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6日上午由于光大“乌龙指”影响,上证综指瞬间暴涨逾5%后,股指迅速回落,大量认为做多时机突现的股民蜂拥入市,并推动早盘沪指录得3%以上的涨幅。当日午后,上证综指持续回落,并以0.64%的跌幅收盘,跟风者损失惨重。
此后第三天的8月19日,光大证券的固定收益部交易又出乌龙,导致其超低价卖出10年期国债。
资本市场突发事件缘何频发?这给资本市场风险防控敲响哪些警钟?又该如何重建投资者信心、保护投资者利益?
“乌龙指”搅动A股市场
8月16日11时05分,A股突现异动,上证综指瞬间上涨5.96%,中国石化、中国石油、工商银行、招商银行等71只蓝筹股冲击涨停。11时06分,沪指忽而脉冲式急速拉升百余点,瞬间从2074点飙涨5%至2198.85点,两分钟内的成交额高达87亿元。
经证监会核查,由于光大证券的套利系统存在缺陷,导致其在11时05分08秒之后的两秒内生成两万余笔预期外订单,被发送至上交所,增持了72.7亿元的股票。而股指瞬间暴涨,不明就里的投资者纷纷高位跟进,最终在事情明朗后被套,结果如何还是未知数。
此后,为对冲股票持仓风险,光大证券总共卖出股指期货空头合约共计6877张。与之相对应的期指方面,上午沪指大幅飙涨使空头损失惨重,此后的大幅下挫,又使高位做多者产生巨亏,形成多空双杀的惨烈格局。商品市场同样受到波及,当天下午开盘后,沪铜、橡胶、焦炭等多个品种均大幅低开。到下午收盘,疯涨的权重股们普遍回落,沪指收盘跌幅0.64%。
经历了沪指一天的“过山车”,业界对光大“乌龙指”事件的讨论不断。知名财经评论家叶檀对证券市场信用体系连发三问:第一,光大证券内控系统出现如此严重的失误,居然能够顺利进行信用交易,证券交易系统整体的风控系统如此滞后,未来是否会出现更加严重的错误?第二,为何光大证券午后能够继续以内幕交易的方式挽回损失,继续绞杀投资者?第三,该如何通过程序化的办法公平处置光大“乌龙指”交易?
是操纵市场还是自救
8月18日,光大证券阐述了上周五“乌龙事件”全过程,称错误来自于ETF套利的高频交易程序订单生成和执行系统的错误。
不过,光大的解释并没完全获得市场的理解。
“难道他们的合规部门不设风险指标吗?”北京某券商合规部门在获悉光大证券“乌龙事件”后惊叹道。这位人士指出,券商自营部门或资产管理部门至少有三重门以抵御风险:第一道门是投资与交易部门的自我检查,第二道门是财务部门设立的头寸限制,第三道门是合规部门的异常交易审查。这一系列漏洞如此巧合地同时出现,显现了光大在风险控制执行方面的不足。
也有分析人士将光大“乌龙指”归咎于故意“操纵市场”:光大证券在现货市场上做多,拉高股指;而后光大期货在期货市场下了七千多张空单,两者一个正向,一个反正——现货亏损少,而期货赚多。
但是,也有证券诉讼律师认为根据目前已公布的情况,光大存在过失是可以确定的,内幕交易或者操纵市场则有待进一步的证据佐证。
在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法与金融研究室副主任尹振清看来,光大期货随后做空的举动是正常的补救措施:“因为这种明显的操纵行为比较难实现,需要付出巨大法律风险和代价,而且即使进行了对冲,光大也出现了损失。它这种行为更像是自保和推缷责任,尽可能地减少损失。”
监管如何看住风险
市场普遍认为,如果相关责任不能被承担,风险不能得到有效防控,将极大打击投资者的信心,损害资本市场的信誉。
事实上,过去市场中各国不乏“乌龙指”交易事件发生。比如日本瑞穗证券就曾因为交易员的过失而蒙受了至少270亿日元的损失。“风险是不可能回避的,只能够通过监管机构事前和事后的管控,把出现概率降到最低。”据尹振清介绍,从各国的经验来看,有效的风险防控主要表现为事前的预警,即人的监控和计算机本身的程序监控,以及事后如何惩治和赔付等。
“这需要提前制定一套完善的预案。在光大事件中,系统故障是事件导火索,而目前业界使用的系统各不相同,一般来说,订单生成系统是券商自主研发,订单执行系统外购居多。”尹振清建议,“为防止不合格系统投入使用,证券行业协会可以统一制定行业标准,同时形成各大券商相互学习、弥补系统缺漏的机制,将风险降到最低。”
此次“乌龙事件”也将如何平衡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的话题提上日程。
羊群中突然有一只羊疯跑起来,其它羊以为是狼来了,也跟着跑起来——这种策略被国际资本市场的基金、券商普遍采用。这些量化投资策略国内目前才刚刚开始,它需要强大数据和IT系统的支撑。而光大无疑是这一金融创新工具的先试先行者。
“传统的风控系统速度太慢,无法满足高频交易的需要。而光大自行开发的交易系统还不完善,此次‘乌龙事件’有可能是交易线路的故障,造成了光大证券系统的误判。”中国量化投资学会理事长丁鹏认为,这种策略交易方式,是海外先进金融工具在我国的尝试性应用,虽然尚有许多不足之处,但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机构投资者投入到这种先进的交易技术之中。
金融创新工具发展太快,以至于后台支持力量无法完全跟随。丁鹏表示,“光大事件告诉我们,未来金融投资市场的竞争是交易系统、交易速度的竞争。作为新兴市场,我们需要加快提升风险防控能力,同时也需要市场更多的宽容和耐心。”(本报记者 温 源 本报通讯员 王 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