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技术的应用催生了一个全新的数字时代。在数字时代,数字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人们生活的各个角落,并促使社会不断发展变化。数字时代的特征是数字技术在生产、生活、经济、社会、科技、文化、教育、国防等各个领域的应用不断扩大并取得显著效益。数字技术与各种专业技术的融合,形成了各种数字化专业技术。例如,数字技术与传播技术的融合,形成了数字化传播技术。它既包括互联网、物联网等网络媒体技术,也包括数字报纸、数字期刊、数字广播、数字电视等基于传统媒体而形成的数字传播技术,同时也包含微博、微信等基于手机、网络的自媒体传播技术。与传统的传播技术相比,数字化传播具有传播速度快(具有即时性、同步性与时效性)、传播范围广(具有全球性)、传播信息量大(不受版面、页码、篇幅等限制)等特点。数字化传播的这些特点为文化传播提供了全新机遇,也为文化传播力赋予了数字化内涵。
文化传播力是一种文化传播到达受众、影响社会的能力,是文化通过各种传播方式的组合并进行扩散,导致产生尽可能好的传播效果的能力。文化的生命力是依靠传播来体现的,没有传播就没有文化的生命力。文化传播力是衡量国家软实力和影响力的重要因素。对当代中国而言,大力提升文化传播力,具有更现实的紧迫性和更强烈的必要性。
数字时代提升文化传播力的必要性
提升文化传播力,是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必要途径。一国的兴衰,除了取决于它的硬实力,还取决于它的软实力。软实力是相对于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军事存在等有形硬实力而言的,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在意识形态和文化领域等方面的吸引力,主要包括制度影响力、意识形态影响力、外交影响力以及文化影响力四个方面,其中文化影响力是最重要的环节。提升文化传播力,是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途径,要充分利用各种传播手段和媒介优势,提高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辐射力和影响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
提升文化传播力,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高效快速发展,提高人们精神文化生活水平的必要手段。文化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是促进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是凝聚人心的精神纽带,是关系民生幸福的动力支持。从文化传播的价值来看,它具有意识形态和经济价值的双重属性,不仅可以创造巨大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有效促进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而且能够增加就业机会,最大限度发挥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功能。提升文化传播力,可以增强社会主义文化吸引力,提高民族凝聚力,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数字时代文化传播力的提升路径
把握数字时代文化传播的新方式,构建以新媒体建设为核心的现代文化传播战略体系。新媒体是体现在三网融合、物联网、泛在网、云计算、跨媒体、全媒体、超媒体等的集成概念,是数字时代科技创新、文化创意、信息传播、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驱动力。新媒体是文化传播的全新方式,是文化传播内容的重要载体,是引领文化创新及传播的重要平台。我们要把握文化传播的新方式,制定国家文化发展战略,构建以新媒体建设为核心的综合化、立体化、数字化现代文化传播战略体系。传统的报纸、期刊、广播、电视、通讯社、出版社等要从战略高度促进新媒体的发展,推进大众媒体网络化;要拓展数字报纸、电子期刊、网络广播、数字电视、手机报刊等新媒体建设,使新媒体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新阵地、文化传播的新平台、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的新空间。
把握数字时代文化发展新潮流,构建以内容建设为核心的文化品牌运作体系。数字技术的发展开创了文化传播的新潮流,微信、微博、博客、播客、网络视频等,均是新媒体技术催生的新传媒形态,它具有受众广、影响大、平民化、开放性等特点,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并逐渐改变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模式。我们要把握这种新型的传媒形态,促进数字技术与文化内容的结合。文化内容是文化传播的基础,文化品牌是传播内容的核心体现。要充分发挥我国的文化资源优势,创建文化精品工程,树立文化传播品牌;要深入研究大众文化心理,创新文化传播技巧和表达方式,展现我国文化发展新成果;要注重借鉴世界优秀文化,促进国外优秀文化与国内文化的有机融合。通过构建数字文化传播内容体系,借助跨媒体、跨国际、跨平台的立体传播网络平台,打造我国文化传播的知名品牌。
把握数字时代文化传播的主动权,构建以国际传播为核心的文化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在文化传播过程中,要把握舆论引导主动权,控制新媒体发展的主动权。文化传播分为面向国内的对内文化传播和面向国际的对外文化传播。无论是对内传播还是对外传播,都应该把握文化传播的主动权,既要把握文化传播内容,也要注重文化传播形式,更要重视知识产权保护,这是对当前我国把握文化传播主动权的战略要求。在国际文化传播方面,要把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作为构建现代传播体系的重要内容,建设良好的版权保护环境和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建立起覆盖全球的传播网络,打造出受众广、信息量大、影响力强、语种多的国际一流媒体,增强国际话语权,提升国际文化传播力,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
(作者单位:黑龙江大学哲学学院,本文系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项目〔编号:12522103〕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