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1日下午4点,第十二届全国运动会将在辽宁华彩开幕。这是自1987年以来,第一次在白天举行的没有焰火、没有明星大腕的开幕式。而最华彩的乐章,就是赛场内外、筹办前后,并相伴全程的务实、节俭之风。
顺民意、恤民情、惜民力
全运会是全国最高级别的体育盛会,是一个地区综合实力的象征。
一个时期以来,一些地方和部门为了吸引眼球,增加印象分,动辄举全省全市之力,比豪华,摆阔气,拼规格。不仅耗民力,伤民心,也违背了体育增强人民体质的初衷。
2009年1月20日,经过艰苦努力,辽宁终于争取到了第十二届全运会承办权,成为全国第六个举办全运会的省市。
地区生产总值、公共预算收入均居全国第七、同时又是体育大省的辽宁,没有选择“实力秀”和“形象攻势”,而是低调、务实地提出了“节俭全运”的口号。
“全民健身、共享全运、力求节俭、回归体育、开创新风”,每一个字都闪烁着科学发展的理念,每一个字都考验着辽宁的“内功”。
“加减乘除”混合运算
大型赛事的经费支出,一般都一涨再涨,但本届全运会,从场馆建设、组委会运行、活动举办、接待服务,辽宁“加减乘除”混合运算,“节俭”二字贯穿始终。
——减法:参赛单位由46个缩减到38个,运动员由11000人压缩到9500人,裁判员和教练员减少500人;火炬传递范围:原计划在举办过全运会的北京、上海、广东、江苏、山东5省市传递,后调整为在省内传递;25个新建场馆,纯粹为全运会新建的只有10个;各项接待一律从简,取消欢迎、答谢宴会。
——加法:过去,辽宁14个市人均体育场地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有些城市连举办一场足球赛都吃力。全运会的承办,改变了辽宁体育场馆建设的窘境,受益的是老百姓。全省14个省辖市都是分赛区,都有比赛项目。借全运东风,全省城市社区健身路径覆盖率达100%,行政村“农民体育健身工程”覆盖率达80%。
——乘法:在大型赛事上投入1元钱,在其他产业上就产出3元钱,这就是“乘数效应”。辽宁在全运场馆建设中,充分重视绿色环保,力推节能减排,将绿色全运理念植入每一幢建筑,放大了大型运动会的科技引领作用。
——除法:全运会不仅是一次体育成绩的检阅,同时也是一次政府效能的考核。2012年6月,辽宁省委书记王珉在视察全运会比赛场馆时说:“要通过举办全运会,提升辽宁老工业基地形象,更要借办全运会促进全省各城市的建设和管理水平。”在本次全运会筹备过程中,我们欣喜地看到了全体参战单位作风的改进,单位效率的大幅攀升。
节俭全运本身就是—道风景
有人担心,节俭办全运会不会降低全运会的精彩程度。十二运组委会副主任、辽宁省副省长贺旻明确地告诉记者:“节俭全运和精彩全运并不相悖,精彩体现在全民参与共享全运的全过程。”
节俭全运更见“辽宁内功”。自东北振兴战略实施以来,辽宁综合实力节节攀升,这让辽宁赚足了“底气”,完全可以不用“豪华、阔气”的盛会来证明自己。节俭办全运,不仅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自信。与不计成本的大投入相比,节俭办精彩盛会更见辽宁实力。
节俭全运更显“辽宁智慧”。做加法、锦上添花容易;做减法,同时又不失精彩,很难。辽宁巧做“加减乘除”混合运算,不仅彰显了决策者的智慧,而且验证了节俭全运的“得民心”和“顺民意”。
节俭全运本身就是一道风景。承办全国顶尖赛事,辽宁首开勤俭节约之风。在全国各地都在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的大背景下,本身就是一道风景。顺民意、恤民情、惜民力,少花钱多办事,花小钱办大事,不花钱也能办成事,节俭全运已经赢得人民群众的掌声和尊重。(本报记者 毕玉才本报通讯员刘 勇 张继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