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3年05月16日 星期四

    挖掘闽都文化资源 助推开放型经济发展

    ——“第二届闽都文化论坛”发言观点集萃(二)

    《 光明日报 》( 2013年05月16日   11 版)
    严复故居
    闽江公园

    闽都文化论

     

    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委员 李治亭

     

        首先,不能将闽都文化的地域限定在福州城区,否则无法处理“都会”福州与福建全省的关系, 迄今为止,在我国各个区域文化中,还没有一种文化被界定在一个城市。其次,只论“闽都文化”,而不论“闽越文化”似嫌不妥,闽都文化只能是闽越文化的一部分。

     

        中国境内的各区域文化,除了共性的内容,主要是以个性文化相区别的。闽都文化中,有中原文化传入的部分,但它又与传统中原文化有较大差异,有诸多独自创造的内涵和特点。举例来说:唐代闽都文学的发展皆归于福州诗词作家的独创,其风格也给予唐代文学以重大的影响。可以认为,闽都文化约从晋时开始发展,逐渐形成本区域文化的一个传统。

     

        综观闽都文化,实际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缩影。其文化内涵博大精深,极富特色。还要强调,闽都文化还应当也必须包括海洋文化。海洋文化应是闽都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应给闽都文化一个恰当的历史定位,即与中国文化同质同步,又具有超前性,尤其是到了近代,福建则走在了时代的前列,闽都文化也成为全国先进区域文化之一。

     

    严复主持清末学部编订名词馆一部原稿之发现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所所长 黄兴涛

     

        1909年9月,清朝学部曾专门成立一个编订名词馆,负责编纂和统一各科新名词,为普及新式教育、发展新学术和推动宪政服务。严复被任命为编订名词馆的总纂。长期以来,严复主持名词馆时曾编纂的那些最初的“原稿本”,却一直未见踪影。2007年,笔者见到过一部原稿本——《植物名词中英对照表》,总共103页(每页双面),其中有严复所贴批条42张。

     

        研读《植物名词中英对照表》这部严复当年批改的原稿本,一方面可以部分地见证严复多方面的知识兴趣和学问水准,其敢于断制的性格和注重多采用中国固有古雅文词的偏向,还有他对待此事较为负责的态度;另一方面,也具体地看到了中西名词编订工作的难度、具体过程和审校特征,尤其是编纂者和总纂之间那种彼此交换意见、双向互动的真实情形。

     

        此外,透过严复审改的这部原稿本,我们还可以发现当年学部编订名词馆工作的一个重大缺陷,那就是每个学科只有靠个别编纂者本人努力,仅总校者严复一人最终把关而已,甚至连“分校”和“覆校”的环节都没有设置,就更谈不上集体磋商和讨论审定的科学程序了。同时,“批条”本身也是近代中国书法史上珍贵的存世墨宝。

     

    帝国的考量:五口通商前后的福州城

     

    清华大学学报常务副主编、教授 仲伟民

     

        福州作为福建省省会和闽浙台总督府所在地,是传统帝国思维下东南疆域的重要战略地和平衡点,既可接浙省之物富,又可辖台湾之制衡,是维持清廷疆域稳固的重要棋子。而因沿海民众抗清历史之故,清政府对该地一再取缔贸易,钳制该地的发展。清政府对于地方发展一向持“宁其贫弱,以帝国安全为重”的态度,而福州开埠则被视作打破帝国安全版图的潜在挑战。

     

        明代海外交通衰落后,福州一度取代泉州,成为国际贸易港。经过短暂的辉煌后,福州的航运地位便迅速被厦门取代。清廷于1684年下令重开海外贸易,清朝第一个海关——闽海关也就此诞生。海关创设之后,福州对台贸易逐渐兴起。1757年,清廷的东南政策已从“防外”转为“防内”,洪任辉事件后,乾隆帝下令,广州粤海关为全国唯一对外贸易口岸,闽海关被迫关闭。

     

        上至道光帝下至朝臣疆吏,帝国的统治者们首要考虑的是帝国安全,“对外防夷,对内防民”,代表了一种典型的传统帝国思维。清帝国担心英人“占领领土”,而英国人则看重该地“商业目的”。“帝国安全”与“商业目的”,中西思维的巨大差异和对立也预示了中英两国日后的大碰撞和大动荡。

     

    闽都文化与晚清思想开放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 郑大华

     

        无论从历史还是从现实来看,开放性都是闽都文化的重要特质,这也是闽都文化之所以会在晚清思想开放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地位的根本原因。其代表人物为林则徐、徐继畲、严复。

     

        “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林则徐,对于晚清思想开放的启动有引领之功。鸦片战争后的“开眼看世界”,首先使长期生活在与世隔绝状况下的中国人对外部世界有了一定了解,这在客观上有利于打破传统的“天下观”对人们思想的束缚和近代世界意识的形成。其次,对于外部世界的了解促使“华尊夷卑”的传统观念发生变化。

     

        徐继畬的《瀛寰志略》对西方民主制度的介绍,成了晚清民主思想的源头活水。《瀛寰志略》在介绍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时,对这种制度持的是肯定和赞许的态度。如推许美国“合众国以为国,幅员万里,不设王侯之号,不循世及之规,公器付之公论”的民主制度,是“创古今未有之局,一何奇也!”《瀛寰志略》多次翻印,被日本的有识之士誉为“通知世界指南针”。

     

        严复系统地介绍进化论,为晚清的思想和社会变革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武器。严复通过翻译西方的“八大名著”,使西方哲学社会科学著作第一次被大量而有系统地介绍到了中国,“严复是介绍西洋近世思想的第一人”。

     

    试论闽都文化的形成及其特征

     

    闽都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闽都文化》杂志副主编 赵君尧

     

        闽都文化作为区域文化,只有置其于中国历史发展的大背景来考察,才能看出其既有与中国文化发展的一致性,又有其独特的地域性。

     

        一是兼具大陆性和海洋性特征。先秦的闽族和闽越族人伴随东吴的开发、西晋永嘉南渡、唐代安史之乱直至宋元之际蒙古人、色目人及清代满族人入闽,多民族文化融合而成闽都大陆文化。同时“闽在海中”的特殊地理环境铸造了闽族人的海洋性格,从汉东冶港、三国“建安海道”、唐五代甘棠港直到近代福州船政的海军摇篮,海洋文化一脉相承为闽都文化的重要特征。“闽越悍”是司马迁对闽越族性格的评价,他们熟悉海洋环境,毫无畏惧心理,由此传承为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唐代福州港与广州港、扬州港并列为中国三大贸易港口。福州长乐太平港作为郑和下西洋的重要航海基地,促成15世纪初亚洲海上贸易达到历史的最高峰。

     

        二是具有领风气之先的开放性特征。明初闽人三十六姓援琉球。清初福州成立中国第一个海关。近代福州成为五口通商口岸之一,福州船政应运而生。林则徐以“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为中国近代“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徐继畲的《瀛环志略》表现出强烈的思想开放和海权意识。严复以其卓越的启蒙思想,为维新变法、辛亥革命乃至中国现代社会转型,做了重要的思想发动和文化准备,成为继朱熹之后的又一座思想高峰。

     

    会议述要

     

        寒梅吐艳,燕地雪飘。前不久,由光明日报社与福州市闽都文化研究会联合主办的“第二届闽都文化论坛——闽都文化与开放型经济”在北京隆重召开。全国政协原副主席张克辉,台盟中央副主席、全国台胞联谊会会长汪毅夫,全国侨联原主席庄炎林、福建省原省长胡平、全国妇联副主席陈秀榕、《光明日报》总编辑何东平、福州市领导朱华、黄忠勇等国家、省、市领导及中国社会科学院等国内权威研究机构,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著名高校的专家学者100多人欢聚一堂,为福州文化建设和城市经济发展献计献策。

     

        闽都文化研究会会长练知轩主持开幕式,《光明日报》总编辑何东平、中共福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朱华、世纪金源集团董事局主席黄如论先生委托世纪金源集团总裁黄涛分别在开幕式上致辞。本届论坛旨在搭建一个多元开放、具有强大辐射性的新平台,吸引更多知名研究机构、专家学者和媒体共同关注闽都文化。开幕式后,六位专家学者作了论坛主旨发言。《光明日报》副总编辑李春林主持论坛并作学术总结。

     

        本届论坛以“闽都文化与开放型经济”为主题,探讨闽都文化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地位与作用,彰显闽都文化的历史地位,同时助力福州深入实施大开放战略,将为福州市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推动福州全面发展提供宝贵的理论支撑和经验借鉴。论坛共收到北京和福建部分专家学者的论文36篇,入选论文集24篇。他们从历史的不同角度、闽都文化的不同层面,对闽都文化特质、发展历程、历史定位等进行论述,涉及到福州历史名人、船政文化、海洋文化、民俗文化、中西交往等方面,方法多元,视角新颖,深入挖掘闽都文化的底蕴和内涵,拓展了闽都文化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对于今后推进相关研究和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和借鉴意义。

     

        链接      

     

    近现代福州名人

     

        闽都,人文荟萃,代有名人。尤其是近代以来,先后诞生了100多位颇具影响力的历史人物,在中国近现代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这里,我们选取其中的典型代表加以介绍。

     

        ■林则徐(1785-1850)清朝后期政治家、思想家和诗人。字元抚,又字少穆、石麟,晚号竢村老人,侯官人。嘉庆十六年(1811年)进士,选为庶吉士,授编修,步入仕途。曾任江苏巡抚、两广总督、湖广总督、陕甘总督和云贵总督等,颇有政声。道光十八年(1838年)12月受命钦差大臣赴广东禁烟,因其主张严禁鸦片、抵抗西方侵略、坚持维护中国主权和民族利益深受全世界中国人的敬仰。在广州禁止鸦片的过程中,亲自主持并组织翻译外国书刊,将英国人慕瑞的《世界地理大全》翻译后编为《四洲志》,提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主张,被誉为中国近代“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严 复(1854-1921)近代启蒙思想家、翻译家、教育家。乳名体乾,谱名传初。又名宗光,字又陵。登仕后又改名复,字几道。晚号瘉壄老人,侯官人。1866年考入福建船政学堂驾驶专业。1877年留学欧洲,两年后回国。1880年调任天津北洋水师学堂,历任总教习、会办、总办(校长)。曾担任过京师大学堂译局总办、上海复旦公学校长、安庆高等师范学堂校长,清朝学部名辞馆总编辑等职。1895年中日甲午海战后,严复开始在《直报》上发表《论世变之亟》、《原强》、《辟韩》、《救亡决论》等文,主张变法。1895-1908年严复先后翻译了《天演论》、《原富》、《群学肄言》、《群己权界论》、《社会通诠》、《名学浅说》、《法意》、《穆勒名学》等西方的学术著作,成为中国近代史上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的“先进的中国人”之一。

     

        ■沈葆桢(1820-1879)清末大臣。字幼丹,又字翰宇,侯官人。1847年中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1854年擢御史。1867任福建船政大臣,开创船政局,设立船政学堂,建立南洋水师,培养近代海军人才。1874年,日本发动侵台战争。清廷派沈葆桢为钦差大臣,赴台办理海防,兼理各国事务大臣,筹划海防事宜,办理日本撤兵交涉。由此,沈葆桢开始了在台湾的全面开发,成为台湾近代化的首倡者。

     

        ■陈宝琛(1848-1935)清末大臣、学者,闽派诗坛领袖之一。字伯潜,号弢庵、陶庵,闽县人。13岁中秀才,18岁中举,21岁成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擢翰林院侍讲,后升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衔。力主抵抗俄、法、日等国的侵略,后因荐人失察,丢官归乡,期间热衷于家乡教育事业。辛亥革命期间出任山西巡抚,1909年复调京充礼学馆总裁,辛亥革命后仍为溥仪之师,1935年卒于京寓,得逊清“文忠”特谥及“太师”觐赠。

     

        ■刘步蟾(1852-1895)清末海军将领。字子香,侯官人。毕业于福建船政学堂。1877年被送往英、法、德等国学习枪炮、水雷等技术。回国后,由李鸿章推荐,升游击,会办北洋草房,协助制定海军军制、营规,擢北洋水师右翼总兵。1894年中日战起,黄海战役中丁汝昌受伤,他代为督战指挥,多次击中敌舰。次年,在威海卫海战中英勇抗敌,以身殉国。

     

        ■陈季同(1852-1905)清末外交官。字敬如,一作镜如,号三乘槎客,西文名Tcheng ki-tong(Chean Ki Tong),侯官人。早年入福州船政局,通晓法文、英文、德文和拉丁文,特别是法文造诣在晚清中国可谓独步一时。历任中国驻法、德、意公使馆参赞,用法文先后发表了《中国人自画像》、《中国戏剧》、《中国人的快乐》、《黄衫客传奇》、《中国人笔下的巴黎》与《我的祖国》等,受到法国人民普遍的欢迎。同时也向国人译介了一些法国的文学作品和律法文献。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上,陈季同堪称中学西传、西学东渐双向文化交流的使者。

     

        ■林 纾(1852-1924)近代文学家、翻译家、画家。原名群玉,字琴南,号畏庐,别署冷红生,闽县人。从小接受儒家教育,书画俱佳。1882年中举,考进士不中,从事私塾教学。所作古文,为桐城派大师吴汝纶所推重,因任北京大学讲席。1897年与王寿昌合作翻译《巴黎茶花女遗事》,成为中国近代系统翻译外国文学作品之肇始,并确立其作为中国新文化先驱及译界之王的地位。辛亥革命后,思想趋于保守,反对“五四”新文学运动甚力,成为守旧派代表之一。

     

        ■林白水(1874-1926)近代民主革命者、报界先驱、教育家。原名獬,又名林万里,字少泉,号宣樊、退室学者、白话道人,笔名白水,闽侯人。少有文名,擅长写作,1901年任《杭州白话报》主笔。同年冬赴沪,与蔡元培等成立中国教育会,组织爱国学社。1903年留学日本,入早稻田大学法科兼习新闻,加入同盟会。回国后历任福建军政府法制局局长、北京大总统府秘书、众议院议员等职。1916年起先后在北京创办《公言报》、《新社会日报》(后改《社会日报》)、在上海创办《平和日报》、《中国白话报》等,鼓吹革命,宣传爱国主义思想。1926年8月6日,因在社论中屡次抨击军阀张宗昌,被张逮捕杀害。

     

        ■林 旭(1875-1898)清末维新派“戊戌六君子”之一。字暾谷,号晚翠,侯官人。1893年中举。后捐内阁候补中书,时甲午惨败,与康有为等人发起“公车上书”。1897年与陈季同等创办《求是报》宣传维新。1898年3月倡立闽学会,与粤、蜀、浙、陕各学会相呼应,推动维新运动。同年9月5日,授四品卿衔军机章京,此后十日间,上书言事甚多,不少上谕出其手笔。9月21日,慈禧发动政变,再次“训政”,他与谭嗣同等皆被捕入狱。9月28日,被杀害于宣武门外菜市口,时年23岁。

     

        ■林觉民(1887-1911)近代民主革命者,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字意洞,号抖飞,又号天外生,闽县人。1902年入全闽高等学堂文科学习,接受民主革命思想,推崇自由平等学说。两年后自费留学日本,期间,加入中国同盟会。1911年春回国,参加黄兴领导的广州起义,在进攻总督衙门的战斗中受伤力尽被俘。最后从容就义。在广州起义前夕,林觉民在香港滨江楼写下两封绝笔书:《禀父书》、《与妻书》,托人将书信转交家人。林觉民遇害后,这两封书信名传后世。

     

        ■圆瑛法师(1878-1953)佛学家。俗姓吴,法号宏悟,别号韬光,又号一吼堂主人。古田人。18岁在福州涌泉寺出家,从妙莲法师受具足戒。先后任福州雪峰祟圣禅寺、涌泉寺、林阳寺、宁波七塔寺、天童寺住持,在宁波、上海、杭州、扬州、南京、北京、天津、厦门、福州、潮州、长沙、武汉、台湾、香港及东南亚各国讲经弘法,创办佛教讲习所,培育僧伽人才。1914年,当选为中华佛教总会参议长。1928年,被选为中国佛教会会长,并连任七届,是中国佛教界的领袖人物。1953年9月20日因患食道癌圆寂于宁波天童寺。

     

        ■林祥谦(1892-1923)中国工人运动的先驱者、“二·七”大罢工领导人之一。闽侯人。出身农民家庭,1906年进马尾造船厂当学徒,聪明好学。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3年2月1日京汉铁路总工会成立,2月4日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开始。2月7日工人罢工遭到军阀镇压,林祥谦在战斗中不幸被捕遇害,时年31岁。

     

        ■侯德榜(1890-1974)中国化学家,“侯氏制碱法”的创始人。字致本,名启荣,闽侯人。先后在福州英华书院、上海闽皖铁路学堂、清华大学留学生预备学堂、麻省理工学院、哥伦比亚大学等求学。1921年回国,受聘于塘沽碱厂,任总工程师,并兼任北洋大学教授。1949年起,先后当选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委员,第二、三、四届全国委员会常委,中华全国自然科学联合会副主席,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委员,化学工业部副部长,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等。

     

        ■郑振铎(1898-1958)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著名作家、学者、文学评论家、文学史家、翻译家、艺术史家、收藏家,训诂家。字警民,笔名西谛、CT、郭源新等,长乐人,生于浙江温州。1917年入北京铁路管理学校学习。1919年参加“五四运动”并开始发表作品。次年,与沈雁冰等人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创办《文学周刊》与《小说月报》。1927年旅居英、法,回国后历任北京燕京大学、清华大学教授,《世界文库》主编。1937年参加文化界救亡协会,主编《民主周刊》。1949年后历任全国文协研究部长、中央文化部文物局长,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文化部副部长等职。1955年当选为中国社会科学院院士及学部委员。1958年10月17日率领中国文化代表团出国访问途中,因飞机突然失事遇难殉职。

     

        ■胡也频(1903-1931)作家,左联五烈士之一。原名崇轩,福州人。1924年开始涉足文坛,任《京报》副刊、《民众文艺周刊》编辑。1930年加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同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11月在瑞金召开的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中被推选为上海代表之一。1931年1月17日被国民党逮捕,2月8日被害于上海龙华国民党淞沪警备司令部。

     

        ■林徽因(1904-1955),女,建筑学家和作家,也是中国第一位女性建筑学家。闽侯人,出生于浙江杭州。原名徽音。早年就读于北京培华女中。1920年4月,随父林长民游历欧洲,立下了攻读建筑学的志向。期间,结识了诗人徐志摩,对新诗产生浓厚兴趣。1924年先后入美国耶鲁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攻读舞台美术和建筑。1928年与梁启超之子梁思成结为夫妇。二人共同研究建筑学,为中国的考古建筑学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建国后,林徽因参与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人民英雄纪念碑等设计工作。1955年因肺结核病逝。

     

        ■邓 拓(1912-1966),新闻工作者。原名右任,笔名邓云特、马南邨等,福州人。1929年考入上海光华大学,1930年6月加入中国社会科学家联盟,同年冬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担任《抗战报》、《晋察冀日报》、《人民日报》、《前线》主任、总编辑、社长,著作有《中国救荒史》、《论中国历史的几个问题》、《燕山夜话》等,后与吴晗、廖沫沙合作《三家村札记》,在文革中备受批评,1966年5月18日含冤去世。1979年得到平反昭雪,恢复名誉。

     

        ■陈景润(1933-1996)数学家。福州人。先后入福州三一学校、英华中学、厦门大学学习。1956年由厦门大学调入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1966年发表《表达偶数为一个素数及一个不超过两个素数的乘积之和》,成为哥德巴赫猜想研究上的里程碑,他所发表的成果也被称之为陈氏定理。1980年当选中科院物理学数学部委员。2009年9月14日,他被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一。

     

        ■冰 心(1900-1999),女,著名诗人、作家、翻译家、儿童文学家。原名谢婉莹,长乐人。1919年,参加“五四”爱国运动,并在《晨报》上发表了第一篇散文《二十一日听审的感想》和第一篇小说《两个家庭》,开始走上文学创作的生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名誉主席,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名誉主席、顾问,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名誉理事等职。

     

        除上述以外,还有清末民初的华侨领袖、民主革命家、教育家黄乃裳,中国近代著名的海军将领萨镇冰,国民党元老林森,商务印书馆元老、出版家高梦旦,中国现代法医学创始人林幾,中国现代天文学家张钰哲,微生物学家、化学家、科普作家、诗人高士其,清末外交重臣罗丰禄,海军名将林泰曾、林永升、叶祖珪、杜锡珪、刘冠雄、陈绍宽、李鼎新等,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中的方声洞、林尹民、林文等,中国共产党早期工人运动领袖之一王荷波,天文学家高鲁,昆虫分类学家、资源昆虫学家刘崇乐,历史学家、教育家郑天挺,物理学家萨本栋,生物学家、真菌学家邓叔群,法律史家程树德,法学教育家林长民,舆地志学家林传甲,画家陈子奋,石雕艺人林清卿,表演艺术家郑奕奏,等等,不胜枚举。

     

        (闽江学院历史学系教授薛菁整理)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