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大学应当承担怎样的使命,应有怎样的担当?这是我国大学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面对中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机遇和挑战,基于对国家需求、学校地位、自身优势的深入考虑,东北大学在“十二五”规划中将学校发展的远景目标定位为“在中国新型工业化进程中起引领作用的‘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这一目标定位,明确了东北大学在新时期的使命,也体现出东北大学在新时期的担当。实现这一使命,任重道远,需要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等诸多方面进行系统的探索与实践。
在东北大学建校90年之际,学校邀请校内外专家学者,结合东北大学的远景目标定位,结合东北大学的光荣传统,结合自身的经历和感受,就大学的使命与担当这一主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建设学生的大学 学者的大学 学术的大学
大学之“学”包括学生、学者和学术。学生是立校之本,学者是立校之道,学术是立校之魂。有大学者才有大学术,有大学者才能培养最优秀的学生,有了最优秀的学生也就有了学校的未来。
学生是大学的主体,建设学生的大学就是要让学生成人成才。成人就是让学生“作为人而成为人”,成为具有健全人格、高尚人品、纯洁人性的人。成才就是让学生保持精神的充实性、意识的独立性、视野的开阔性、能力的全面性。成人成才就是要培养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培养“形神兼备”的人。
东北大学牢固树立“以人才培养为核心、以科学研究为基础,以服务社会为方向,以文化传承为引领”的大质量观,形成质量就是实力、质量就是竞争力、质量就是生命力的共识。今年,学校实施了“树梁计划”,提出“拔尖创新型”“应用卓越型”“交叉复合型”“协同创新型”四大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提高本科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着力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学校既关注“才”的培养,也强调对“人”的塑造。学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将“教书”和“育人”结合起来,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以德化人,让学生既具有成为“人”的工具理性,也具有成为“人”的价值理性。
学者是大学使命的主要执行者,建设学者的大学就是要培养高层次学者队伍,尊重学者的主体地位,注重对学者的人文关怀。大学要理解学者,包容学者,尊重学者,保证学者在事业和生活上具有自我存在感、自我实现感和自我价值感。
东北大学推进人才强校战略,培养高层次人才队伍。学校启动“东北大学高层次人才培养计划”,分汉卿学者、攀登学者、英才学者、曙光学者四个层次,为学校跃升发展提供强大的人才队伍支撑。启动“东北大学海外优秀青年人才百人引进计划”,使广大教师可以在不同创新文化背景下交流、促进、提升。
学校确立学者优先的理念,充分尊重教师的“话语权”,充分保障教师的学术权力,让学者真正心无旁骛地做学问,无论职务高低、只论学术有无;让学者保持一颗崇尚科学的“赤子之心”,做一名“纯粹的学人”。健全考核评价制度,既让学者从单纯的量化考核中走出来,做到教学、科研并重,又给予学者充分的学术自由。2011年,东北大学重新修订了学术委员会章程,由院士担任学术委员会主任,真正意义上实现了教授治学、学者优先。
学术是大学的灵魂,建设学术的大学就是要树立研究的学术、教学的学术、应用的学术的广义学术观。广义学术观着眼于学术的探索性、学术的传播性和学术的实践性,形成学术活动“发现—探索—传播—实践”的完全路径,构成了学术的共同体,提升了学术生产力。
东北大学牢固树立广义学术观,将教学、科研、服务构成一个相互依赖的整体,形成一种共生关系。在教学上,要把教学工作当作学术工作来研究,给教学的学术以尊严和地位,将教学的学术扩展深化为“教与学的学术”。在科研上,营造宽松的学术环境,政术让位于学术,充分体现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的相对独立、相互支撑。东北大学岗位聘任及量化条件实行学术评价“代表作制”,不断扩大学术自由尺度,提供真正的宽松、自由、民主、开放的学术环境与氛围。在社会服务上,让学术在科技创新和科技转移中彰显价值。学校成立了钢铁共性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构筑创新高地;学校与地方政府和企业合作,实现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为推动经济发展做出更突出的贡献。(东北大学校长 丁烈云)
使命 传承 担当
白山兮高高,黑水兮滔滔。位于沈阳浑河之滨、南湖之畔的东北大学自1923年创办以来,已经走过了九十年曲折而又辉煌的历程。九十年来,东大人始终秉承“自强不息,知行合一”的校训精神,发扬“爱国爱校,严谨治学”的光荣传统,与时代同呼吸、与民族共命运,在国家发展、教育改革的浪潮中,开拓创新,奋勇前行,谱写了一曲勇攀高峰建宏业、造福桑梓育英才的动人篇章。
九十载辛勤耕耘。在东北大学的历史上,记录了一代代教育工作者砥砺进取的教育强国梦。“巍巍学府,栉风沐雨,师道永恒,薪火相传”。东北大学一直有着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而在学校发展的各个历史时期,东大的每一位教师也能够与学校同呼吸、共命运,在关键时刻起到重大的推动作用和决定性的影响,成为支撑学校历经风雨,扶摇而上的中流砥柱。建校之初,知名学者决意联袂出关,云集东大,盛极一时;抗日流亡,满腹经纶强抵饥寒交迫,苦心传授,弦歌不辍;长沼重建,风自吹襟难掩壮怀激烈,教书育人,皓首穷经……翻看东大的历史长卷,我们看到了一代代东大教师对职责的忠诚无悔,对学生的殷殷关爱,对学校事业发展的锐意进取,这些已经凝炼成了我们东大的传统,历久弥新,也成为了我们每位东大人的骄傲,铸就了今日东大腾飞的基石!
九十载风雨沧桑。在东北大学的历史上,记录了一所大学“扎根社会、引领发展”的教育强国梦。从御辱图强的上世纪三十年代到抗日救亡的四十年代,东北大学是东北地区规模最大、学科最齐全、名师荟萃、国内一流的大学,是谱写出“五月的鲜花”这样激荡人心的旋律,赋予东大学子爱国品格的大学。从百废待兴的五十年代到励精图治的八十年代,历经院系调整成立的东北工学院,研制出了中国第一台模拟电子计算机、开发了钒钛磁铁矿冶炼新技术,承担起了新中国工业强国的梦想。从开拓创新的九十年代到充满机遇的21世纪,学校获批组建了我国轧制技术及连轧自动化领域唯一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和中国首个流程工业综合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成为了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服务中国新型工业化建设的重要力量。这使命的代代传承,不仅谱就了东北大学九十年发展史,更成为一代代青年学子超越自我、开拓创新的动力源泉。
“自强不息,知行合一”的校训精神,是源于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的爱国精神,更是东大人九十年来始终如一的信念。九十年风雨兼程,自强不息,每当祖国需要时,东大人就会成为探路者和主力军;九十年励精图治,知行合一,国家发展的每一个历史节点都镌刻着东大人砥砺进取的印迹。
新时代,人才、知识、科技的决定性作用日益凸显,高等教育必须担负起时代和历史赋予的重任。学校审时度势,决定将东北大学建设成为中国新型工业化进程中高端创新人才的培育基地,基础研究、前沿高新技术研发和产学研用结合的创新基地,加速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区域创新发展的重要载体,传播先进文化的思想库和深化国际科技合作交流的研究平台,成为“在中国新型工业化进程中起引领作用的‘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东北大学党委书记 孙家学)
创新在东大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间已在东北大学工作了三十余年。在这三十多年中,我深深地感悟到,东北大学有一种创新驱动发展的氛围,有一套培养创新人才的思路和方法,有一批致力于创新的人才队伍。正是有了这样的氛围、队伍和方法,我所在的轧制技术及连轧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才能为国家钢铁冶金企业培养出一批学术带头人和大批科研骨干,助力我国由钢铁大国向钢铁强国转变,由钢铁行业的“跟跑者”向“领跑者”转变。
把最优质资源配置给学生,是东北大学在人才培养方面始终坚持的理念。创新思维的培养、创造技能的提升、创新方向的选择,都需要资源的支撑,这种资源,就是顶级的学术大师、前沿的科学知识、专业的实验设备及完美的培养计划与教学方法。在东北大学,最优质的资源向学生倾斜,通过院士上讲台、创新实验大赛等一系列措施,东大的青年学子得以了解相关学术理论前沿发展,操作先进的实验设备,从而开启了创新人才成长之旅。
打造政治素养高、业务精干的创新团队,是东北大学人才队伍建设的重点工作。早在1999年,东北大学就开始探索内部分配、职称评定等制度改革,2004年和2007年又先后实施了教师聘任制改革和全员岗位聘用制度改革。2011年起,学校积极推进聘期考核和新一轮岗位聘任工作,逐步打破职务终身制,搭建了“优胜劣汰、能上能下”的竞争激励机制。这种机制,使得东大校园里的创新氛围日益浓厚,创新需求愈发强烈,团队合作、协同创新成为每个研究所、实验室教师的共识。(中国工程院院士 东北大学教授 王国栋)
发挥东北大学综合科技优势 为新型工业化道路提供强大动力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我国在新的世纪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伟大目标做出的战略决策。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是一条坚持自主创新为导向的道路,科技创新是其主要动力。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更加注重协同创新。
大学是科技创新的主力军,是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桥梁,是国家技术创新体系链条中的重要一环。在中国新型工业化进程中,大学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走特色发展道路,成为推动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发展的主力军。必须以自主创新为动力,大力推进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形成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产业开发的创新链。
一是加强科技创新体系和创新平台建设,着力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完善的科技创新体系和创新平台,是科技创新的物质基础和制度保障。要以“211工程”“985工程”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为基础,进一步加强科技创新基地建设与管理,不断完善科技评价体系,制定有利于科技创新、有利于拔尖人才发展、有利于学科建设的考核评价政策和保障措施,支持广大科研工作者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家需求开展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产出高水平和原创性科技成果。
二是要面向国民经济发展需要,实现核心技术和共性技术的突破。当前,由于科技资源分散、封闭,一些重大高端产业技术得不到基础支撑,我国的核心共性技术自主创新能力薄弱,成为创新链条中的薄弱环节。大学要大力发展一批新型学科,针对行业发展中的关键技术、共性技术和前沿技术的发展需要进行攻关,推出一批具有重大影响的标志性科技成果,在核心技术和共性技术方面实现新的突破。
三是要大力推进产学研合作,促进技术转移与孵化。大学要把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结合起来,在加强技术创新的同时,推进与政府、科研院所和企业的密切合作,深化产学研合作,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积极培育集人才培养培训、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高科技产业孵化等功能于一体的大学科技园,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水平。
多年来,东北大学构建了科技创新、科技成果转化与工程化、科技成果产业化与高新技术企业孵化三大平台架构,走出了一条产学研相结合、科技创新体系上中下游密切配合的高新技术企业发展道路。学校积极推进各基层学术组织改革,大力营造创新文化,鼓励科研人员产出原型技术和成果;设立东北大学研究院,面向工程和企业,利用创新平台的科技成果,进行技术集成、高新技术产品的开发;利用科技产业集团等科技产业平台,将科研成果产业化,孵化高新技术企业,完成科技成果向生产力的转化,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率。这条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道路,是符合国家新型工业化道路需求的正确的路,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新时期,大学在产学研合作方面面临着一个新的模式——协同创新。大力推进协同创新,是突破关键技术、共性技术的重要举措。东北大学目前已经联合北京科技大学、科研院所和大型钢铁企业组建了我国第一个钢铁共性技术协同创新中心,联合沈阳市苏家屯区人民政府组建了金属材料共性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在协同创新方面迈出了坚实的步伐。未来,要进一步坚持协同创新、共促发展的方向,积极探索协同创新的新机制、新模式,实现技术、产业的紧密融合,在整体提升国家和区域自主创新能力,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中国工程院院士 干 勇)
当代大学的责任:为中华民族的复兴与崛起拨快时间
大学,诞生于中世纪的欧洲。自12世纪开始,欧洲许多地区陆续建立起多所大学。这一时期大学的责任,正如英国教育家纽曼所言,“大学就是传授所有知识的场所”。十九世纪初,为国家振兴,以柏林大学为代表的一批德国大学践行了威廉·冯·洪堡的教育理念,即通过科学研究方法和教学与科学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去追求纯粹知识的思想。20世纪初,随着美国颁布《莫雷尔法案》,“威斯康星精神”应运而生,开创了大学服务社会的又一里程碑式的责任和内涵。透视大学发展的历史,大学的责任与社会的进步密切而不可割舍,在每一个关键的时刻,大学往往起到了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作用。
我和东北大学的沟通与合作非常多,我认为,东北大学的道路,正是一条在危机和忧患中不断奋争和开辟的道路,是一条在挑战和赶超中不断突破和创新的道路,在决定国家民族发展走向的一个个关键节点,东北大学以深植血脉的报国信仰,一次次挺身而出,推动了历史的车轮。
1923年,东北大学诞生,第一个喊出了“不受外人侵略,兴办大学教育”。
1932年,中国奥运参赛第一人、东北大学学生刘长春,用行动向世界表明,中国没有灭亡,东北大学正举起救国的火炬!
1935年,“一二·九”运动中,东北大学学生走在游行队伍的最前面,成为运动的主力和先锋。
1949年起,继中国第一次炼铝实验后,邱竹贤院士参与了新中国第一座铝厂的恢复和建设,编写了中国铝工业史上第一部铝电解教材。
1952年,东北工学院(今东北大学)创办了中国第一个工业电气自动化专业;1956年,中国第一台模拟计算机在东工诞生,开启了中国信息化建设的新征程。
1964年,东北工学院解决了钒钛铁矿冶炼中炉缸堆积这一世界难题。以靳树梁院士为首的一批杰出的炼铁专家,为共和国挑战一个个难题,谱写出一部部钢铁传奇。
1978年,张嗣瀛院士成功解决红箭—73反坦克导弹因控制指令交叉耦合而不能中靶的关键问题,并藉此荣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作出重大贡献的先进工作者”奖。
1980年,东北工学院陆钟武院士创立了中国第一套钢铁工业节能理论和技术。世纪之交,他全力以赴地研究工业生态学,提出穿越“环境高山”构想,有效地指导了我国工业生态化建设与环境建设的协调共进。
1987年,闻邦椿院士因其在惯性共振式概率筛研究上的杰出成就,获国际发明博览会“尤里卡”金奖,并被授予骑士勋章。面向全球的东北大学,给世界带来又一个惊喜。
1993年,复名后的东北大学建成中国第一个以大学命名,被世界大学科学园协会接受为会员的科学园。同年,东北大学研制出中国第一台国产CT机。1997年, 创立于东北大学的东软集团生产出中国第一台可以投入临床应用的全身CT机。截至目前,由东北大学孵化放飞的东软集团,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IT解决方案与服务供应商。
方肇伦院士是中国流动注射分析领域的领军人和微流控分析奠基人。1995年以来,方肇伦以其全球领先的研究工作,成为国际流动分析与联用技术研究的一面旗帜。
2005年,超级钢由王国栋院士领衔研制成功,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在国际上连创四个第一,中国向钢铁强国迈出了关键的一步。
2011年,柴天佑院士领衔的中国首个流程工业综合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在东大揭牌,东北大学在中国新型工业化进程中的引领作用再次彰显。
2012年,中国首个钢铁共性技术协同创新中心、高端医疗影像装备及应用协同创新中心成立。创新,已成为东大铭刻过去,决胜未来的核心竞争力。
这一个个第一,见证并参与创造了辉煌的“中国奇迹”;这一个个第一,汇聚更赋予了推动历史前进的伟大力量。百余年来,以东北大学为代表的中国大学在不同的历史时刻始终以民族大义为己任,在史册上留下一笔笔永不磨灭的记录。今天的中国,正在开启不可阻挡的伟大复兴,中国大学更应牢记自身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与崛起拨快时间。(中国工程院院士 胡壮麒)
感悟东大
东北大学遵循教育规律,秉持独具特色的教育传统,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构建了门类齐全、特色鲜明的学科体系,打造了素质过硬的师资队伍和研究力量,形成了丰富的科研成果,为各行业培养和输送了大批专业人才。
——中共中央委员,民政部部长、党组书记 李立国
东北大学从小到大、从工学院到综合大学,始终继承和发扬自强不息、知行合一的校训精神和爱国爱校、严谨治学的光荣传统,与时代同呼吸,同民族共命运,凭借改革创新、攻坚克难、勇攀高峰、善育英才的扎实办学,谱写了为国争光、为民谋福的新篇章。
——东北大学校友、原福建省委书记、原国家民航总局局长 陈光毅
科研工作者,最高梦想无疑是在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的科研难题上有所突破。每个人都会以他最擅长的方式回报社会,我最擅长的就是科研,我最热爱的也是科研。“热爱”就是坚持这种前行的不懈动力。
——东北大学教授、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张化光
做学问就好比啃骨头,是长期盯着一块难啃的骨头,从不同的侧面、多个方向反复啃,从而不断做出新的东西来。人生无梦想不精彩,人生无志向不波澜,我的梦想就扎根于这片科学与教育事业,我的志向就是为祖国科学与教育事业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东北大学教授、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唐立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