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问政的运用,有助于政府部门就热点、矛盾问题及时与公众沟通,传播权威信息,消除误解,化解纠纷。
“我的粉丝已经有8.9万余人,希望大家挺我。感谢提出批评意见的粉丝。”作为国内第一个开通微博的省会城市市长,昆明市长李文荣近日在接受新闻媒体集体采访时说。
让我们回顾一下李市长开微博的过程。5月17日上午9点,李文荣在网上发出他的第一条微博。没想到,微博发出后,立即引来了网友的热切关注,短短3小时内,微博被转发超万次,评论9000多次,“粉丝”增长到1.8万多名。在网友评论中,有关于中石油云南炼油项目的,有关于南博会的,也有就旅游、道路拥堵等民生问题留言的。据了解,李文荣现在每天至少花一个小时阅读关于自己微博的评论,积极与市民、网友沟通,正面回应公众关心的问题。
李文荣与网友的积极沟通,让笔者想起了不久前一调查机构对30个主要城市大约6300人进行的一项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只有1/3的市民能叫出自己所在城市市长的名字。由于缺乏有效的沟通,民众与市长互不相识,导致“老百姓想什么,市长不知道;市长是谁、要干什么,多数群众也不清楚”,这种情况不禁让人担忧,官员对民生民情的了解程度有多深?相关政策如何获得当地民众的理解和支持?
现在,互联网已经深入千家万户,广泛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新兴的网络问政,成为公众参与政治、监督政府、表达诉求的直接、有效的方式。数据显示,中国微博用户已超过3亿,注册账号达7亿,每天微博发送总量约两亿条。
新兴多媒体技术的普及,改变了以往各级政府施政单向灌输给公众的模式,使得广大民众可以通过网络与政府部门即时交流,从而拥有更多的发言权、议政权,对政府运作也能够进行全方位的监督。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应对网络问政,就成为各地各级政府必须面对的新课题。对一个领导干部特别是一个地方的主要领导干部来说,是否善于运用网络施政,也是衡量其执政能力的重要标准。
笔者认为,领导干部通过微博了解社情民意,实行网络问政,确实值得推广。高科技手段的运用,有助于政府部门就热点、矛盾问题及时与公众沟通,传播权威信息,消除误解,化解纠纷。相信随着微博问政的推广,随着更多领导干部与公众直接沟通,叫不出市长名字的市民会越来越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