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3年09月21日 星期六

    “矿”越挖越富“泉”越掘越旺

    ——山西忻州引领民俗文化创新繁荣

    《 光明日报 》( 2013年09月21日   01 版)
    民俗文化滋润着山西忻州这片热土,孕育着无限生机。这是忻州定襄群众在表演跑旱船。CFP

        秋日,登五台山,游滹沱河,览雁门关,徜徉在民俗文化的百花丛中,一条条绚丽多姿的风景线尽收眼底。在这片热土上,民俗文化正滋润着山河,孕育着无限生机。

     

        佛教圣地、边塞三关、黄河风情、民歌之乡、木雕王国、摔跤故里……山西省忻州市市长郑连生深有感触地对记者说:“文化资源愈挖掘愈精深,愈开发愈丰饶,愈传承愈博大。”

     

    “挖”文化,积厚土,筑高峰

     

        雨后初霁,云雾飘渺,翠峰环抱着五台。美轮美奂的亭台楼阁,繁若群星的古代碑刻,纷至沓来的国内外游客……走进五台山文化研究院,浏览“佛教艺术大展”,翻阅《五台山文化新论》《海内外学者纵论五台山文化》等图书,更能体验五台山的大度、包容与温情,感受奇异的文化魅力。

     

        “以当代思维‘挖’文化,让五台山的内涵更丰厚。”忻州市委书记董洪运告诉记者,“我们正在打造‘国际五台山、人文五台山、风光五台山、休闲五台山、会展五台山’。”

     

        走下五台山,再去看水,亘古流淌的黄河、汾河、恢河、桑干河、滹沱河,一条条灵气飞动。在黄河西口古渡,忻州人正秉承着“贵德立本”“尊贤使能”“举贤罢亲”的古代商旅文化,建设有着文化传播、文化消费、商业展销三大主要功能的宁武豪德汇通文化商贸物流园,它占地260亩,总投资约20亿元。

     

        河曲娘娘滩水上娱乐园、老牛湾黄河民俗文化园、梨乡文化创意产业园、晋绣坊产业园、保德同舟文化广场等,装点在5条河流两岸。在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范亭广场上,有图书馆、博物馆、续范亭纪念堂,还有多功能展厅、体育馆、多功能剧院、青少年活动中心等。在天涯山的灵山秀水中,新建的文化生态旅游公园,体现了崇文尚武、精忠纯孝的文化精髓。

     

        雁门关、宁武关、偏头关、石岭关、赤塘关、平型关……关的险峻与雄壮凝聚着坚毅忠勇、团结爱国的精神,忻州吸收其文化精华,来塑造人、激励人、感召人、凝聚人。近年来,从开发雁门关入手,进行修旧如旧的维修,建起雁门关影视外景基地,举办了雁门关国际边塞文化旅游节。开放当月,游人如织。

     

    “掘”甘泉,引富水,润繁花

     

        在解村乡北三泉村,一群村民聚在文化艺术大院,银针飞,彩线舞,金剪闪,纸花靓。谈笑间一件件艺术品诞生。村民赵宏斌擅长剪纸,热爱绘画,兼写诗词,他剪出的十二生肖、民俗寓意、年俗等作品,10多次捧回全国、省级大奖,因此被誉为“当代民间艺术家”。

     

        甘泉越开掘越旺,润得繁花似锦。在国家级非遗“凤秧歌”的发源地北贾村,每当华灯初上,“凤秧歌”演出团的上百名队员就聚集到广场。老艺人向年轻人精心传艺,从甩圈技术的诀窍到敲鼓动作的节奏,从步法到舞姿到唱腔,一丝不苟,精益求精。富有创新意识的青年人,则为传统艺术注入了现代味、时代风。

     

        让农民成为文化创造的“主角”,忻州在城镇乡村搭起一个个诗坛,“和谐杯”“兴达杯”“辽晋杯”等诗歌比赛常年不断,还有讲座培训、作品研讨、诗曲小报。下庄村李天才,在水库岸边写出行云流水般美丽的诗句;观上村妇女王银川,在金灿灿的玉米垛上,创作出歌唱丰收的诗行……一群群“泥腿子诗人”,抒怀畅情,大显身手。

     

        “文化体制改革的深入,极大地推进了‘文化强市、文化富民’的进程。”忻州市委宣传部部长陈义青说,“由政府购买服务的‘周末大戏台’‘乡村大舞台’‘送戏下乡’等公共文化产品,让忻州大地处处有美妙的乐曲、翩跹的舞姿。在今年的山西文博会上,忻州的神池道情、五台山佛乐、晋北鼓吹等14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灵动多姿,观众如潮。”

     

    拓新路,扬智慧,铺坦途

     

        炕围画,是忻州民间艺术的瑰宝。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原来土炕变成了木床,炕围画失去了载体,逐渐衰落。为了拯救这一文化遗产,从2011年起,忻州开始对炕围画整理、挖掘、保护、开发,组织民间艺人,绘制炕围画长卷,鼓励他们大胆创新,研发系列产品,使炕围画从“墙壁”上脱出来,制成长卷式、小品式、悬挂式、片断式艺术珍品,并开发出以炕围画为表现形式的瓷画、漆画等,多次在全国获得大奖。

     

        拓新路,铺坦途,政府着力提升对民俗文化的引导力。精心培育木雕、石刻、银器、剪纸、刺绣、面塑、古建等拳头产品,目前拥有重点民俗文化产业项目50多个。忻府区的“山西典壮红木工艺品物流中心”,保德县的“同舟文化广场”,繁峙县的“晋绣坊产业园区”,五台山的“红灯笼、彩灯、LED景观灯”等重点文化产业项目纷纷启动。

     

        走出去,天高地阔。晋绣坊刺绣、繁峙银器、晟龙木雕、雅艺轩砚台、温氏空心澄泥砚等,纷纷走上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收获了一批大额的订单。本土画家原存根,进入深圳、东莞,边授课,边学习,边创作;农民亢银中,加盟北京三九画院艺术团队,奔走京、鲁、豫、辽等地,其雕刻与书法作品数十次入展港、台地区与日、美、韩等国;农民李新锁,大步走进北京黄河画院,迈出了进军文化大市场的步伐。(本报记者 邢兆远 李建斌)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