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鹮、麋鹿、扬子鳄,这些我们耳熟能详的珍稀濒危野生动物,经过近十几年的保护和繁育,已经逐渐摆脱灭绝的风险。230多种野生动物已建立稳定的人工繁育种群。
本报北京5月21日电(记者郑北鹰)在国务院新闻办今天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林业局副局长印红说,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一批极度濒危的陆生野生动物正逐步摆脱灭绝的风险,栖息环境不断优化,极度濒危野生动物种群已扭转持续下降态势。
印红说,近十几年间,国家已投入数千亿元启动实施了野生动植物保护与自然保护区建设、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湿地保护恢复等重点工程。
截至目前,我国已建立自然保护区2150处,占国土面积13%,使85%以上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种群得到有效保护。有230多种野生动物已建立稳定的人工繁育种群,还对朱鹮、野马、麋鹿、扬子鳄等14个物种成功实施了放归自然。已建立350处国家级、768处省级和一大批地县级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站,布设监测点和巡查路线近万处。建立了以自然保护区为主体的野外保护体系、野生动物救护繁育体系、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体系、野生动物执法监管队伍体系和科研合作体系。珍稀濒危陆生野生动物种群已基本扭转了持续下降的态势,总体稳中有升。近十年调查监测的数据显示,中国珍稀濒危陆生野生动物的种群已经基本扭转了持续下降的态势,总体是稳中有升,并且一批极度濒危的陆生野生动植物种正逐步摆脱灭绝的风险。目前大熊猫野外种群数量达到1596只,人工繁育种群数量达到了341只。朱鹮是从1981年在野外发现时仅存7只发展到现在的野外种群和人工繁育种群总数超过了1700只。东北虎的野外种群从2000年的12只-16只的数量增长到了18只-22只。扬子鳄从上世纪八十年代约300条发展到1万多条,已经在野外灭绝的野马、麋鹿目前已经重新建立起野外种群。
印红说,我国还有许多野生动物仍处于濒危状况,部分非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资源仍在下降,滥捕滥猎滥食野生动物等违法和不文明行为仍很突出,野生动物栖息地还面临着被蚕食、污染、割裂等严重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