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3年08月11日 星期日

    退耕十三年 山青百姓富

    本报通讯《延安:生态文明的奇迹》反响热烈

    作者: 《光明日报》( 2013年08月11日 01版)

        本报西安8月10日电(记者杨永林、张哲浩)7月12日,本报头版头条以《延安:生态文明的奇迹》为题,深入报道了陕西省延安市退耕还林13年来,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以及给革命圣地延安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综合效益,在全国、特别是在陕西省各界引起了热烈反响。

        7月12日,陕西省委书记赵正永、陕西省省长娄勤俭、陕西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景俊海,以及延安市委、市政府的有关领导,在看到报道后均对光明日报的报道给予了热情赞扬和肯定。延安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庞辉在给记者发来的短信中甚至说:“光明日报的报道太给力了!”

        与此同时,光明日报报道的延安生态文明,也成为专家学者和干部群众热议的话题。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副教授曹彩芹说,看了光明日报关于延安生态文明的报道,她深感激动和欣慰。一个时期以来,一些地方政府急功近利,为了GDP,为了所谓的政绩,大搞房地产等一些科技含量较低、但见效较快的产业作为突破口和切入点,而革命圣地延安却把工作的一个重点锲而不舍地放在了退耕还林和生态文明上来。经过13年的不懈努力,延安不但成为全国退耕还林第一市,而且山青了,水绿了,雨多了,延安的老百姓也富了,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举世瞩目。“真为延安取得的成就和变化感到骄傲和自豪。”

        陕西省安塞县副县长马志强看到光明日报的报道后,激动地给记者打来了电话。他说,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延安老百姓和干部,自己既是延安退耕还林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参与者,也是见证者。13年来,每到一处,他都和当地的干部群众一起,风里来雨里去,起早贪黑,摸爬滚打,硬是将昔日的延安大地,一点点地披上了绿装。而今,看着漫山遍野的绿,作为延安的儿子,那种发自肺腑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西安市教育局宣教处处长周清看到光明日报关于延安的生态文明建设成就的报道后,高兴地说:“光明日报作为中央党报,选择延安生态文明这样一个内容作为报道选题,实在太好了,体现了党报的责任和担当;同时也深刻地揭示了生态文明给圣地延安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变化和实惠,真是可喜可贺!”

        延安市退耕办干部白小安看到光明日报的报道后说,在许多人眼里,延安除了因革命圣地而被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外,似乎总应该与“荒凉、贫穷、落后”等词相关联,如今,退耕还林彻底改变甚至颠覆了人们对黄土高坡的基本印象。

        延安市市长梁宏贤告诉记者,历史上的延安,曾是一块水草丰茂,牛羊塞道的富庶之地,后来由于战乱、移民、毁林开荒等种种原因,延安乃至陕北的林草植被长期遭到破坏,水土流失逐年加剧,生态环境不断恶化。1999年后,延安市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开始了大规模退耕还林。截至2012年底,共完成国家计划内退耕还林面积910.06万亩,工程涉及28.6万农户,124.8万农村人口。根据国家林业局2008年起每年的阶段验收结果显示,延安13县区林木的合格率和保存率均达99.99%,有的县达到了100%,保存率、合格率居全国之首。延安因退耕还林面积大、成效显著,被誉为“全国退耕还林第一市”,创造了退耕还林的历史奇迹。

        陕西省林业厅处级干部王俊波看到光明日报的报道后,高兴地说,退耕还林使延安的生态环境显著改善,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治理。过去由于植被稀少,一遇大雨山洪暴发,水土流失十分严重,现在基本实现了水不下山,泥不出沟。生态环境的改善还使延安境内的野生动物数量和种类也逐年增加,过去濒临绝种的狐狸、野猪、野羊、雉鸡、野鸭、各种鸟雀等野生动物重新出现,数量不断增加,初步显现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景象。

        陕西省委常委、延安市委书记姚引良形象地说,如果与1935年到1948年中央在延安的“红色革命”13年相比,1999年到2012年的13年,是延安“绿色革命”的13年。作为“全国退耕还林第一市”,1999年以来,延安已退耕还林900多万亩,林草覆盖率达67%,这是个了不起的变化。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