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素有“花园城市”的美名,以清洁的环境和蓝天白云著称。但谁能想得到,这个美丽的岛国本周陷入烟霾之中。
空气污染指数冲破400
自6月13日以来,因邻国印度尼西亚农民烧火开荒,新加坡被浓浓的烟霾笼罩。按照规定,空气污染物指数(PSI)超过100,即为“不健康”;超过200,意味着空气质量“非常不健康”;而达到300,则是“有害”。17日起,该指数超过100,并一路飙升;20日下午1时达371,空气已到“有害”程度;21日下午1时达401点,是新加坡有史以来最高的空气污染水平。此前,新加坡仅在1997年有过226的峰值。
烟霾持续恶化给新加坡人的生活带来极大的影响。政府要求民众尽量减少户外活动,儿童、老年人及呼吸道疾病患者尤需注意。新政府已启动跨部门抗烟霾部长委员会,由负责国家安全的国防部长领导,全面对抗这场可能持续数月的环境与公共卫生危机。新民众也纷纷采取措施,口罩、润喉糖和眼药水等成抢手货。在很多药店和商店,口罩已经断货。有在新加坡的朋友告诉记者,现在孩子在屋里做作业都戴着口罩。多家西方媒体称,新加坡数个建筑工地上很少见到工人在露天工作,麦当劳已经取消了外卖服务,连军队也取消了原定的户外演习科目。
烟霾还冲击到新加坡的经济。旅游业是新加坡支柱产业之一,但烟霾对旅游的影响估计要几个月,将造成10亿美元左右的损失。新加坡海事港务局已经建议船员“谨慎航行”,而发出警告只是个时间问题。
烟霾元凶是谁
舆论普遍认为,印尼苏门答腊岛焚烧林地是此次新加坡烟霾的主因。该岛非法焚烧森林是个长期问题,每年的6-9月干旱季节,岛上居民烧火清理荒地,增加土地肥力,用来耕种,待肥力枯竭后再找一块地耕种。干旱天气偶尔还会导致林火,但由于火点不多,规模不大,对邻国的影响不算太大。
但上世纪90年代后,国际市场对食用油的需求增长,印尼棕榈种植迅速扩张,大型企业对森林及棕榈园进行大规模的砍伐和焚烧,使得污染问题日益严重。新加坡政府18日提供的卫星数据显示,苏门答腊过火点达187处。总理李显龙据此认为,此次林火规模庞大,很可能是企业的工业规模滥伐,而非小规模的传统农业烧垦。
此外,大片泥炭地过火也是此次灾情严重的重要原因。泥炭是古代低温、湿地的植物被埋在地下,经过数千万年的堆积形成的易燃物质,燃点很低,难以扑灭。印尼拥有2100万公顷泥炭地,当地农民素有让泥炭地产生周期性火灾、进而排干泥炭地的习俗。新加坡《海峡时报》援引印尼官员的话称,苏门答腊地区有成千上万公顷泥炭地正在燃烧。
风则是将烟霾从印尼传播到新加坡的媒介。自本周起,新加坡开始受西南季风影响,东南亚南部地区国家开始进入旱季。大风将烟霾从苏门答腊岛中部带进新加坡,无怪乎新环境局将这场烟霾归咎于西南风向。
合作应对是出路
面对这场邻国造成的烟霾灾害,新加坡在愤怒的同时多少有些无奈。总理李显龙强调,目前还没有什么机制能迫使另一国家采取行动,从短期和长远考虑,新加坡将持续与印尼沟通,要求对方大力配合,以消灭烟霾主源。李显龙还致函印尼总统苏西诺,重申新加坡的关注,愿意提供援助,希望印尼政府全力配合。
印尼方面也认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和事件所造成的国际影响。20日深夜,印尼总统苏西诺组织召开紧急会议,要求立即动员所有资源,扑灭苏门答腊大火。21日早,印尼派出2架直升机前往苏门答腊上空进行人工降雨。救灾官员承诺每天两次向新方通报救灾进展。但是,由于林火面积达几千平方公里,西南季风气候短期内难以改变,形势并不乐观。
从长远看,应对烟霾更需印尼、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通力合作。1997年,当时的一场类似火灾曾造成印尼、马来西亚、新加坡三国35亿美元的损失。东盟国家于是在2002年签订了《防止跨国界烟霾污染协定》。但由于缺乏法律约束力,签署国即使违反协定,也不会面临任何惩罚,因此问题并未得到真正解决,印尼更是至今也没有正式加入这一协定。
此次烟霾事件再次敲响了警钟,使东盟国家认识到联手应对烟霾的必要性和迫切性。《雅加达邮报》20日报道称,印尼外长马蒂表示,东南亚国家不应互相推诿指责,而应共同合作,联手解决问题。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则指出,协助印尼推行可持续农耕才是解决问题的长远之道。今年8月20日,泰、新、印尼、马和文莱的环境部长将召开特别会议,寻求解决烟霾问题的方案。但愿本次烟霾危机能够成为一次转机,一扫烟霾,还东南亚一片蓝天。
(本报马尼拉6月21日电 本报驻马尼拉记者 付志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