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3年07月04日 星期四

    以德以术,以担当

    ——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探索破解“儿科医生荒”难题

    《 光明日报 》( 2013年07月04日   05 版)

        4月以来,本报连续刊发报道,对如何解决“儿科医师荒”的问题进行探讨。目前我国儿科医师缺口大,人才流失严重,但患者及家属对儿科医师和儿童医院的期望值却在不断上升,由此引发的医患矛盾也在增加。

        如何做好儿科医生?怎样办好儿科医院?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走进了独具特色的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寻找问题的答案。

    有德有技,德字为先

        一个烈日当空的下午,苏州城区的金门路上发生了一起车祸。一名老者重伤倒在血泊之中,呼吸微弱、意识模糊,嘴巴和鼻子里不时向外冒着鲜血,命悬一线!焦急的路人拨通了120。很快,一辆救护车停在了伤者身边,车上下来了两位年轻的医护人员,其中一位女医生利落地蹲下身子,熟练地检查老者的伤势,初步判断这名伤者有多处严重创伤和重要脏器出血。此刻,最重要的就是要维持伤者的基本生命特征,也就是保持他的心跳呼吸!

        二话没说,女医生立刻跪在被太阳晒得滚烫的地面上,一面用衣服的下摆清理伤者的鼻腔,防止伤者因呼吸道阻塞而窒息,一面毫不犹豫地低下头,不顾伤者脸上和口鼻中涌出的鲜血,不停地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和心脏按压。连续施救了几个回合,女医生身上的白大褂湿了个透……

        10多分钟后,一辆市区的120急救车来到现场,几个医生下车用担架将伤者抬上车迅速离开,而那位女医生也悄然离开。此刻,围观的群众才恍然大悟,原来救人的医生只是路过!这名女医生,叫丁欣。

        苏州电视台播出了丁欣跪地救人的监控画面,围观路人见证了当时的感人场面,网友们纷纷赞其为苏城“最美白衣天使”。而当媒体记者蜂拥而至找到丁欣所在的医院~~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时,她正平静地忙碌在新生儿病房,仿佛什么也没有发生:“我只是尽了医生的职责而已。”当“跪地救人”的事迹被广泛宣传以后,找丁欣做企业形象代言的、做访谈节目的、做讲座的人非常多,都被她一一谢绝。她说:“我是个医生,不是娱乐圈明星,医院、诊室、病房才是我展现美的舞台。作为一名医生、一名共产党员,我清楚地知道,我不敢也不能安逸地躺在‘最美’上止步不前!”

        丁欣这一番朴实的话语恰是对苏大附儿院医生“医者仁心”的最好诠释:因为心系患儿,血液科胡绍燕主任在获悉白血病患儿急需AB型血小板时毅然捋袖,无偿捐献血小板;因为心怀大爱,神经内科医师汤继宏临危受命毫不犹豫,一天之内打点行装告别妻女,远赴新疆应对突发脊髓灰质炎疫情……所有这些,都是小事。也正是这些小事,成为患者的安慰、家属的满意,也是医德、院风的体现。

        “对于要面对多个家长的儿科医生、护士来说,提高满意度很难,但是在江苏省卫生厅综合满意度函调中,苏大附儿院在苏州地区连续两年排名第一。”苏大附儿院党委书记卢祖元说。

        “整个医疗卫生行业进行大改革,医院内部也要不断进行小改革,在管理上用足现有政策,最大限度挖掘医院的内部潜力,调整医院的服务流程、服务模式,创设对员工的激励机制。”院长冯星说。

    仅有微笑是不够的

        医院的职责是治病救人,医护人员仅有微笑是不够的,更关键的是提高业务素质,攀登医学高峰,创造生命奇迹。

        苏大附儿院院长冯星非常重视临床医师技能和诊断思路的培养,“一个医生真正的成长是从进入医院开始的,实践出真知”。苏大附儿院抓14项核心制度的落实,抓三基三严的考核,抓抗菌药物的使用,进行心肺复苏急救技术的培训,提高病历书写质量,要求每一位医生有德有技、全面发展。

        在这样的督促和鞭策下,生命之花在苏大附儿院这块土地上再次开放。出生体重仅630克的一名婴儿被诊断为新生儿肺炎、早产儿、超低出生体重儿、小于胎龄儿,不及成人一个拳头大小,却在新生儿科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和护理下顺利出院。小儿骨科则受到美国HTC慈善团队的青睐,连续五年亲密合作,为100余名患有脊柱侧弯、髋脱位及其他严重肢体畸形的患儿进行矫正手术,提供免费的医疗服务,为这些困难家庭带去了希望。

        医院是医学知识创新、医疗技术创新及医学科技成果终端应用的重要阵地。正是对这点有着充分的认识,苏大附儿院坚持“科技兴院”。而科技创新,关键在于人才。副院长汪健说,苏大附儿院是一所教学医院,最大的优势就是人才的培养,医务人员也有不断学习的传统。在该院,医生要晋升高级职称,必须到沭阳支农,先下乡锻炼,然后到国外或北京、上海等知名医院进修。

        为了提高医务人员的学历水平,苏大附儿院为各层次医学人才积极搭建良好的培养平台,分别与美国、英国、法国、德国及加拿大等国儿童医院或科研院所建立友好合作关系,2000年以来,医院先后选派骨科、普外科、新生儿及血液科等专业近百名学科(术)带头人、中青年学术骨干出国深造。同时,医院引导和鼓励优秀的青年医务人员攻读国内知名的医学院校博士,对每名顺利毕业的博士人员给予博士科研资助经费5万元,促使更多的优秀博士人员投身于高水平的科学研究和创新研究中,加快提升博士人才的科研创新能力。

        近年来,苏大附儿院的人才优势逐渐凸显。目前,该院有博士、硕士196人,高级职称131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9人,江苏省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4人,江苏省“333”工程、“青蓝工程”专家、省“135”重点医学人才、省“六大高峰人才”等共13人。

    建好医院,服务一方百姓

        “让患者在医改中得到实惠,不仅需要三级甲等医院做大做强,还需要各级医院尤其是基层医疗机构承担起儿童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工作,我们要在这个方面发挥指导带教作用。”苏大附儿院党委书记卢祖元说。

        正是着眼于此,苏大附儿院在苏州市卫生局的支持下承担起了基层儿科医师培训的重任。在2012年首届苏州市基层儿科医师培训班上,医院安排各专业领域的15位专家分别结合临床具体病例,为来自基层的72位医师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儿科各个领域的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现场还进行心肺复苏、电击除颤、儿科常见外伤的急救处理等基本技能的专项培训。

        优质医疗资源的紧缺,使基层群众的看病就医显得尤为困难。作为苏南地区唯一的三级甲等儿童医院,苏大附儿院承担了苏南、江苏乃至周边地区的大量医疗任务,血液科等一些特色优势专科甚至要救治来自全国各地的小患者,人手紧、病情复杂,每个医护人员的工作任务都十分繁重。即使这样,医院仍然心系基层百姓,想法设法为群众排忧解难。在院党委书记卢祖元的号召下,“千名医生走基层”系列活动如火如荼地展开。

        “走基层活动,不仅仅是去看几个病人,而是要体现一种精神与服务态度。”院长冯星说。医院积极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动员和组织医院大部分医师,用2~3年的时间,无报酬为苏州市周边乡镇的群众义诊。每次义诊由一名院领导带队,全院党员干部自愿报名,利用周六、周日休息时间集中赴周边乡镇、单位提供医疗咨询、科普讲座、专科培训等服务。自2012年7月起,苏大附儿院已开展了6次系列活动,共派出医务人员60余人次,为2000多名儿童进行体检,诊治患儿700余人次。(本报记者 王国平 本报通讯员李建琴)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