展成本。

     

        完善资源税费制度改革,改进资源税费在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分配关系。对生产活动和居民消费实行阶梯电价、阶梯水价等手段,以抑制资源的消耗和浪费现象,促进形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消费模式。同时,要充分认识到资源价格扭曲不能仅仅归因于市场机制不完善,其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政府在经济发展方面的缺位、越位和错位,因此,政府应切实加强对资源、环境等方面的社会性规制,完善有关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和质量安全等的法律法规,改变当前唯GDP的政绩考核体制,将资源环境、质量安全等指标纳入政绩考核体系,以降低地方政府的投资冲动,逐步消除资源配置的行政色彩,使生产要素价格回归市场。

     

        围绕改善民生深化改革,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重点,从顶层优化制度安排,显著增强我国民生保障能力

     

        关注和改善民生是历届政府工作的一大特色和亮点。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必然要求,也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各级政府要着力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服务质量,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推进经济建设型政府向公共服务型政府转变。针对社会发展和民生领域的突出问题,把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与保障和改善民生有机结合,加快解决收入分配问题,加快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加快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加快发展面向民生的公益性社会服务,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更好地推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进一步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

     

        围绕老百姓反映强烈的民生问题,在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社会保障领域,加快改革,破解民生难题。民生,就业是基础,收入是关键。要逐步构建起覆盖全民、保障基本民生的“安全网”。对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看病难、上学难等尚未完全解决的问题,必须持续不断地推进相关领域的改革。对已经初见成效的房地产调控,应当保持不放松,加大保障房建设力度,完善保障房分配制度,令房价早日合理回归。改进不同层级政府之间在提供公共服务方面事权和财权的划分,完善转移支付制度,为各地政府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提供资金保障。

     

        努力解决区域之间、城乡之间、不同群体之间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不均衡的问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从当前来看,应加大对欠发达地区转移支付力度,改变欠发达地区公共服务落后的状况;从长远看,应依靠体制创新,建立健全制度体系,以保障欠发达地区与发达地区拥有享受公共服务的同等权利和实现发展的同等机会。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

     

        围绕创新驱动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以健全科技创新体系为核心,促进要素投入结构调整优化,增强科技创新能力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要促进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紧密结合。扫除影响科技创新能力提高的体制障碍,有力打通科技和经济转移转化的通道,开辟新的经济增长点的科技领域。

     

        加快健全科技创新体系,真正确立企业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科研机构的骨干和引领作用,充分发挥高校的基础和生力军作用。引导和支持企业加强技术研发能力建设,更加注重自主创新,加快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同时在国家层面促进企业、高校、研发机构、政府、资本、中介的合作,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加快科技体制改革,加大对科技创新的财税金融支持,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形成技术和知识的有效扩散机制。要充分发挥国家的政策引导作用,在法律和政策两个方面保证创新活动的正常开展。进一步扩大知识产权保护范围,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保护的长效机制。

     

        改善创新环境,大力培养和引进科技创新人才。加快建设宏大的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为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提供强有力的科技人力资源支撑。最终实现在要素投入上,促进经济增长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作者系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全国经济综合竞争力研究中心福建师范大学分中心常务副主任)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