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3年07月04日 星期四

    “针尖上的中国”系列报道之三

    粤绣:濒危艺术期待传承

    《 光明日报 》( 2013年07月04日   04 版)

        “光明日报‘针尖上的中国’系列报道很有价值!”年事已高但仍然奋斗、创作和传承在一线的粤绣大师陈少芳、许炽光、梁桂开向记者表示,“粤绣作为中国四大名绣之一,清代中末期已进入家庭,后来几经沉浮,目前已成为濒临失传、亟须抢救的民间遗产。在这个时候,光明日报推出四大名绣的相关报道,非常及时!”

    硕果仅存的“花佬”

        已过古稀之年的粤绣大师许炽光出身于刺绣世家,是家族的第4代传人,6岁便开始学艺。行内人把他尊称为最后的“花佬”。“花佬”是指粤绣行业中的男绣工。历史上,粤绣这个精工细作的工种,竟是男工独当一面。清朝时期,由于外销需求增大,“花佬”形成规模,并建立行会。改革开放后,大部分“花佬”改了行,这个称谓也跟着销声匿迹了。

        许炽光告诉记者,他虽然师出正宗,但并不墨守成规,喜欢创新是他的一大特点。“上世纪50年代末,我的《红棉八哥》得了广东省一等奖,后来被送去人民大会堂。”许炽光在刺绣时不仅是简单的临摹,而是把自己的思考和理解渗透到绣画中。

        许炽光说,刺绣是一门很考验耐性的手艺,绣一朵手掌般大的花至少要两三天,而且工钱不高。他曾收过几十名弟子,结果能坚持下来的只有两三名,许炽光有一子两女,也无一愿意继承刺绣创作。许炽光希望通过光明日报的呼吁,吸引更多青年继承粤绣这项濒临失传的民间遗产,涌现出更多优秀的“花佬”。

    “陈氏绣法”让粤绣迎来转机

        记者在广州花地湾的一栋两层小楼房内,看到了数十幅凝聚着陈少芳心血的粤绣精品。这里是陈少芳的私人工作室。“我们公司现在有10名员工,每幅作品都在这里完成。”陈少芳的儿子谭展鹏告诉记者。陈少芳是我国首屈一指的刺绣大师,1937年生于广州,先后就读于广雅中学和广州美院附中、广州美术学院国画系,师承关山月、黎雄才、杨之光等艺术名家。2006年,在国家文化部公布的我国第一批501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广绣”与“潮绣”并称为“粤绣”捆绑式入选,陈少芳也成为第一批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陈少芳回忆说,上世纪80年代是粤绣发展最为艰难的日子,广州的正规刺绣工厂消失殆尽。仅存的4名绣工,连同她在内的2名设计人员调到广州绣品工艺厂,一年下来,只能做出20多件像样的产品。直到1994年,粤绣几乎陷入艺绝人散的境地。于是,55岁的陈少芳筹建起私人性质的“广绣艺术研究所”,在传统粤绣技艺上,加入众多现代绘画艺术元素,开宗立派创出独具一格的“陈氏绣法”,使这门濒危的艺术迎来转机。

    希望年轻人传承粤绣工艺

        人称“开姐”的梁桂开,绣龄已足有一个花甲,其技巧也是粤绣行业里数一数二的。10年前,梁桂开被返聘回广州绣品工艺厂,当时她已经退休了8年,习惯了自在的生活,如今,每天都要拿起绣花针聚精会神地工作。

        “其实我也想过要退缩,”梁桂开感慨地对记者说,“但是我们身上还背着很重要的使命啊,看到同辈人都在为民间工艺的保护竭尽全力,自己也心甘情愿地拿起绣花针将技艺传授给年轻一代。现在的大环境比以前好,但我希望有更多年轻人保护和传承这门工艺。”

        广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曾应枫认为,对粤绣这种民间精粹的传承不应只体现在技艺上,还要进行文化传承和教育传承,让各个层次的人都有机会接触粤绣艺术。目前,广州市第二十一中学开设了刺绣课,学习粤绣当中的“盘金绣”技艺,受到学生们的欢迎。目前有关部门也在为粤绣艺人们著书立传,让人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千百年来绣品背后的民间艺人故事。

        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教授宋俊华说:“粤绣的传承必须打破地域限制,让人们意识到粤绣所包含的超越地域与日常生活的民族美术意义。”(本报通讯员 王烨本报记者吴春燕)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