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4日,“2013年度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申报公告”出炉。指着“选题指南”中17类、131项建议选题,江苏省社科规划办主任徐之顺告诉记者:“近年来,应用对策型项目的比例一直在提高,今年超过了60%。”
不止省级项目。“十一五”以来,江苏省拿到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应用对策型项目的比例也迅速攀升。
7年间,江苏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360项,13部作品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近20项成果被国家社科基金《成果要报》采用,位居全国前列。其中,很多项目打破了纯理论研究的范式,从实践中寻找选题,为决策提供参考,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果。
由偏重纯理论研究到主动聚焦现实重大问题,这一转变体现了社科研究的本质功能,也是由时代需求所决定——随着社会发展,更多的社科研究成果将直接介入生产、管理和决策过程,社科研究的社会服务功能将不断强化。
然而,知易行难。如何实现社科研究方向及方式方法转型?江苏省不断探索,初步形成了“研究回答时代问题,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喜人局面。
选题:“走出书斋,聚焦急难领域,回答时代问题”
对于南京大学教授童星来说,关注并解决现实问题已成一种学术追求。从1996年至今,他负责的6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包括两个重大招标项目——“建立健全社会预警机制和应急管理体系”“社会管理创新与社会体制改革研究”,都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
童星的行动,正是整个“社科苏军”运用学术研究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缩影。在他们的努力下,一大批针对性强、作用重大的科研成果相继涌现。
江苏社科界为何能够率先“集体突围”?
“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现实的呼唤。作为东部发达省份,江苏正在‘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路上先行先试。经济建设中的先发优势,带来了新的矛盾与挑战,必然要求理论探索先行一步。”江苏省政府参事室主任、首批当选的省社科名家宋林飞坦言。
切实发挥智库作用,“走出书斋,聚焦急难领域,回答时代问题”,这一直是江苏社科界的努力方向。2011年4月,江苏省委书记罗志军在全省社科优秀成果颁奖会上发出加快建设社科强省的动员令,要求更加注重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结合,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区域性探索”之所需,究“又好又快推进‘两个率先’”之所要。此后,学者们对现实问题的关注愈发强烈。
学者的自觉固然可贵,但若缺少体制机制的支撑将难以为继。近年来,国家社科规划管理工作对应用型研究的鼓励明显加大,以此为基础,江苏省社科规划管理工作也在转变。
“最主要的,是抓好课题规划这个引导科研方向的‘龙头’。我们在编制省级年度课题规划时,特别注重把中央和省委的战略部署、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转化为研究课题。除广泛征集学者意见外,还征集党委政府部门、相关单位的建议。此类题目从工作实践中来,体现了最重大而急迫的发展诉求。”徐之顺介绍。
从今年起,江苏还将参照国家做法,实施省社科基金重大专项研究,首批拟立项10个,全部瞄准现实问题。
研究:“从应然走向实然,从理想走向实际”
现实问题复杂多变,相关研究也往往是跨学科、多维度的,这对研究者们提出了新的挑战。
2011年,江苏省社科院副院长刘旺洪成为国家基金重大项目“我国地理信息安全的政策和法律研究”子项目负责人,研究难度之大,始料未及。在国家测绘局等参与单位的协助下,刘旺洪团队用心研读相关理论,并多次召开会议,寻找理论与应用的最佳契合点,还一次次深入到地理测绘企业、信息保密单位、地理信息使用单位等地走访、座谈、发放问卷。
这样的扎实学风,在每个课题组都不鲜见。“这样的研究,和借助‘一张纸、一支笔’的路径完全不同。它促使我们的科研从应然走向实然,从理论走向实践,更加务实,更见效果。”南京大学教授葛杨深有感触。
为了给研究创造条件,省社科规划办也出台了新政策,成效最大的是建立了一批以应用对策研究为主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这些基地多落户于高校和科研机构,可与政府部门、企业单位等联合开展研究,促进了研究的持续与深入。
江苏大学是一所以工科见长的综合性大学,“十一五”之前还没有一个文科硕士点。2008年,江苏省中小企业发展研究基地落户该校。社会影响力大了,资源整合能力大为增强,全校相关专业间的研究配合、同类科研课题间的相互衔接能力迅速提升。成立至今,基地先后承担了10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和一批省部级项目,研究特色与优势日渐彰显。
成效:“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生产力”
从1997年起,宋林飞的工作重点转向应用研究。16年来,他承担了大量社科项目,多次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与宋林飞共同“战斗”在一线的,是一个庞大的社科学者群体——
2008年,南京大学教授黄贤金的省社科基金项目成果得到省委书记的批示。2010年,“发展循环经济”写入了江苏省政府工作报告。
2010年,南京大学教授洪银兴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基于自主创新能力增进的产学研合作创新研究”,以常州市为重点调研对象,为该市破解经济难题、保持经济持续发展提出了很多可行性建议。
在江苏,有一个论坛为各界所津津乐道:持续16年,30次会议,学者与政府直面对话,历任省委书记、省长从无缺席,议题完全围绕江苏发展的决策需求。这就是江苏重大问题决策咨询的最高平台——江苏发展高层论坛,依托这一平台,大量优秀的社科研究成果得以直接与决策层对接。
学者们的视野并未囿于江苏省内,很多研究成果惠及全国。
“社科研究成果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应用和转化中。”江苏省委常委、宣传部长王燕文深有感触:“江苏省的实践充分证明,科研选题只要与时代合拍、与现实需求对路、与党委政府工作衔接,就一定能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生产力。”
责任:“带着使命感去研究”
在专注于政治哲学基础研究近30年后,2011年,南京大学教授张凤阳参与了童星负责的一项省级课题,主持其中的子项目《江苏省公民教育应急培训方案》。
张凤阳坦言,做应用研究后,社会责任感更强了,“我们应该多想想,能为国家做些什么”。
在南京农业大学,活跃着一支由老中青三代学者组成的社科研究团队。数十年来,他们的研究始终指向“三农”发展的重点难点。
受这些骨干力量的带动和鼓舞,越来越多的中青年学者开始投身应用研究。
“刚参加工作时比较迷茫,觉得学习的知识与实践有差距。认真看了国家和省社科基金立项选题后,从中找到了国家需要和个人学术的契合点。”东南大学青年教师邵军说。2010年,他从省社科基金项目做起,并以此为基础申请到了一项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
值得关注的是,传统学术评价体系轻应用项目的倾向正在转变,社科基金项目逐步成为衡量学者能力的指标之一。在江苏省,此类成果只要在《成果要报》发表或得到实际部门采纳,都给予一定奖励,在省政府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里还专设了决策咨询奖。
很多高校也尝试转变科研评价机制。南京师范大学将应用对策研究成果纳入学校科研成果考评体系,在职称评定时还专门增设“应用推广为主型教授”和“应用推广型副教授”。
种种“利好消息”,让社科研究者们的信心更加坚定。“我们都是默默无闻的学者,但在社会责任感的驱使下,在有序的组织和引导下,就能共同为国家发展贡献心智。我们要带着这种使命感去研究。”河海大学教授黄明理说。(本报记者 王斯敏 曲一琳 郑晋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